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認識袁是從百家講壇上的兩宋風雲,感覺講的很好。後來又在網上看到了壹些其他他講課的視頻和微信公眾號,慢慢的就喜歡上了這種風格。雖然後來由於壹些原因被大陸封殺,網上對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壹,但是他的這些書籍還是看起來還是挺有嚼勁的,容易讓人沈醉其中。
最近陸陸續續地看完了這本書,看完後填補了很多腦坑個人感覺歷史就是這樣講才有意思,比起歷史教科書上的照本宣科對大眾的吸引力很大。
看完之後感觸最深的是歷史其實還是蠻有意思的,研究歷史主要通過兩個方面,壹是文字記載,二是文物出土。關於文字記載,除了史書以外,詩詞歌賦也是對歷史很好的見證。
當我再次讀到那些熟悉的唐詩宋詞時,又想到了高中語文課上學習這些詩詞的場景。如果當時能夠理解詩詞作者所處的歷史環境,那這些詩詞讀起來又是壹番韻味吧。原來最討厭上的枯燥的語文課,現在有點後悔沒能好好理解壹下這些詩詞背後的意義,而只是停留在了死記硬背應付考試上面。
假如時光可以穿越,更願意回到哪個朝代呢?是鐵馬錚錚的西漢,還是亂世梟雄的三國,亦是百家爭鳴的春秋,或是充滿浪漫主義的唐朝,或是不殺士大夫的宋朝?或許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答案,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春秋戰國和民國時期那充滿著傳奇色彩和撲朔迷離又是又有著幾分浪漫色彩的歷史故事。
越來越感覺讀書這個東西就好像是在和作者進行內心的交流,每看壹本書就好像交到了壹個朋友。或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相談甚歡的朋友,或是萍水相逢不復相見的朋友,總之每壹個人都有每壹個人的故事,每壹本書都有每壹本書的故事。在和他人交流的過程中,也能取長補短,受益匪淺。
在這本書裏除了在講史實以外,還講了很多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收獲頗豐。缺點就是壹本書從堯舜禹講到清朝建立細節的地方難免照顧不到,有些就是壹筆帶過了,還有壹些地方可能有史實錯誤也不能全信,就當是壹個補充吧,畢竟歷史發生過的事情都叫故事,沒人能知道他原本的樣子,只能選擇自己更願意相信的壹面罷了。還有就是感興趣的地方還可以找壹些其他資料來佐證,值得細細推敲。
2020年1月6日於大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