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大陸電影 - 約瑟夫·畢蘇斯基的身後影響

約瑟夫·畢蘇斯基的身後影響

1935年5月13日,依照畢蘇斯基的遺願,愛德華·雷茲-希米格維被總統和政府任命為波蘭軍隊總檢閱官,並於1936年11月10日晉升為波蘭元帥。伊格納齊·莫希奇茨基留任波蘭總統。雷茲成為當時波蘭最有權勢的人之壹——“僅次於總統的國家第二號人物”。很多人將雷茲-希米格維視為畢蘇斯基的繼任者,但前者的影響力遠不及於後者。

波蘭政府變得越來越專制保守,雷茲-希米格維的行為遭致更加溫和的伊格納奇·莫希奇茨基反對。1938年雷茲-希米格維與莫希奇茨基和解,余下的統治集團卻分為“總統派”和“元帥派”,總統派(又稱為“城堡組織”,以當時總統官邸王室城堡命名)主要由平民構成,而元帥派包括職業軍人和畢蘇斯基的老戰友(“畢蘇斯基的上校”)。波蘭戰役後,上述的壹些政治派別繼續留在了波蘭流亡政府。

畢蘇斯基留給波蘭的遺產跟顯克微支筆下的奧努弗雷·紮格沃巴所沈思的壹樣,是波蘭的奧利弗·克倫威爾。這樣的元帥既會得到熾烈的擁護,也會遭致刻薄的指責。

1935年畢蘇斯基的葬禮上,總統莫希奇茨基對元帥贊頌到:“他是我們心中的國王和我們希望的君主。在他辛勤勞累的半個世紀裏,他壹個接著壹個地博得了我們的心,我們的魂,直到他將整個波蘭染成他王室氣概的紫色……他給了波蘭自由、領土、權力和世人的尊敬。”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立的波蘭人民***和國實際上是蘇聯衛星國,而畢蘇斯基的思想對這樣的波蘭的影響已所剩無幾,尤其要說的是,當時的波蘭沒法繼承畢蘇斯基的事業,既沒法聯合波蘭與其鄰國成立海間聯邦,也沒法進行普羅米修斯計劃,將俄羅斯分裂,將被強行並入俄羅斯的國家解放。

戰後的十年間,波蘭的***產政權對畢蘇斯基和戰間期的波蘭第二***和國不是忽視,就是指責。但是,尤其是在去斯大林化和波蘭十月(1956年)時,波蘭史學界對畢蘇斯基的態度逐步發生改變,擺脫了以往的完全否定,變得更加中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