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多年前, 120個平均年齡12歲的男孩 踏上了興國救亡的赴美求學之路,他們乘坐火車,輪船幾經周折來到大洋彼岸壹個建立不足百年的陌生國度。
是誰提出讓他們遠赴異國他鄉的?又為什麽會選中他們?這些留美幼童經歷了什麽?後來又成就了什麽?—— 紀錄片《幼童》下 完結篇
公派120個幼童,只有94個返回(具體原因可以看之前上-中篇,點擊頭像,主頁就能看),回來後的孩子都被李鴻章嚴加看管,70%被分配到了北洋。 提起“北洋”,人們自然會想起 “北洋水師”、“北洋政府”、“北洋軍閥” (甚至中國第壹所大學 “北洋大學堂 ”)等壹系列與清末民初政治緊密相聯的詞匯,足見“北洋”對近代中國政治的影響。
如此看來十年的辛苦沒有白費,這些孩子在中國近代史的發展上起到了 舉足輕重 的作用。
當時的中國政壇被分割成兩股勢力 洋務派和守舊派 ,李鴻章也面臨很多強有力的敵人,這些人給皇帝的奏折中總是能通過壹些“謬論”來彈劾開明派。也許現在我們聽來覺得是歪曲事實,但是對於這個 上千年讀著孔孟,考著八股的帝國 來說,這些理論總是壹針見血,直抵當權派的心。
據孩子們回憶,他們認為李鴻章非常的優秀,就像美國的加斐爾總統,管理著大清國的各個重要部門,且有著非常獨到的遠見。
幼童赴美留學的十年,大清帝國在李鴻章的協調和組織下,洋務運動也取得了壹定的成就:
這些啟蒙的事業急需壹批人才補給後方,而這些帶著西方先進 科技 理論的孩子就像新鮮的血液註入到這個看似可以挽救帝國的項目中。
古老的大清帝國不甘就此退出 歷史 的舞臺,她在前進中摸索與仿徨,在得失中計較與爭論,她試圖創新與前進,卻被固有的道德理念約束,她忠實的臣民用血肉之軀為她流血犧牲,終擋不住那來自地球另壹端的利炮洋艦。
1881年被分配到福州船政學堂的16名留美幼童中,包括5名耶魯大學學生,5名麻省理工學院學生,2名瑞薩萊爾理工學院學生,由於這些孩子天資聰穎且有壹定的基礎,壹年就把五年學制的內容修完,順利畢業。薛有福等5名學生被分配到福建水師旗艦楊武號任見習軍官。
那個時候打仗大多都是水上,所以軍艦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在經過了5,6年的爭論後,清政府終於同意從英國購買兩艘巡洋艦, 超勇,楊威, 與此同時,兩艘鐵甲艦 定遠,鎮遠 正在德國制造。
可 定遠,鎮遠 還沒有回來,中法戰爭開始了,中國11艘木制軍艦對抗法國8艘鐵甲軍艦,由於地理優勢,如果先發制人,很有可能取勝,可當時的清政府茍延殘喘,只想和談息事。
這場戰事最終因法國先發制人,大清的軍艦只能束手待打而告終。船上大多都是船政學堂剛畢業的學生和年輕的留美幼童,半個小時後,福建水師全軍覆沒, 4名留美幼童還沒有來得及用自己在異國他鄉苦讀的知識報效祖國時,變葬身於此,還未結果的花便雕零,他們真的就如當時報紙說的毫無廉恥,報國之心嗎?
他們是東方人棒球隊的 鄺詠鐘,麻省理工學生楊兆楠,薛有福,黃季良,其中兩位本應在那壹年畢業。而那壹年留在美國的譚耀勛耶魯畢業後,按照他和容閎的約定,須為中國服務,本計劃前往中國駐紐約使館工作,卻不幸染上肺病逝世,被安葬在了美國寄養家庭的墓地裏,檔案裏甚至都不知道他的父母,親人在哪裏,他11歲來到美國後,就不曾回過故土。
而此時的大清帝國還沒有意識到壹場給華夏人民帶來無比沈重災難的危機,已經悄然發芽了。
日本,壹個壹直以來以學習他國,而後又超過他國為榮的民族,正在迅猛地發展,日益強大。在查找中國幼童檔案的時候,發現了大量日本孩子在西方強國學習與就讀的記錄,其中還有女孩。
巡遊西方強國讓日本認識到, 國之強大,根本在教育 ,壹個仿效歐洲的教育體制,開始由國家出資建成,短短十幾年,日本不分男女,就學率達到95%。這些受過良好教育的孩子成年後壹批批走進軍隊,工廠,公司,政府, 他們就像瀑布上的水,源源不斷地往下流淌著,給日本迅速的崛起帶來用之不竭,取之不盡的動力。
而此時清政府因為接連戰敗,將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海防的建設中,1888年,中國 歷史 上第壹支擁有西方裝備,西學人才的北洋海軍正式成立。
同時也帶動了礦業,鐵路業的發展,洋務運動的進步離不開這些留美幼童,他們往往勞作在這些項目的最前沿。
這壹片 虛幻向榮的景氣 讓大清帝國再壹次沈淪,光緒帝的大婚,慈禧太後的重修頤和園,讓海防的建設因缺少資金而暫停,可此時中國從德國回來的 兩艘鐵甲艦 定遠,鎮遠卻 讓日本人感到危機重重,他們開始公債,減薪等舉措大力發展海防事業。
1891年後,中國海防停止了發展,曾經被外媒稱為世界前十的海軍就像壹個孤傲的英雄,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看不到他人的進步, 也更像壹個美麗的貴重瓷器,稍微用力,就支離破碎。
1894年,廣東水師的廣甲艦奉命北上,艦長是留美幼童吳敬榮(左)曾就讀於瑞薩萊爾理工學院,大幅是曾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的宋文翙(右)。如此精良的裝備,頂尖的人才, 他們北上做什麽? 原來是給皇上和太後運送荔枝等貢品,這個艦船成了 杜牧口中 “壹騎紅塵”的駿馬。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兩個古老的亞洲國家為了自強,紛紛學習西方先進的軍事技術,戰役中的指揮官壹***有十幾位都曾留學海外(中日壹***),誰學的更透徹,誰又只是皮毛,戰爭的輸贏告訴了我們答案。
通過後來的影視作品,我們能看到這場戰役的殘酷和悲壯,鄧世昌, 陳金奎(幼童) ,丁汝昌,劉步蟾,林泰曾, 黃祖蓮(幼童) , 沈壽昌(幼童) 等諸多留學海外的有誌之士,在戰役中為國陣亡。
中日《馬關條約》讓這個本就搖搖欲墜的大清帝國開始走向滅亡,也為後世中國百姓陷入水深火熱的日子埋下了種子。
而李鴻章在簽署了更為苛刻的《辛醜條約》後吐血而死,這位中國近代洋務運動的領袖依然沒有能力把自己效忠壹輩子的帝國給護住,也結束了他充滿傳奇,充滿爭議的壹生。
曾經讓李鴻章滿懷希望的部分留美幼童也同這個腐朽不堪的帝國陪葬了,而另外壹部分呢?他們是否可以如當時的初心,拯救這個瀕臨滅國的民族?
中日甲午戰爭後,搖搖欲墜的大清帝國還在做最後的苦苦掙紮,他們開始自發地進行變法,於是這批象征新技術的留美幼童再次被清政府推向了政治的浪口。
李鴻章在病榻上囑咐:“環顧宇內,人才無出袁世凱右者。”力保袁世凱為他的後任。
袁世凱上任後,啟用了他身邊的壹批留美幼童,開始大展他的天津新政宏圖,權傾壹時的袁世凱,終於讓這些曾經在異國他鄉寒窗苦讀,只為救國救民的幼童登上了中國政壇的核心,而此時的他們也早已過了而立之年。
廢除科舉,成立大學學堂,出國留學之事再次興起,並成為壹股浪潮開始慢慢被世人接受,當時只要家境殷實的,都會考慮讓孩子出國教育。
這群知曉國外,而又對國忠心的外交大臣們讓世人看到了 大清帝國最美的夕陽 ,隨後國內政變,辛亥革命,袁世凱再次得勢,五四運動。
半個世紀過去了,這群推動中國 歷史 不停向前邁進的留美幼童也已是花甲之年,漸漸地退出了 歷史 的舞臺,得與失他們也不在計較,那段留學的時光恍如隔世,也不在被世人提起。
壹個動蕩的年代,總會成就壹批人,也會犧牲壹批人,才能成就不凡的傳奇,每個出生在那個時候的人,都是 歷史 的印記,不可磨滅。
----------文中所有圖片均來自紀錄片《幼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