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熊大、熊二,這兩部動畫片幾乎是許多孩子的童年記憶,但是伴隨著烤羊事件與墜亡事件,也幾乎成為了童年陰影。國產動畫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到底誰應該來負責?
在四川成都八歲女孩模仿熊出沒情節墜樓後身亡的案件已經審結。法院認定,父母承擔主要責任,動畫制作方承擔百分之十的責任。雙方已於庭外和解,原告律師稱,案件已經進入了執行的階段。此案經過了二審,成都市中級法院撤銷了壹審判決,並發回重申,理由是作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應當在訴訟中追加其監護人為***同被告。我們要註意壹個名詞,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法律上的認定是不滿八周歲的兒童。
國產動畫似乎壹直是爭論的焦點,我們壹直喊著國漫崛起,國漫卻負面新聞纏身。記得《白蛇緣起》上映的時候,遭到了家長的壹致抨擊,裏面涉及到了不忍直視的畫面,我當時去看了沒有感到任何的不適,因為我已經成年。可是我又想到即使我是壹個小孩子看到這個畫面會有什麽感覺?答案是無感,當時的我肯定不在意這個畫面,甚至是希望這個畫面快結束,下面的劇情是什麽。所以也就是說,小孩子和成人看動畫片的想法與註意的點是不同的,這是肯定的,雙方的經歷、閱歷不同。但是可惜的是,這個道理家長好像不懂,動畫制作方好像也不懂。
有幾年的時間裏,打開電視動畫片全是低智的標配,直接是三歲孩童的色彩辨別動畫片。有的動畫片卻是涉及暴力、黃色內容,質量良莠不齊,孩子們無從辨別。小孩其實很簡單,在他們看來動畫片就是動漫化的人物,任何壹部都可以,吸引他們的是劇情,是人物的成長。可是家長過於註重細節,而動畫制作方又不重視細節。多名家長要求某部動畫片的人物裏的頭發不能是藍色、紅色,不能穿裙子,會教壞小孩子;動畫制作方讓動畫主角穿越火海、從高樓跳下無所不能卻還能毫發無傷,依舊可以闖蕩世界,我們可以理解這是誇張的手法,但是小孩子沒有可以分辨的能力。
不能說國產動畫到底得罪了誰,而是應該說國產動畫到底是給誰制作的,不管給誰,都要仔細研究對方的適應能力,只有真正用心才可以做到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