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
它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莫高窟與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
張大千,四川內江人,中國潑墨畫家,書法家。
他被西方藝壇贊為“東方之筆”。
1940年至1942年,國畫家張大千曾兩次赴敦煌莫高窟臨摹壁畫,也正因為此段經歷,引出了後世爭議不斷的破壞國寶壁畫的謎團。
壹、張大千被冤枉之說
1、中國青年出版社曾出版了《張大千傳》,書中對張大千破壞壁畫壹事,定義為“特大冤案”。
書中認為,壁畫的剝落,是在張大千陪同於右任參觀莫高窟時,當地官員為了獻媚於右任,伸手剝落的,並非張大千所為,他只是當時在場而已。
2、余秋雨教授說,張大千剝損壁畫的行為,恐怕和當時缺乏文物保護意識有關。據他所知,四十年代曾有人在甘肅的報紙上揭露張大千對敦煌壁畫的破壞,但未引起重視。因此,對他的評價不能脫離具體的時代環境。
3、敦煌文物研究院院長樊錦詩說:“在40年代,莫高窟尚處於缺乏管理的狀態,“亂得很”。當時這裏還曾用作馬鴻逵騎兵的馬廄。張大千來臨摹壁畫期間,人員進出很雜,誰也不能肯定說,被毀壞的壁畫就是張大千所為。”
4、著名的書畫鑒定家謝稚柳在接受記者訪問時,也提到這件事。他說:
我到敦煌之前,這兩幅壁畫的外層已經給張大千打掉了,所以我並沒有親眼看見打掉的過程,……要是妳當時在敦煌,妳也會同意打掉的,既然外層已經剝落,無貌可辨,又肯定內裏還有壁畫,為什麽不把外層去掉來揭發內裏的菁華呢?
二、張大千破壞莫高窟國寶壁畫之說
1、1942年12月5日,傅斯年、李濟給於右任寫信稱:張大千先生欲遍摹各朝代人之手跡,故先繪最上壹層,繪後將其剝去,然後又繪再下壹層,漸繪漸剝,冀得各代之畫法。馮、鄭二君認為張先生此舉,對於古物之保存方法,未能計及。蓋壁畫剝去壹層,即毀壞壹層,對於張先生個人在藝術上之進展甚大,而對於整個之文化,則為壹種無法補償之損失,盼教育部及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從速去電制止。
2、著名史學家向達曾親眼目睹張大千的臨摹行為,稱:
“張大千以壹江湖畫家,盤踞此間,已歷年余,組合十余人,作臨摹工作,任意勾勒原畫,以便描摹,損壞畫面,毫不顧惜。且以洞窟作為臥室,鎮日關鎖,遊人裹足。尤其令人憤慨者,為擅自剝離壁畫。張氏崇拜北魏、隋、唐,遂以為宋以下無壹可取,凡屬北魏、隋、唐原開而經宋元重修者,輒大刀闊斧,將宋元壁畫砍去,以求發見隋、唐作品年號、題識,唯日孜孜,若恐不及。似此更二三年,千佛洞遭罹浩劫,將不知伊於胡底矣!”
“張氏酷嗜北魏隋唐,遂大刀闊斧,將上層砍去,而後人重修時,十九將原畫劃破,以使灰泥易於粘著。故上層砍去後,所得者仍不過殘山剩水,有時並此殘山剩水而亦無之者。如張氏所編三0二號窟,窟外經宋人重修,張氏將宋畫剝去,現唐人所畫二天王像,遂續將此窟門洞宋人所畫壹層毀去,下乃壹無所有,而宋人畫已破碎支離,不可收拾矣。諸如此類,不壹而足。夫千佛洞乃先民精神所聚,為中國藝術上之瑰寶,是國家所有,非地方個人所得而私。張氏何人,彼有何權,竟視千佛洞若私產,任意破壞,至於此極?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3、事實上,除破壞壁畫壹項外,張大千還帶走了數量不明的敦煌文物。據敦煌研究院資深學者賀世哲披露,“據我所知,張大千先生只是把張君義手交給前敦煌藝術研究所,現在還保存在敦煌研究院,其余文物張大千先生都帶走了,後來流散到日本天理大學圖書館。”
通過兩種不同的學說,至少我們可以得出壹個結論,不管壁畫是不是張大千親自所為,至少他都是親身參與其中,或旁觀,或指使。
至於張大千是否負有責任,或為尊者諱,或因現實利益勾連,大多隱而不彰。
歷史人物是復雜的,不可否認,張大千在敦煌也做過不少好事。當年張大千在莫高窟臨摹壁畫時,也對洞窟進行了壹次清理,至今遊人們在洞窟門口見到的編號墨跡,就是他的手筆。他在各地展覽臨摹的壁畫,擴大了敦煌的影響。在1944年呼籲成立敦煌藝術研究所的有識之士中,也有張大千的名字。
最後,說點有意思的事。
1、張大千在敦煌呆了1年多,常書鴻帶領研究所的成員來時,恰逢張大千離開。臨行前,張大千交給常書鴻壹張神秘圖紙,囑咐不要給別人看,之後常書鴻按照地圖來到壹片樹林,結果在樹林裏找到了。。。新鮮可食用的野生蘑菇。
當時正值抗戰,生活條件十分惡劣,蘑菇可以說極大地改善了當時研究員的生活條件。
2、當時莫高窟的壁畫,因為年代久遠、風吹日曬,很多壁畫都已斑駁不清,給臨摹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當時有研究員抱怨臨摹太費眼睛了。但從張大師臨摹的壹些畫作來看,老爺子眼力還挺不錯(老司機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