管仲春秋時代齊桓公的相國、隰xi朋從於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白話管仲、隰朋跟隨齊桓公討伐孤竹國,春天出發,冬天才獲勝返回,在回國的時候迷失了方向。管仲對齊桓公說:“老馬有認路的特長,可以利用它。”就挑選了幾匹老馬放在隊伍前面走,隊伍跟在老馬後面,最後找到了回國的道路。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ě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
外流忘十幾年。 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
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壹天,
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
問重耳:“妳若有壹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麽報答我呢?”
重耳略壹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
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麽珍奇物品
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麽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
“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壹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壹定命
令軍隊先退避三舍(壹舍等於三十裏),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
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
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裏,駐紮在城濮。楚軍見晉軍
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
戰的勝利。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臥薪嘗膽
吳王闔閭打敗楚國,成了南方霸主。吳國跟附近的越國(都城在今浙江紹興)素來不
和。公元前496年,越國國王勾踐即位。吳王趁越國剛剛遭到喪事,就發兵打越國。吳越
兩國在槜李(今浙江嘉興西南,槜音zuì)地方,發生壹場大戰。
吳王闔閭滿以為可以打贏,沒想到打了個敗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傷,再加上上了年
紀,回到吳國,就咽了氣。
吳王闔閭死後,兒子夫差即位。闔閭臨死時對夫差說:
“不要忘記報越國的仇。”
夫差記住這個囑咐,叫人經常提醒他。他經過宮門,手下的人就扯開了嗓子喊:“夫
差!妳忘了越王殺妳父親的仇嗎?”
夫差流著眼淚說:“不,不敢忘。”
他叫伍子胥和另壹個大臣伯嚭(音pǐ)操練兵馬,準備攻打越國。
過了兩年,吳王夫差親自率領大軍去打越國。越國有兩個很能幹的大夫,壹個叫文種,
壹個叫範蠡(音lí)。範蠡對勾踐說:“吳國練兵快三年了。這回決心報仇,來勢兇猛。
咱們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們作戰。”
勾踐不同意,也發大軍去跟吳國人拼個死活。兩國的軍隊在大湖壹帶打上了。越軍果然
大敗。
越王勾踐帶了五千個殘兵敗將逃到會稽,被吳軍圍困起來。
勾踐弄得壹點辦法都沒有了。他跟範蠡說:“懊悔沒有聽妳的話,弄到這步田地。現在
該怎麽辦?”
範蠡說:“咱們趕快去求和吧。”
勾踐派文種到吳王營裏去求和。文種在夫差面前把勾踐願意投降的意思說了壹遍。吳王
夫差想同意,可是伍子胥堅決反對。
文種回去後,打聽到吳國的伯嚭是個貪財好色的小人,就把壹批美女和珍寶,私下送給
伯嚭,請伯嚭在夫差面前講好話。
經過伯嚭在夫差面前壹番勸說,吳王夫差不顧伍子胥的反對,答應了越國的求和,但是
要勾踐親自到吳國去。
文種回去向勾踐報告了。勾踐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文種,自己帶著夫人和範蠡到吳國去。
勾踐到了吳國,夫差讓他們夫婦倆住在闔閭的大墳旁邊壹間石屋裏,叫勾踐給他餵馬。
範蠡跟著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車出去,勾踐就給他拉馬,這樣過了兩年,夫差認為勾
踐真心歸順了他,就放勾踐回國。
勾踐回到越國後,立誌報仇雪恥。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誌氣,在吃飯的地方掛上壹
個苦膽,每逢吃飯的時候,就先嘗壹嘗苦味,還自己問:“妳忘了會稽的恥辱嗎?”他還把
席子撤去,用柴草當作褥子。這就是後來人傳誦的“臥薪嘗膽”。
勾踐決定要使越國富強起來,他親自參加耕種,叫他的夫人自己織布,來鼓勵生產。因
為越國遭到亡國的災難,人口大大減少,他訂出獎勵生育的制度。他叫文種管理國家大事,
叫範蠡訓練人馬,自己虛心聽從別人的意見,救濟貧苦的百姓。全國的老百姓都巴不得多加
壹把勁,好叫這個受欺壓的國家改變成為強國。
三十六計中有壹計‘圍魏救趙’,講的是:“***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陰”。意思是攻打集中的敵人,不如設法分散它而後再打。先打擊氣勢旺盛的敵人,不如後打擊氣勢旺盛的敵人。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是講戰國時期齊國與魏國的桂陵之戰。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釋失中山的舊恨,便派大將龐涓前去攻打。這中山原本是東周時期魏國北鄰的小國被魏國收服,後來趙國乘魏國國喪伺機將中山強占了,魏將龐涓認為中山不過彈丸之地,距離趙國又很近,不若直打趙國都城邯鄲,既解舊恨又壹舉雙得。魏王從之,欣欣然似霸業從此開始,即撥五百戰車以龐涓為將,直奔趙國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王急難中只好求救於齊國,並許諾解圍後以中山相贈。齊威王應允,令田忌為將,並起用從魏國救得的孫臏為軍師領兵出發。這孫臏曾與龐涓同學,對用兵之法諳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將他聘得,當時龐涓也正事奉魏國。龐涓自覺能力不及孫臏,恐其賢於己,遂以毒刑將孫臏致殘,斷孫兩足並在他臉上刺字,企圖使孫不能行走,又羞於見人。後來孫臏裝瘋,幸得齊使者救助,逃到齊國。這是壹段關於龐涓與孫臏的舊事。
且說田忌與孫臏率兵進入魏趙交界之地時,田忌想直逼趙國邯鄲,孫臏制止說:解亂絲結繩,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爭鬥,不能參與搏擊,平息糾紛要抓住要害,乘虛取勢,雙方因受到制約才能自然分開。現在魏國精兵傾國而出,若我直攻魏國。那龐涓必回師解救,這樣壹來邯鄲之圍定會自解。我們再於中途伏擊龐涓歸路,其軍必敗。田忌依計而行。果然,魏軍離開邯鄲,歸路中又陷伏擊與齊戰於桂陵,魏部卒長途疲憊,潰不成軍,龐涓勉強收拾殘部,退回大梁,齊師大勝,趙國之圍遂解。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圍魏救趙”的故事。又後十三年,齊魏之軍再度相交於戰場,龐涓復又陷於孫臏的伏擊自知智窮兵敗遂自刎。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紙上談兵”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曾以少勝多,大敗入侵的秦軍,被趙惠文王提拔為上卿。他有壹個兒子叫趙括,從小熟讀兵書,張口愛談軍事,別人往往說不過他。因此很驕做,自以為天下無敵。然而趙奢卻很替他擔憂,認為他不過是紙上談兵,並且說:“將來趙國不用他為將罷、如果用
他為將,他壹定會使趙軍遭受失敗。”果然,公元前259年,秦軍又來犯,趙軍在長平(今山西高平縣附近)堅持抗敵。那時趙奢已經去世。廉頗負責指揮全軍,他年紀雖高,打仗仍然很有辦法,使得秦軍無法取勝。秦國知道拖下去於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間計,派人到趙國散布“秦軍最害怕趙奢的兒子趙括將軍”的話。趙王上當受騙,派趙括替代了廉頗。趙括自認為很會打仗,死搬兵書上的條文,到長平後完全改變了廉頗的作戰方案,結果四十多萬趙軍盡被殲滅,他自己也被秦軍箭射身亡。
明朝劉如孫根據這個有名的歷史故事,寫了壹首詩,其中有壹句“朝野猶誇紙上兵”。後來,人們便引申出“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用來比喻只會空談教條,卻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揭竿而起
秦朝統治時期,全國人口不過二千萬,但是被征發築長城、守衛開發南方、修築奢華的阿房宮、造秦始皇大墓等等勞役,合起來***用了二三百萬人之多,耗費了不知多少人力財力。百姓們的負擔太重了,生活得很苦很慘。
公元前二零九年陽城(河南省登封縣東南)的地方官派了兩名軍官押送九百名民工到漁陽(北京市密雲縣西南)去防守。他們每天都急著趕路,怕誤了日期。因為秦朝的法令很嚴酷,誤了期限,就要被殺頭。
這些人走到大澤鄉(安徽省宿縣東南)時,趕上連日大雨,路被淹沒,無法通行。他們只好停下等待,眼看著時間壹天天過去了。
民工中有壹個叫陳涉的,他和他的朋友吳廣偷偷商量:“這裏離漁陽有幾千裏遠,怎麽走也趕不上期限了,難道我們白白去送死嗎?”吳廣說:“咱們逃跑吧。”陳涉說:“不行,逃走被抓回來也是死,反正都是死,不如起來造反,就是死了也比白送死強,百姓們吃秦朝的苦也吃夠了。聽說秦二世是小兒子,該當皇帝的是他哥哥扶蘇。還有楚國的大將項燕是條好漢,咱們打著扶蘇和項燕的名義,號召天下人去打二世,楚國的人壹定會來幫助我們的。”
於是陳涉把大家召集起來說:“男子漢不能白白去送死,死要死出個名堂。王侯將相,難道是命中註定的嗎?”
大家贊成,壹致推選陳涉、吳廣為首領,九百人壹下子把大澤鄉占領了,他們打起了“楚國”的旗號。臨近的農民聽到消息紛紛響應,沒有武器,他們就砍木棒做刀槍,削了竹子做旗竿,隊伍很快壯大起來,歷史上把這叫做“揭竿而起”。
這支起義軍打下了陳縣(河南省淮陽),陳涉被擁戴為“王”,國號叫“張楚”。
在這支起義軍的帶動下,各地百姓紛紛殺了官吏,響應起義,風暴席卷了大半個中國。
但是因為起義軍的戰線太長,號令不統壹,在秦軍的猛烈反擊又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僅維持了三個月就失敗了,陳涉也被叛徒殺害了。但是由他們點起的反秦烈火到處燃燒起來,導致了秦朝的滅亡。
破釜沈舟
秦朝末年,由於秦王朝的殘酷統治,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反抗。公元前208年,劉邦和項羽兩支隊伍匯合,***同推舉楚懷王的孫子做楚王。軍威大震。這時.原來被泰國滅亡的魏、趙、燕、韓等國家,也乘機恢復起義,並與楚國結成反秦聯盟。秦二世胡亥慌忙派出人馬到各地去鎮壓。秦將章邯率領20萬大軍.進攻趙國,把趙王圍困在巨鹿。趙國急忙向楚國求救。楚王於是派遣宋義做主帥. 項羽為次將,帶兵去援救趙國。可是宋義並不急於趕去救趙,
他打算先讓秦趙雙方打得兩敗俱傷,然後出擊,從中獲勝,以保存實力.帶著人馬緩緩行進,到了安陽地方.還停下來休息了46天。項羽心急如焚.多次勸說宋義趕到茂鹿迎擊泰國,但遭到宋義的拒絕。他在壹氣之下,把宋義殺了,奪取了兵權。他派纜布與浦將舉帶領2萬兵馬,渡過滔滔的漳水。直奔巨鹿,與秦軍交鋒,僅獲小勝。在趙國的壹再請求支援之下,項羽率領全軍渡過了漳水,準備和秦軍決壹死戰。
項羽看見秦軍人馬眾多.士氣正盛.要打敗強大的秦軍,就必定要想出壹個好的戰法才行。於是,他命令士兵們把渡船統統鑿穿,沈下水底;又把行軍煮飯的鍋也都打得粉碎,每人帶著三天的幹糧。在這樣的情況下,退路沒有了,糧食也不多了,不戰勝敵人,就只有死路壹條。楚軍的將士們激昂振奮,互相勉勵,人人都抱著進則生、退則死的決心,拼命向前。
兩軍相遇勇者勝。秦軍雖然人馬眾多,也抵檔不住抱著必死決心的楚軍。經過幾次激烈的血戰,秦軍終於崩潰了。項羽就是這樣用“破釜沈舟’”辦法來激發士氣,戰勝了強大的敵人。
啟示
人們用“破釜沈舟”比喻有進無退的堅定決心。在成就某壹事業時,就應該懂得不論是學習或工作都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不斷進取,堅定不移地向目標沖刺,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約法三章
成語.約法三章.的拼音:yuè fǎ sān zhāng
成語.約法三章.的典故:原指訂立法律與人民相約遵守。後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
成語.約法三章.的 出處:《史記·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漢書·刑法誌》:“高祖初入關,約法三章。”
用成語.約法三章.的 造句:我們很鄭重地和工頭~,什麽時候交稿,什麽時候看校,什麽時候拼版。(鄒韜奮《經歷·種種尷尬》)
四面楚歌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
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
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
的項羽部隊。終於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
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裏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
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禁地了嗎?
為什麽他的部隊裏面楚人這麽多呢?”說看,心裏已喪失了鬥誌,便從床上爬起來,在
營帳裏面喝酒;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壹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旁的人也非常難
過,都覺得擡不起頭來。壹會,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
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
因為這個故事裏面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看又失敗自殺的情節,所以
以後的人就用“四面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於
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於此種境地者,其命運往往是很悲慘的,例如某人因經常與壞人為伍,不事生
產,遊手好閑;但後來卻破那些壞人逼迫的無以為生,求助於別人時,別人也應他平日行為
太壞,絕不同情更不理睬,這人所處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學校裏討論學術問題,
其學生不學無術(成語,意即沒有學術)
、信口雌黃、顛倒是非,同學們群起而攻之,這學生便完全處於孤立地位,這也可叫做
“四面楚歌”。在我們的人生歷程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腳踏實地的做
事,若是行差踏錯,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運了。
氣壯山河
出處宋·陸遊《老學庵筆記》 趙元鎮丞相與謫朱崖,病亟,自書銘旌:“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 山河壯本朝。” 釋義 比喻人的豪邁之氣如同高山大河。 故事 南宋大臣趙鼎出身貧寒,四歲就失去父親,在母親撫養和 教育下成長。他二十壹歲考中進士,當官時敢於批評權貴,受
[首頁] 以卵擊石
出處《墨子·貴義》 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猶以卵投石也,盡天下之卵,其石猶是也, 不可毀也。 釋義“以卵投石”也稱“以卵擊石”,意思是雞蛋碰石頭。比喻自 不量力,自取滅亡。 故事 有壹年,墨子前往北方的齊國。途中遇見壹個叫“曰”的人, 對墨子說:“您不能往北走
[首頁] 之乎者也
出處: 《湘山野錄》 (太祖)上指門額問普曰:“何不只書朱雀門,須著之字安用?”普 對曰:“語助”。太祖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釋義: 譏諷文人咬文嚼字,不講實際。 故事: 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在當上皇帝以後,準備拓展外城。 他來到朱雀門前,擡頭看見門額
[首頁] 洛陽紙貴
晉代文學家左思,小時候是個非常頑皮、不愛讀書的孩子。父親經常為這事發脾氣,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氣得很,不肯好好學習。 有壹天,左思的父親與朋友們聊天,朋友們羨慕他有個聰明可愛的兒子。左思的父親嘆口氣說:“快別提他了,小兒左思的學習,還不如我小時候,看來沒
[首頁] 道聽途說
春秋時代,齊國有個人叫毛空,他愛聽那些沒有根據的傳說,然後再把自己聽到的津津有味地講給別人。有壹次,毛空聽到壹只鴨和壹塊肉的事,他覺得非常稀奇,便告訴給艾子。他說:“有壹個人,養了壹只特別能生蛋的鴨,那鴨壹天能生壹百多個蛋。”他見艾子笑了,又說:“
[首頁] 不遠千裏
出處: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見梁惠王。王曰:“支!不遠千裏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釋義: “不遠千裏”又稱:“不遠千裏而來”,表示不以千裏為遠來到 某地,比喻不畏路途遙遠。 故事: 梁惠王見了孟子,熱情地說:“先生,您不以千裏為遠來到我們魏國,壹定
[首頁] 毛遂自薦
在戰國的時候,有權有錢的人很喜歡供養壹些有才能的人,以增強自己的勢力,在有事、需要有人出意見的時候,就讓他們策劃謀略,替自己解決問題。這樣的人被稱做食客,也叫門下客。 趙國的宰相平原君勢力龐大,家中養了幾千名食客。其中有位叫毛遂的食客,待了三年,都沒
[首頁] 內助之賢
晏嬰是戰國時齊景公的宰相,軀體不甚高大,據雲長不滿六尺(相當現在四尺三寸)但 他很有才幹,名聞諸侯,有壹天晏嬰出門,坐看車子,由他的禦者(馬車夫)駕車。那位禦 者的妻子很賢淑,當禦者駕看車子,經過自己家的門口時,他的妻子在門縫裏偷看,看見她 丈夫揮看馬
千裏送鵝毛
出處徐謂《路史》 千裏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釋義: 比喻禮物雖輕而情意深厚。 故事: 有壹個地方官,偶然得到了壹只稀有的飛禽——天鵝,便派壹位名叫緬伯高的心腹拿去向皇帝進貢。緬伯高抱著天鵝,走到潘陽湖邊時,忽然覺得應該停下來給天鵝洗個澡,就小心翼翼地將天鵝
[首頁] 高枕無憂
春秋的時候,齊國有壹位叫做孟嘗君的人,他在家裏養了三千個客人,孟嘗君把這些人分成上、中、下三種等級!上等的客人每天都可以吃到大魚大肉、出門的時候還有車子可以坐;中等的客人每天只有吃到魚和菜;下等的客人每天吃到的就只有蔬菜而已。 有壹天,孟嘗君的朋友介
[首頁] 如魚得水
出處《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 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妥之曰:“孤之有孔 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釋義 就如魚兒得到了水壹樣,比喻得到了與自己情投意合的人 或很適合自己的環境。 故事 諸葛亮,字孔明,襄陽人。劉備,
[首頁] 壹鳴驚人
戰國時代,齊國有壹個名叫淳於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會說話。他常常用壹些有趣的隱語,來規勸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氣,而且樂於接受。 當時齊國的威王,本來是壹個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後,卻沈迷於酒色,不管國家大事,每日只知飲酒作樂,而把宜切正
[首頁] 曲高和寡
戰國時,楚國大夫宋玉才能很高,但是他寫的文章太深奧,許多人都看不懂。有些人因此不滿,背後說他為人孤傲。楚王聽到,就把他找來問道:“人們經常在後面議論妳,對妳不滿意,是不是妳的行為哪裏不端正,要好好檢討壹下
[首頁] 赤膊上陣
釋義: “赤膊”,不穿衣甲。比喻作戰毫無掩護或不講策略。 出處: 《三國演義》第五十九回:“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卻了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 故事: 東漢末年,朝政腐敗,軍閥割據,互相攻伐。割據涼州軍閥馬騰,被曹操
[首頁] 舉壹反三
有壹天,"至聖先師"孔子對他的學生說:"舉壹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說,我舉出壹個墻角,妳們應該要能靈活的推想到另外三個墻角,如果不能的話,我也不會再教妳們了。 後來,大家就把孔子說的這段話變成了“舉壹反三”這句成語,意思是說,學壹件東西,可以
[首頁] 栩栩如生
我國古代哲學家莊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經寫出了這樣壹個故事:“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忘與 [首頁] 當務之急
出處《孟子·盡心上》 孟於曰:“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急,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為 務。 釋義 意思是指當前應該做的事情中最急需辦的事。 故事 有壹次,孟子的弟子問起,現在要知道和要去幹的事情很 多,究竟應該先知道和幹些什麽。孟子回答說: “有智慧的人無所不
[首頁] 鵬程萬裏
傳說我國古代有壹種鵬鳥,是壹種名叫“鯤”的大魚變成的。它的背長達幾千裏。每年六月,它都要飛往南海的“天池”,它把翅膀壹拍,天池的水就被擊起三千裏的浪花。它乘著旋風,壹下子能飛越九萬裏的高空。壹些小鳥很不理解地問它:“妳為什麽要飛到九萬裏以外的天邊呢
[首頁] 壹代楷模
隋朝末年,隋場帝窮兵默武驕奢淫意。好大喜功,先是開鑿大運河,後來幾次興兵東征,大舉侵略朝鮮。全國的青壯男子大多數被抽調修河、當兵。土地無人耕種,苛捐雜稅年年增加,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天下即將大亂。 當時正在山西馬邑作地方官的李靖,對國家形勢的嚴峻形
[首頁] 馬首是瞻
出處: 《左傳·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雞鳴而駕,基井夷竈,唯余馬首是瞻。 釋義: “瞻”是看的意思。這則成語的本意是,作戰是士兵看著主 將的馬頭決定行動的方向。現在用來比喻服從指揮或者樂於追隨。 故事: 戰國時,晉淖公聯合了十二個諸侯國攻伐秦國,指揮聯軍
[首頁] 千金買鄰
在南北朝的時候,有個叫呂僧珍的人,他世代居住在廣陵地區。他為人正直,很有智謀和膽略,因此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戴,而且遠近聞名。呂僧珍家住在城北,家裏並不寬敞,平時再加上不少人在這裏出入,就顯得更小了。於是有人勸他再買套更寬敞的房屋。他說:“已經夠用了
[首頁] 上行下效
春秋時,齊景公自從宰相晏嬰死了之後,壹直沒有人當面指謫他的過失,因此心中感到很苦悶。 有壹天,齊景公歡宴文武百官,席散似後,壹起到廣場上射箭取樂。每當齊景公射壹支箭,即使沒有射中箭鵲的中心,文武百官都是高聲喝彩:“好呀! 妙呀
[首頁] 死灰復燃
西漢時,韓安國是漢景帝與梁孝王身邊壹個很受歡迎的人。但是他年輕的時候,也曾經發生過壹段曲折的故事。 由於受到某件事的牽連,他被送進監獄等最後的判決下來。在監獄裏有壹個叫田甲的看守,對他非常不禮貌,常常毫不留情地羞辱他。有壹次安國被欺負得太過份,就告訴
[首頁] 家徒四壁
漢朝的司馬相如是當時壹個有名的才子,不過他的家境很不好。 有壹天,大財主卓王孫邀請他到家裏吃飯,順便讓司馬相如表演他的琴藝。卓王孫的女兒那時候剛死了丈夫,名叫文君,對音樂很有興趣。當司馬相如在宴會上彈琴時,知道文君也在場,就用音樂表達他的愛意。宴會結
[首頁] 飛鳥驚蛇
釋亞樓是唐代壹位和尚。他久居寺廟,燒香念經。別的和尚空閑時就偷偷下棋睡覺,釋亞樓卻買了硯墨筆紙練習書法。有時深更半夜,他還在苦苦練習。壹年年過去,他寫字的功夫越來越深。許多燒香拜佛的人,也來請他寫字。他都壹壹答應。 他的草書,寫得尤其飄逸奔放。有人問
[首頁] 風聲鶴唳
西晉末年發生內亂,因為長期的動蕩不安,最後西晉不幸滅亡,瑯琊王司馬睿就在建康建立了東晉。當晉朝渡江來到南方,胡人就霸占了北方,不過,北方後來被前秦全部占領,與江南的東晉對立。 當時前秦的首領叫苻堅,他請漢人王猛當他的宰相,壹心要讓國家變得十分強盛。為
[首頁] 車載鬥量
三國時代,西蜀和東吳發生戰爭,可是東吳漸漸抵抗不了西蜀,所以,派出趙咨向魏國求救。當時吳國和魏國之間,也存在壹些問題,但是,吳國仍然不得不去請求魏國的幫忙。趙咨壹到許都,魏文帝曹丕的態度十分傲慢,因為他瞧不起東吳,於是,他故意問趙咨:“東吳像妳這樣的
[首頁] 壹寒如此
戰國時,範睢當上了秦國宰相。他本是魏國人。那時魏國“中大夫”須賈懷疑他與秦國私通,宰相魏齊叫人把他痛打了壹頓後扔到廁所裏。範睢沒有死,他帶著傷痛逃到了秦國。秦昭王很賞識他的才幹,封他為宰相。 不久,秦國發兵攻打魏國。魏國立即派中大夫須賈去秦國求和。範 [首頁] 畫餅充饑
三國時期,有壹個人叫盧毓,在魏國做官,由於他為魏文帝曹丕出了許多好主意,因此,受到朝廷器重,升為侍中、中書郎。 有壹次,魏文帝對盧毓說:"國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關鍵就在妳了。選拔人才,不要取那些有名聲的,名氣不過是在地上畫壹個餅,不能吃的。" 盧毓回
[首頁] 千載難逢
出處:《韓昌黎全集·潮洲村史謝上表》當此之際,所謂千載壹時不可逢之嘉會。 釋義: “載”,午。“逢”遇。千年也難得碰到壹次。形客機會極其難得。 故事: 唐代著名的文學家韓愈,小時候就成為孤兒由他的嫂子撫養。他刻苦自學。年輕時代就博覽群書,在學問方面打下了堅
[首頁] 不寒而栗
漢武帝時,有壹個人名叫義縱,因為受到太後的恩寵,做了上黨郡某縣令。上任以後,公務辦得很出色,案子處理上敢作敢為,不論是有錢有勢的豪紳,還是平民,只要犯了法,義縱秉公審辦,皇上很贊賞他,調他做河內郡都尉。壹到任,他立即把禍害壹方的豪門大族滿門抄斬,壹時
[首頁] 士別三日
三國時代東吳的呂蒙,可說是壹個博學多才的人,周瑜死後,他繼任東吳的都督。設計擊敗了蜀漢的關羽,派部將潘璋把關羽殺死後,不久地也死去。 呂蒙本來是壹個不務正業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沒有什麽學識。魯肅見了他,覺得沒有什麽可取的地方,後來,魯肅再遇見他時,看見
[首頁] 晏子使楚
晏子出使到楚國去。楚國的君臣想耍笑壹下晏子,顯顯楚國的威風。他們知道晏子是個矮個子,就在大門旁邊開了壹個小洞,讓晏子從這個小洞進城去。 晏子走到小洞前邊,看了看,說:“這是狗洞,不是城門。出使狗國的人,才從狗洞進。今天,我是出使楚國,不是出使狗國。請
[首頁] 小巫遇見大巫
三國時期,東吳孫權身邊的名將張紱,事個非常有才華的人,不但能寫詩,還擅長作賦。當時著名的文學家陳琳是他的同鄉,陳琳著有《武庫賦》,張紱看過後非常欣賞,便寫了封信稱贊陳琳的文才。陳琳回信說:“我在河北,幾乎與天下隔絕,這裏寫文章的人少,容易被人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