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區域發展呈現出增長較快、布局改善、結構優化、協調性增強的良好態勢,區域發展的協調性明顯增強,區域發展的活力和主動性顯著提高,重點地區對區域發展的帶動作用更加明顯,區域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進壹步加強。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任務依然繁重。我們要繼續切實采取措施,著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發展基礎和潛力,逐步形成主體功能定位清晰,東中西良性互動,公***服務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趨向縮小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著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要堅持實施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西部地區要通過自身努力和區域合作,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堅持以線串點,以點帶面,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幹線,實行重點開發;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推進退牧還草、天然林保護等生態工程,加強植被保護;要支持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加強清潔能源、優勢礦產資源開發及加工,支持發展先進制造業、高技術產業及其他有優勢的產業;要加強和改善公***服務,優先發展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推進人才開發和科技創新。東北地區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強化糧食基地建設,推進農業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和產業化經營,提高商品率和附加值;要積極建設先進裝備、石化、汽車、船舶和農副產品深加工基地,發展高技術產業。中部地區具有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區位優勢,能源、礦產資源豐富,原材料產業已具有相當規模,制造業亦具有良好的發展基礎。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壹定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順應形勢的新變化,依托現有基礎,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提升產業層次,進壹步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在發揮優勢中崛起。壹方面,中部地區要加強區域間發展戰略的協調,積極吸引沿海地區產業和企業向中部地區合理轉移,為中部地區提升產業層次創造條件;另壹方面,中部地區還要充分發揮能源、礦產資源豐富的比較優勢,依托現有原材料產業和制造業良好的發展基礎,推進工業結構調整,做好承接產業轉移的準備,促進產業升級。東部地區要率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率先實現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和增長方式轉變,加快形成壹批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和知名品牌,提高產業素質和競爭力;與此同時,要促進加工貿易升級,積極承接高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轉移,提高外向型經濟水平,增強國際競爭力。
著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要與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聯系起來。區域產業結構是否合理,可以通過三次產業間的比例以及區域資源是否在產業發展中得到充分合理利用等標準來衡量。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是順應國際產業發展規律,搶占國際產業分工制高點的必然要求。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國際產業鏈變動出現了新的趨勢:現代服務業日益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帶動作用越來越大;先進制造業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快速發展,從事先進制造業的跨國公司在國際產業鏈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從某種程度上說,現代產業體系已成為壹國或地區參與全球競爭和經濟發展的壹個重要基礎,這就要求我們要把握國際產業分工的有利時機,在主動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同時,推動不同區域間產業的合理轉移,推動產業鏈向上下遊延伸,努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升我國在國際產業分工中的地位。推動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應該針對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產業,采取不同的措施。東部地區的產業優化升級可以國際加工制造業基地為基礎,加速推動產業鏈向上端(研發)和下端(現代服務業)拓展,同時加快產業轉移的步伐。中西部地區充分發揮資源、勞動力等比較優勢,提高承接產業轉移的能力和產業配套能力,大力吸引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在產業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壹定的傾斜,同時切實做好對引入企業的環保綜合評估,在承接轉移的同時實現產業技術升級與經營方式的創新。東部地區可按照優化提升、進壹步發揮龍頭帶動作用的思路,推進現代產業體系示範區建設,鼓勵和支持知識密集、技術密集、資金密集型產業,特別是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高技術產業的發展,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
著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要與統籌城鄉發展結合起來。統籌城鄉發展是實現區域資源合理配置的需要。就壹個區域的經濟資源而言,包括技術資源、勞動力資源、資金資源、環境資源等方面。在這些資源當中,有些具有可流動性的特征,而有些資源則具有相對穩定性的特征。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壹個區域的經濟資源存量並不是壹成不變的,由於市場價格杠桿等因素的作用,壹個區域的經濟資源不僅會在自身區域內流動,也會在不同區域之間發生流動,從而導致區域資源存量發生改變,影響到區域經濟的發展。因此,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如何對相應的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使資源配置趨於合理,促進區域經濟健康發展就成為區域經濟規劃和發展中的壹個重要課題。統籌城鄉發展,有利於區域資源的合理配置。在我國,城鄉經濟的關系非常密切,城鎮經濟的發展需要農村的勞動力等資源,農村經濟的發展需要城市的技術資源、資金資源、人才資源等。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根據區域內的資源狀況,對城鄉經濟資源進行統壹規劃,壹方面有利於發揮城市資金、技術等資源優勢,推進農村經濟發展;另壹方面,有利於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實現區域資源的合理配置,促進城鄉經濟的***同發展。
著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要與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資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區礦產、森林等自然資源開采、加工為主導產業的城市類型。長期以來,作為基礎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應地,資源型城市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但是,由於缺乏統籌規劃和資源衰減等原因,這些城市在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壹些矛盾和問題,接續替代產業發展乏力。加大對資源型城市尤其是資源枯竭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支持力度,盡快建立有利於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內在要求。促進資源型城市尤其是資源枯竭城市可持續發展,要建立健全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和衰退產業援助機制,積極引進外部資金、技術和人才,拓展資源型城市發展空間。要堅持統籌規劃,努力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實現資源產業與非資源產業、城區與礦(林)區、農村與城市、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要著力培育壯大接續替代產業,對資源開采處於增產穩產期的城市,要制訂合理的開采計劃,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提高資源采收率,發展上下遊產業,拉長產業鏈條,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同時要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對資源開采開始衰減的城市,要加強資源綜合評價,開發利用好各種***伴生資源,充分挖掘本地資源潛力,拓寬資源開發領域,重視開發利用區外、境外資源,為本地資源型企業尋找後備基地,同時抓緊培育發展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接續替代產業;對於資源已經或瀕臨枯竭的城市,要選擇好產業轉型方向,重點用高新技術、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因地制宜,盡快形成新的主導產業。有關部門在規劃重大產業項目布局時,要適當向資源枯竭城市傾斜,幫助其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要鼓勵有條件的資源型城市組織開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延長農業產業鏈條,積極探索農業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徑。
這樣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