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民間習俗,凡時年八節,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做紅桃粿、酵粿、白飯桃。紅桃粿、酵粿做完後,要放在祖宗靈位前祭拜,白飯桃則只是拿來吃,那是因為潮州人認為紅色是吉祥如意、好意頭的象征,而酵粿在制作過程需要發酵,故取其“發”的好意義。
從紅桃粿解讀潮汕人的性崇拜
作者:楊育挺
坐落在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地丹霞山的“陽元石”和“陰元石”,吸引無數海內外遊客紛至沓來,對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出的男女生殖器頂禮膜拜,感嘆男性女性創造生命的偉大力量,表達崇敬之情。生活當中的性崇拜無處不在。比如,有專家解讀“祖”字的由來,“示”在左邊為神,“且”在右邊為男根,合在壹起,便是以男根祭神之意。宗教學者杜羅爾認為,後世的塔建築,尤其是哥特式的教堂,是受了這兩具男性生殖器造型的影響而發展出來的。再比如我國青海樂都柳灣出土的彩陶壺,上邊就塑繪著袒露乳房和陰部的女人像;遼寧喀左縣東山嘴紅山文化建築群出土的紅陶裸女像,下身也特意用三角形壓印紋表示女陰;繪有舊石器晚期巖畫的新疆伊犁烏孫山阿克塔斯洞窟,其正中巖壁上繪著的,也是壹個十分醒目的女性生殖器。這些都是人們對性崇拜的有力物證。經筆者調查研究發現,在潮汕人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家家戶戶都非常熟悉的紅桃粿,當中也透露出潮汕人的性崇拜。
紅桃粿在潮汕人的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文化地位,時年八節和祭祀活動幾乎不可或缺。究竟紅桃粿有什麽文化內涵呢?或許很多人在解讀她時側重於“壽桃”外形,認為寓意長壽、吉祥;紅色象征興旺、喜慶。但這只是紅桃粿最直觀最表面的文化詮釋。如同很多人對於出土的彩陶等文物上刻有“魚”或“魚鱗”的圖形,只是簡單的認為這是象征“年年有余”壹樣。實質上她們有更深層次的文化解讀----這就是性崇拜。
那究竟什麽是性崇拜?性崇拜是人類的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的壹部分。是人們對性產生的壹種敬畏心理和神秘感知。具體來講可以這樣來理解:第壹,原始人生活艱難,他們與大自然抗爭搏鬥,以求生存所需,他們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和代價。然而,兩性之間的性交活動卻能讓他們輕而易舉獲得快樂和滿足感。於是他們覺得兩性的生殖器這類“似乎獨立於人體之外的怪物”充滿著神奇而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以便對生殖器及性交活動產生了敬重和崇拜的情愫。第二,在女性生育之謎未解開之前,人們覺得神賦予了女性偉大的魔力,在女性的肚子裏能誕生壹個新的生命,延續他們的後代,使得人類力量愈發強大。中國歷史上“女媧造人”的傳說、《聖經》中的聖母瑪利亞、歐洲許多國家出土的“大肚子、大乳房”的女性偶像文物,都訴說著人類對女性、母性及女性生殖器的重視和崇拜。“魚”或“魚鱗”圖形的文物實質就是取“腹中多卵,生殖繁殖能力強”的寓意。後來,人們發現生命延續的重要力量不僅來自女性,如果沒有男性,也不可能有小生命的創造,於是對男性及男性生殖器的有了新的認識和崇拜。“玄鳥生商”的傳說就隱喻著對男性為生育所作貢獻的追認。有學者指出,性崇拜的本質就是人腦對於“未知的、可能產生巨大正向”的兩性價值的主觀反映。分為殖器崇拜、性交崇拜和生殖崇拜。
那紅桃粿的“性崇拜”怎麽解釋呢?先說說粿品。粿是用米粉、面粉或薯粉等經過加工而成的食品,或加入韭菜、蘿蔔、厚合菜、鼠曲葉等蔬菜類,或加入綠豆、花生、芝麻、糯米、芋泥等制成甜味的,也可加入豬肉、蝦米、香菇的香米飯或糯米飯等做成鹹味的,或葷或素,或甜或鹹,種類繁多。在除夕、初壹、元宵、清明、中秋等節日,在辦婚事、出花園、營老爺、祭祖或者喪禮等場合,粿品都是不可缺席的祭拜品之壹。
粿品歷史淵源的考證至今似乎仍無定論,可能是因為粿品太普遍也太普通的緣故,很少登上詩詞歌賦的大雅之堂,極少資料,極少記載。有人說,古遠的祭祀活動中,先民就懂得用五谷初加工作出壹些食物當做祭品,祈求五谷豐登、風調雨順,這些食品的外形圖案或是動物、或是人類的生殖器符號,這是人類在長期的順應自然戰勝自然的鬥爭中訴說著對生命的推崇以及希望生命能繁衍的質樸期望。又有人說,粿品是潮汕地區賢惠的婦女為其相公和家人出海打漁或漂洋過海出外打拼而準備的糧食,因為粿品不僅存放時間稍長、味道可口,而且還承載著親情和掛念。
紅桃粿的歷史雖無從查證,但作為潮汕地區最重要的粿品之壹,我們相信她或多或少內涵著原始的生殖崇拜,以及富含著夫妻恩情、思念情人這種廣義上的性崇拜。
雖上述推論無從考究,但民間的風俗民情可以佐證紅桃粿的性崇拜。在潮汕民間的紅桃粿粿印,很多時候都是同面頭粿成對出現。面頭粿外形酷似女性乳房,讀音也與“奶頭”諧音,在澄海東裏正月的祭祀活動中,新人們若是供奉面頭粿,就是祈求生兒育女的,因“乳房”寓意著強大的生殖生育能力,能哺育子女茁壯成長。而紅桃粿成對出現,無疑的就是男性生殖器抽象出來的藝術品,是男性生殖器崇拜的壹個代表符號。大家或許都記得,小時候只要吃紅桃粿,家裏人就會開玩笑說:先吃尖尖的鉤狀的粿頭,以後就生男孩;先吃後面三角座的部位,以後就生女孩。這其實也是古人賦予紅桃粿兩性差別、及對其尖尖部位象征“男根”的解讀。在濠江鳳崗媽的祭祀活動中,有個“紅桃粿求丁”的風俗,大家供上超大個重足四五斤的紅桃粿,祈求鳳崗媽能賜予新人添個兒子,據說,鳳崗媽賜生男丁相當靈驗。
紅桃粿不僅潮汕地區有,在筆者走訪福建閩南、山東周莊、安徽徽州的時候,也發現此類粿品和粿印。某種意義上講,這更代表紅桃粿中蘊含的性崇拜文化是人類最原始、最質樸、最普遍的信仰,她是壹種文化符號,是對人類繁衍生息的期盼和敬仰,是對生命力的書寫和禮贊。
從紅桃粿解讀潮汕人的性崇拜是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本文觀點只是拋磚引玉,還有很多話題值得商榷,很多問題需要考證。
(作者為地方文化研究者,濠江區旅遊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