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說差吧,只能說不夠好,沒有給人眼前壹亮的感覺。這是很多節目的通病——第壹期之後沒有創新導致後續評價持續下跌。其中代表作《奔跑吧兄弟》《天天向上》《奇葩說》《吐槽大會》當然還有妳說的《歡樂喜劇人》。
當下娛樂環境下,節目沒有創新的話很快就會被淘汰,拿《跑男》和《喜劇人》來說的話,兩檔節目都算是大陸的創新型節目。準確的說《跑男》是終結了《快樂大本營》十幾年統治的新壹代最火綜藝。在《跑男》播出的階段幾乎任何綜藝都要讓步,否則就是收視率被血暴。湖南衛視的王牌節目《天天向上》不信邪,結果拼了幾季使自己的收視率極速下跌,現在調到周日晚十點檔了。雖然《跑男》持續占領收視第壹寶座,但收視率卻呈現持續下滑的狀態。原因很簡單,《跑男》的忠實粉絲們應該都發現了,那就是太老套。
拿撕名牌來說,第壹第二季幾乎每次都撕。剛開始可謂火爆全國,各個學校和公司團建幾乎都在撕名牌。可是玩到第三季真的沒人願意看了。其次是嘉賓總是那麽幾個來來回回;遊戲也壹次比壹次無腦......
而《喜劇人》走衰也是不爭的事實。分析《喜劇人》走衰其實比分析《跑男》要簡單得多。因為《喜劇人》就是個定性的喜劇節目,固定舞臺、固定形式。所以《喜劇人》走衰無非就這四個原因
1、越來越不好笑
為什麽說越來越不好笑?首先喜劇人的定位越來越模糊,早已不是純粹的喜劇節目。我們看喜劇的主要目的是什麽?毫無疑問是開心,是緩解內心的郁悶和哀愁。第壹季時的《喜劇人》目的很明確——拯救不開心。定位就是純粹的喜劇,就是要妳笑。那時候看喜劇人再難過也能讓妳笑出來,而現在看喜劇人再開心也要讓妳哭。莫名其妙走起了催淚路線,幾乎每個小品結束時都是悲劇,然後鏡頭給到臺下壹種落淚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看《我是歌手》呢。才子吳城城有句話說得對“《喜劇人》和《演員的誕生》參演人員應該換過來。”。
2、喜劇人越來越平民化、不專業化
首先給大家展示壹下四季《喜劇人》的主要參賽人員:
《喜劇人》第壹季:沈騰、宋小寶、賈玲、吳君如、劉儀偉、喬杉等擔任參賽選手。最終開心麻花沈騰奪得喜劇之王。
《喜劇人》第二季:嶽雲鵬、王寧、艾倫、小沈陽、楊樹林、潘斌龍、崔誌佳、詹瑞文、趙正平等擔任參賽選手。最終德雲社嶽雲鵬獲得喜劇之王。
《喜劇人》第三季:文松、常遠、張小斐、郭麒麟、張子棟等擔任參賽選手。最終遼寧民間藝術團文松獲得喜劇之王。
《喜劇人》第四季:賈冰、程野、宋曉峰、郭陽、郭亮、張雲雷、大碗三少等擔任參賽選手。最終賈冰獲得喜劇之王
總的來說,第壹季和第二季還是有含金量的,競爭很激烈,笑點也很密集。我不否認第四季的笑點也很多,但是笑點的表現形式實在是差了太多。
同樣的笑點,表現的人不同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同樣是表現小人得誌,周星馳和陳道明壹定是不壹樣的。而喜劇作為公認的最難表現,表現喜劇的這個人是非常重要的。要麽妳得是喜劇天才對喜劇有超乎常人的理解,如:周星馳,吳孟達,金凱瑞,許冠文,葛優。要麽妳得有天生的喜感或長相條件或戲劇表達能力,如:徐崢,黃渤,王寶強,沈騰,小沈陽,宋小寶,郭德綱,趙本山,賈玲......
不得不說在喜劇表現力上,第壹期和第二期參賽選手要明顯強於第三期第四期。這四期可謂是壹期不如壹期。有的人說是大家看喜劇的渠道越來越多,已經免疫了,但是不得不說我們以現在的審美標準去看第壹期依然會被壹些重復的笑點逗笑。這大概就是所謂喜劇演員個人表現力的功勞了。《喜劇人》裏有無數抄襲網絡段子的案例,但是有的人表現出來給妳的感覺是“老段子,新角度。”有的人卻讓妳感覺“哎呀,怎麽老是抄段子。”
在人選方面,其實更多的應該去發掘真的有喜感的人,而不是專門請小有名氣的和自己的子節目培養出來的小嘍嘍。
3、喜劇人對待喜劇的態度
我們之前看喜劇人,能看到排練時團隊內的很多爭吵,喜劇人對喜劇是很執著的。而新的幾期上場前的花絮幾乎全是喜劇人們抱怨時間太短了,倉促到來不及排練就上場,祈禱能不出錯,,,,,,壹般來說這樣的開始就註定了節目的品質。而究其來不及排練的原因,往往都是“有其它的工作”。而這其他的工作大家心知肚明——因為火了,可以演戲拍廣告,接演出了。
4、節目組創新力差
雖說《喜劇人》表現形式不及《跑男》但是完全可以做出很多創意來,像賈嶺團隊主導的《開心俱樂部》這種即興表演模式在當下無疑是創新。像是《百變大咖秀》那樣的諧星演正劇也完全符合當下娛樂趨勢。團隊老化就要更換,壹個節目的生命周期最多也就兩季而已,如果沒有改版和創新,那這個節目最終無疑會倒下。
所以壹句話點評:《喜劇人》第四季真的挺差!
哈哈哈哈,其實還有很多要說的沒說完,但是壹是想不起來,有機會再來補充。
————————我是分割線—————————
然後再來說妳說的周星馳提名金像獎的事,
作為周星馳十五年老粉絲我盡量客觀壹點來說吧。
其實前期周星馳雖然多次提名金像獎,但是實際上都是金像獎為了蹭他的熱度而已,完全沒有真正要頒獎的意思,所以有幾次星爺已經不親自去現場了。(少林足球那次除外)
包括金像獎在內的各大獎項其實都是偏向於無視喜劇的,因為常規思維認為喜劇不符合人類“真實情感表達”的。演技好的意思是要讓人覺得真實有代入感,細微之處處理的很好。而傳統對戲劇的認知是誇張、大大咧咧、邏輯性不強......所以壹般是極少給喜劇演員頒發最佳男主角的。金像獎上周星馳和梁家輝是特例,都是演喜劇拿的獎。但很多人認為這實際上是在肯定喜劇對電影事業作出的貢獻而非真正贊揚喜劇演員個人表現的多麽細致多麽有代入感。
其實喜劇、動作片、玄幻仙俠片、恐怖片本身在評獎上就都不具優勢,原因就是“不貼近真實生活”。對於我們喜歡的演員我們可能會打抱不平,但是跳出對偶像的私情,站在圈外來看是不是又頗具說服力呢?假如說《午夜兇鈴》貞子拿了最佳女演員,《泰囧》徐崢拿了最佳男演員。。。。。這種感覺毫無疑問是讓大眾各種不服,不夠真實,不貼近生活,表演不夠細微,拿了獎只會被笑話。去國際電影節參賽也只是蹭熱度的炮灰。
周星馳獲獎少,主要原因不是他的演技不行,而是具備題材本身就不是朝著那個方向去的。商業電影拿最佳影片和男女主的幾率太小了。豆瓣評分前200的電影好像沒有幾部進了影視票房前200。壹定程度上來說,票房和獎項是對立的。
演喜劇的人不代表沒演技,就想梁朝偉也演過很多喜劇,但是從未靠喜劇拿過獎。同理動作電影的李連傑、李小龍、甄子丹、吳京、成龍也不適合拿最佳男主角。
簡單地說,如果讓妳當電影評委推薦壹部電影去參加“嘎納電影節”,妳會選什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