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在巴黎的壹家咖啡館裏,人們從壹塊白布上看到了可以活動的影像,電影,就此誕生了。僅僅7個月之後,這個全世界最新潮的藝術便從遙遠而浪漫的歐洲登陸到了年輕而時髦的上海。
從反映歐洲人家庭、社交生活的無聲片,到好萊塢明星的藝術片;從中國人最早拍攝的市民生活片、風情片、武打片,到中國進步電影的頂峰之作,電影給上海人的生活和思想帶來了無法估量的影響。電影所帶來的無數奇跡和美麗幻象,讓人們向往、陶醉,以至於藉此改變了壹些人壹生的生活道路。
最初上海人稱電影為“西洋影戲”,放映的地點都是在人來客往的茶樓裏。今天福州路上外文書店的所在地正是當年頗有名氣的茶樓“青蓮閣”。歲月滄桑,物換星移,舊時的模樣已經很難尋覓了。
上海灘的第壹家正式電影院叫虹口大戲院。所謂的大戲院,當初也不過就是西班牙人雷瑪斯搭造的壹個鐵皮屋子,只是經營項目非常明確:專放電影。它的出現,標誌著電影由最初的新奇物轉而成為人們的所愛。而當人們把對電影的熱愛進壹步發展為生活中的必需時,大大小小的電影院便如雨後春筍般在上海灘矗立起來。大光明大戲院、國泰大戲院、南京大戲院等當時亞洲最豪華的電影院在上海落戶。
大光明大戲院由當時享譽滬上的匈牙利建築師鄔達克設計,更是以耗資100萬白銀的巨額造價,成為遠東地區裝潢最豪華、聲音畫面最清晰的超級電影院。但在當時,幾乎所有的電影院都是外國人投資建造的,當然從片源到管理、放映,都由他們完全壟斷。
當年大光明電影院所屬的便是美商經營的亞洲影業公司,屬於這個公司的還有國泰大戲院、南京大戲院(現上海音樂廳)、大上海電影院、麗都大戲院。影院的老板和高級管理人員多為外國人,放映的電影則完全都是美國八大電影公司的影片。
西風東漸,好萊塢的夢幻,好萊塢的浪漫,好萊塢的壹招壹式,讓素來欲領風氣之先的上海人如癡如醉。看電影成了他們生活中時髦而又令人向往的事。壹張保存完好的當時南京大戲院的電影票上,寫有“國語意譯風”幾個字,它告訴我們,現場翻譯是當時看外國片的方法。票上沒有印價錢,但據說大光明的票價是6角到2元5角,而當時壹擔米的價格是8元,對於壹般百姓而言,壹個月的飯錢也就在6到8元之間。可想而知,對於當時的人們而言,這張小小的電影票,實在也可以說是價格不菲了。普通人是沒有能力經常進電影院的,只是經不起報紙上大幅廣告的渲染和來自好萊塢的誘惑,偶爾狠壹狠心,也上壹回大光明過過癮。
既然看電影是要有身價的,那麽,就應該讓這種身價充分地體現出來。於是,當時的人們走進大光明就像今天我們走進大劇院,那種隆重而熱烈的心情有過之而無不及。今天的老人們還記得,當年走進大光明,女的壹定要穿長旗袍,男的西裝筆挺是起碼的,有的還穿上了燕尾服,看電影成了很多人生活中值得炫耀的大事。
當上海的壹線電影院還為外國人所壟斷時,中國的電影業正在迅速崛起,而且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市場。1925年,上海已有140余家電影公司,30年代,80%的中國電影出自上海。中國人自己的電影,上海人自己的電影,越來越多地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上海也需要有自己的電影院放映自己的電影。
風雨飄搖60年,至今仍然基本保持原樣的黃浦劇場當年叫金城大戲院,這裏寄托了柳氏兄弟做中國人自己的電影,占領中國人自己的電影市場的宏偉抱負。柳家第二代傳人,柳中浩之子柳和綱先生給我們講述了金城大戲院的往事。
金城大戲院當時有座位1600個,比大光明只少了200個,最不同的是,金城大戲院堅持首輪放映國產影片。第壹部戲是阮玲玉主演的《人生》,第二部就是連映84天,盛況空前的《漁光曲》。再接下來就是《風雲兒女》,也就是這部影片讓我們聽到了《義勇軍進行曲》。直到今天,黃浦劇場的正門還專門豎了壹塊牌子,上面寫著:“國歌從這裏唱起。”
從黃浦劇場唱出的義勇軍進行曲,日後傳遍了中國大地。當時曾有壹家外國公司要花60萬美金購買金城大戲院,而那個時候的60萬美金的含金量要比今天高出二三十倍。柳中浩堅決地拒絕了。金城大戲院因此作為最大的首輪放映中國電影的中國人自己的電影院而載入史冊。而從這些民營劇場演紅的中國的電影明星,也因此走進了上海人的心裏。
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電影,造就了中國第壹代電影明星,他們五光十色的銀幕生涯和坎坷曲折的人生經歷都成為壹段歷史的印跡,長久地留在了人們的記憶裏。他們的壹顰壹笑,壹舉壹動,都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著上海灘的風習,引領著上海灘的時尚。
著名表演藝術家秦怡還清楚地記得當年明星們那光鮮亮麗的打扮和他們對於歐美時尚的接受和傳播。他們在銀幕上演繹的浪漫故事,生活中的迷人風姿,讓無數人熱愛、崇拜。那個年代的追星族,或許沒有今天那麽癡狂,而對於明星和明星生活的向往卻也是同樣的溢於言表。
電影評論家姚芳藻,當年就是壹個影迷。還在中學讀書的時候,因為看了陳雲裳的《木蘭從軍》,開始給陳雲裳寫信,壹封又壹封,當她收到陳雲裳的回信和寄來的照片時,更是激動萬分。於是又和同學們壹起到華山路電影制片廠,等著明星們的出現,哪怕只是看到壹眼都會欣喜不已。
崇拜明星,迷戀明星,渴望成為明星,電影給無數年輕人帶來了壹個個夢想,也讓他們的生活充滿了夢想的色彩。
30年代的上海總是受到特別的關註,美國的電影雜誌在上海有同步出版的中文版,中國的電影演員也出現在美國的電影雜誌上。電影在影響著流行,影響著生活,也在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老上海的中國電影,經過了二三十年代的發生、發展,又在1945年抗戰勝利之後迎來了成熟與鼎盛時期。
《壹江春水向東流》、《八千裏路雲和月》、《萬家燈火》、《麗人行》等壹大批經典影片,讓人們看到了中國的新希望,上海的新生機。電影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再壹次激發了人們的熱情,給人們帶來了光明。
當年著名電影評論家梅朵是《文匯報》文化版的編輯,寫電影評論是他每天必須完成的工作。因為這份工作的關系,他可以得到很多贈票,免費去看電影,因而他也得以更直接地感受到當年的老百姓對於電影的熱情。當《壹江春水向東流》放映時,人們的熱情更是達到了頂點。影片連演數月,場場爆滿。這時,電影對於人們的意義實在不只是消遣,不只是時尚,真真切切地便是思想的引領,精神的鼓舞。我們很難統計,有多少人因為壹部電影而改變了壹生,我們只是知道,這樣的人肯定有,而且不在少數。
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電影為中國電影史寫下了最燦爛的壹頁,在那燦爛的電影星空下生活的人們是幸福的,他們感受到了電影的真正魅力。電影在記錄著歷史,書寫著歷史,又在不知不覺中引領了人們的腳步,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今天,當我們在上海街巷中,那些彌漫著往日情懷的老上海酒吧裏,試圖追尋當年電影的浮光掠影,體味昔時明星的心路歷程時,便清晰地感受到,我們所追憶的電影,已然融入了上海的歷史,並且已經成為那個年代上海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那些曾經依著電影的情景,夢想和描繪自己的理想生活的人們,今天都已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他們的人生故事也幾乎成了現代人心中壹部部讓人魂牽夢縈的電影。電影讓我們的生活永遠充滿夢想,在電影的星空下,壹代代人壹天天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