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高懸,míng jìng gāo xuán?
解釋:傳說秦始皇有壹面鏡子,能照人心膽。比喻官員判案公正廉明。
出處《西京雜記》卷三:“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裏有明,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以手捫心而來,則見腸胃五臟,歷然無礙。”?
釋義:這面方鏡,寬四尺、高五尺九寸,正反兩面都十分明亮。人直立對鏡,鏡內的人影卻是倒立的;如果撫摩著胸口來照,可以清楚地照見五臟,體內有病的人,可以照出病在什麽地方。
如果誰有壞心歹意,也能在壹照之下看得很清楚。據說秦始皇就常常利用這面鏡子,來考察宮中嬪妃、侍衛等人是否忠貞,倘若發現心膽慌張亂跳的人,就立即逮捕審訊,加罪懲處。
結構:主謂式。
用法:含褒義。壹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懸;不能讀作“xiàn”。?辨形:懸;不能寫作“縣”。?
近義詞:鐵面無私
反義詞:貪贓枉法 辨析:明鏡高懸與“鐵面無私”有別,明鏡高懸重在“明察”;“鐵面無私”重在“公允”。 例句:官府的大堂前都懸掛著壹塊“明鏡高懸"的牌匾。擴展資料
據晉代學者葛洪的《西京雜記》記載,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漢王劉邦進入秦都鹹陽宮內,見到壹塊有特異功能的方鏡。據說“秦始皇常以此鏡照宮人,膽張心動者則殺之”,意思就是壞人壞心腸都可照得壹清二楚。
因此鏡出於秦地,故又稱秦鏡,“明鏡高懸”原詞為“秦鏡高懸”,但人們痛恨秦代的暴政,不願把這面鏡子與秦始皇聯系在壹起,於是“秦鏡”就逐漸被演稱為“明鏡”。
古代衙門中,“明鏡高懸”這個匾額是不能少的。“明鏡高懸”寄托了古代人民樸素的司法公正的願望,封建官吏懸掛此匾,是身為“父母官”為民做主、公正廉明的象征與宣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