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大陸電影 - 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歲立誌學習,三十歲在人生道路上站穩腳跟,四十歲心中不再迷惘,五十歲知道上天給我安排的命運,六十歲聽到別人說話就能分辨是非真假,七十歲能鮪心所欲地說話做事,又不會超越規矩。

這句話出自孔子《論語》:為政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擴展資料

1、註釋

①有(yòu):同“又”。古文中表數字時常用“有”代替“又”,表示相加的關系。

②立:站立,成立。這裏指立身處世。

③耳順.對於外界壹切相反相異、五花八門的言論,能分辨真偽是非,並聽之泰然。

2、解讀

在本章中,孔子闡述了道德修養的過程在於不斷地進取和完善。他在敘述自己壹生的經歷時,體會到了道德修養並不是壹朝壹夕的事,也不能壹下子就完成,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鍛煉,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且,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上的融合,發自內心的自願去遵守道德規範,而不是違背心意地勉強去做。另外,孔子這些做人做事的經驗,也是想讓後人拿來借鑒,給他們指明正確的修道之路。

“吾十有五誌於學”,是說孔子十五歲的時候就立誌做學問了。當時,男子十五歲就屬於成人了,也是人們開始懂事的開端。而且,從十五歲到三十歲之間,是人們獲取知識的黃金時段,此時立誌向學,也是做好的選擇。

三十而立”,經過十五年學習和磨礪,到了三十歲才算有點兒成就。在孔子眼中,自己二十歲的時候還屬於“不知禮,無以立也”的階段。直至三十歲時,才學成知禮,得以立身。這也就是說,通過十五年的學習,他才算確定了自己的人生觀點,明白了做人處世的道理,以及安身立命的行為準則。不過,這時雖然得以立身,但是還存有懷疑,思想上容易出現搖擺。

在現代,此句大多被理解為開始創立自己的事業,這與孔子的意思完全是兩回事情,大家應當有所區分。

“四十而不惑”,這句話是緊承上句而言的,也就是說又過了十年,到了四十歲的時候,才確定了自己堅持的觀點和準則,按照既定的人生理想努力前行。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有著明確的行為準則,以及判斷是非的標準和處世原理,不會再出現猶疑不定的現象了。不過,做到這壹步只是對人生的壹般性理解,若想做到更好,還需要繼續努力才行。

“五十而知天命”,到了五十歲時,方知天命,此時他才真正了解自己到底能做些什麽。在他看來,天命不僅是壹種未知的存在,還有著壹定的合理性,自己既然沒有能力改變這種天命,就應做好今生該做之事。“五十而知天命”屬於人生思想上的理解了,要比“不惑之年”的理解深入許多。

“六十而耳順”,到了六十歲時,才能辨明善惡是非。另外,大家應當註意,此處的耳順並不是生理上的問題。孔子的意思是說,自己從十五歲開始學習做人處世,好話壞話都聽了不少,到了六十歲的時候,才不會因為這些話而喜怒無常,真正做到明辨是非和內心的平靜。到了這個境界以後,遇事才會有著鎮定自如的表現。

“七十而從心而欲,不逾矩”,又經過了十年的洗禮,孔子才算如願到達了“從心而欲”的境界。然而,“從心而欲”並不代表著自己可以隨便胡來,也是有限制的,即“不逾矩”,這個規矩就是“禮”。在孔子看來,人的行為應當受到“禮”的約束,即便是自由也不能超越禮制,進而衍變成無止境的欲望。

只要自己的言行合乎禮制,看透人生世相,做到無欲無求,這種境界才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

儒家士子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民“安居樂業”,世界上幾乎所有優秀的政治家都為這四個字而努力過。孔子這些話,是為了告誡後學,道德修養的過程是很漫長和艱難的,只有在工作中多多體會,才能真正理解為人之道和為政之道,修成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