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大陸電影 - 急需 !!! 簡述《傲慢與偏見》的語言特色 論文 好的追加;300!!

急需 !!! 簡述《傲慢與偏見》的語言特色 論文 好的追加;300!!

相關範文:

淺談《傲慢與偏見》的對話描寫藝術

摘要:通過閱讀英國著名女作家簡.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在她呈現的語言特色中著重關註其人物對話描寫藝術,分析作者如何利用和違背會話合作原則,賦予了人物對話豐富的語用含義和全書輕快明亮、光彩奪目的喜劇氣氛。

關鍵詞:對話藝術,合作原則,語言風格

Abstract: Through reading the original book “Pride and Prejudice” of famous woman writer Jane Austen, I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onversational art according to the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presented,and also analyze how the author make use of and violate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to present her characters and create comic atmosphere.

Key words: the conversational art;Cooperative Principle;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1.引言

《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丁(Jane Austen)的代表作品,寫於十八世紀九十年代,其影響經歷兩世紀而不衰,並對後代作家產生影響,其重要的原因之壹就是小說的語言魅力。在語言中對話是文學作品塑造人物形象最基本的手段之壹,簡.奧斯丁筆下的人物對話鮮明生動,頗具個性,含義豐富,耐人尋味。本文嘗試用會話合作原則分析《傲慢與偏見》書中的人物對話風格,解開簡.奧斯丁作品中人物對話語言風格機智幽默妙趣橫生之謎。

2.會話合作原則

美國哲學家格耐斯(H. P. Grice)通過研究認為,當人們進行交流時,為了使談話順利進行以及達到特定的目的,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存在壹定的默契,他們遵照壹種心照不宣的協議,格耐斯將之稱為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

合作原則要求每壹個參與談話者在整個交談過程中所說的話符合這壹次交談的目標或方向。其具體包括四條準則:(1)數量準則(Quantity Maxim);(2)質量準則(Quality Maxim);(3)關聯準則(Relation Maxim);(4)方式準則(Manner Maxim)。

數量原則要求我們說話時所傳遞的信息應適量,不多也不少;質量原則要求提供的信息有充分依據,說話具有真實性;關聯原則要求說話切題,不說和話題無關的話;方式原則要求說話人清晰有序、簡明扼要,不要用語義含糊的詞語,避免冗詞贅句。

在交際中,人們並不總是遵守準則,而是違背,利用或放棄某壹個準則。聽話者聽到這些“不合作”的話語,並不會導致合作的失敗,而是假定說話人是合作的,認為這與壹定的態度、目的或沖突因素有關,從而構建壹個語境結構,推導說話人的用意。人們的交際行為實際是在遵守利用準則和違反準則這兩個層次上進行的,導致交際雙方認識層面上的差異。在文學作品中,這種差異和裂縫的形成便塑造出不同的典型性格,描寫不同的心理活動,從而為主題服務。

簡.奧斯丁在人物對話中有意違背了會話合作原則,產生了言外之力,成功地刻畫了人物性格,表達了復雜的情感,烘托了主題,並奠定了幽默諷寓的基調。

2.1.違背數量原則

例1:貝內特太太:“這些姑娘們,在我急切需要她們的時候,她們都上哪兒去了?”伊麗莎白:“您只要找到身穿紅色制服的軍人就可以了,媽媽。” 伊麗莎白的回答顯然違反了數量準則,因為在她的回答中,她給母親提供的信息少於母親希望她提供的信息。這種沖突常常發生在數量準則和質量準則之間。但在伊麗莎白確實不知道妹妹們的確切地址的情況下,她違反數量準則是為了遵循質量準則,即不能說沒有充分根據的話。如果她胡亂說出妹妹在哪條街,那麽她將違反質量準則,也不會產生會話含義,而正是由於數量準則的違反,反映了伊麗莎白巧於應對、語言詼諧、談吐輕松的個性,同時也映襯了她妹妹的淺薄、輕浮和任性。

例2:在第二章,貝內特先生拜訪了賓利,因此貝內特太太和她的女兒們就有了與賓利交往的機會。但是貝內特先生並沒有告訴她們,她們因而還蒙在鼓裏。對話的戲劇效果主要來自語用前提的缺失。當貝內特先生當班納特先生不斷地提到賓利,談到賓利會喜歡莉齊的帽子,以及他們可以把賓利介紹給其他人壹類的話題時,談話的對方(即太太和女兒們)由於缺乏言語交際雙用的前提知識,對貝內特先生的話感到困惑不解(“We are not in that way to know what Mr Bingley likes”),繼而覺得荒誕不經(“Impossible”、“Nonsense! Nonsense!”),最後貝內特太太自己都感到厭煩了(“I’m sick of Mr Bingley”)。貝內特先生有意違反數量準則,隱瞞了談話應有的壹部分信息,即他已經拜訪過賓利。他有意違反合作原則符合貝內特夫婦間那種微妙的關系,也符合貝內特先生喜歡賣關子的性格,更重要的是它是奧斯丁不可或缺的敘事策略。其實在拜訪賓利這件事上,貝內特夫婦的意圖並無沖突,雖然他不贊成太太的勢利,但他自己也擺脫不了社會現實的制約。如果不為女兒做好安排,他壹旦去世,女兒們便無家可歸了,所以他也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盡量為女兒提供機會。因此,如果當貝內特先生在對話中不有意違反合作原則,不僅作品的幽默與反諷意味蕩然無存,他們夫婦間的對話也必是庸俗枯燥。

2. 2. 違背質量原則

例3:小說最開始,當身材魁梧、面貌清秀的達西在舞會上初次遇見伊麗莎白時,上層階級的傲慢心理使他並未覺察到伊麗莎白的可愛之處,他認為她還算可以,但是還沒有標致到讓他動心。社會地位與生活背景的巨大差距促使達西的‘傲慢’在伊麗莎白的心裏播下了‘偏見’的種子。伊麗莎白那種中產階級的家庭為上層社會所瞧不起,周圍的親友又缺乏教養,時而在公眾場合現醜,這使伊麗莎白羞愧莫如,而她不甘於命運的擺布,因此在盧卡斯爵士家的舞會上,當達西壹改初衷,主動要求伊麗莎白賞光跟他跳壹場時,傲慢出奇的他遭到了伊麗莎白的拒絕,她不得不考慮到自己的尊嚴並竭力維護它,因而違背質量原則回答到“Mr Darcy is always politeness.”這句話有力地回敬了達西,贏得了人格,顯示了個性,表面上話語是對達西表示贊揚,實際上是對他行為傲慢的指責。

例4:當貝內特太太要求丈夫盡早拜訪賓利先生時,貝內特先生執意不肯見,斬釘截鐵地說:“It is more than I engage for, I assure you.”從第二章我們可以得知,貝內特先生其實已有了拜訪賓利的打算,只是他有意違反質量淮則,對妻子不講實話而已。他無心與饒舌的妻子談論這件事,按貝內特太太的說法,他的“不合作”則是故意氣她以逗樂(“You take delight in vexing me.”)這種對質量準則的悖逆是反諷的話語基礎,由此引發了當貝內特夫婦間的戲劇沖突,並在這沖突中充分展現了人物的鮮明個性:丈夫深沈狡黠而妻子浮淺庸俗,丈夫寡言而幽默,妻子饒言而直露。

例5:威克姆誘拐伊麗莎白的小妹莉迪亞私奔,經過達西壹番周旋後,威克姆被迫與她結婚,挽救了莉迪亞的聲譽,在全家歡慶時,貝內特先生談到威克姆:“He is as fine a fellow as ever I saw. He simpers, and smirks, and makes love to uw all. I am prodigiously proud of him. I defy even Sir William Lucas himself, to produce a more valuable son-in-law.”(P 310)

貝內特先生說威克姆是自己見過的最好青年並為他自豪,甚至比威廉姆·盧卡斯爵士的女婿(科林斯)還要好。事實上,大家都知道貝內特先生從未對科林斯有過好感,堅決反對女兒嫁給他,現在把威克姆這無恥的人說得比科林斯還好,顯然違背了質量準則,這當然是壹句反語,含義為“威克姆是壹個無恥之徒”。在壹家人以及左鄰右舍慶賀新婚的慶氣氛中,貝內特先生心存憂慮,只好用近似黑色幽默的自我嘲弄和習慣性的矛盾表述表達自己的尷尬無奈,壹句話中亦貶亦褒,作者的諷刺之旨就在這樣的矛盾中體現出來了。這充分顯示了奧斯丁的諷刺幽默在人物刻畫上的高深造詣。

2. 3. 違背關聯原則

例6:當達西說他正在為伊麗莎白的壹雙漂亮眼睛而沈思時,賓利小姐則馬上對伊麗莎白出身低微的弱點進行攻擊,她回敬說:“You will have a charming mother-in-law, indeed, and of course she will be away sat Pemberley with you.”(P 24)達西僅僅是說伊麗莎白的大眼睛,賓利小姐就稱伊麗莎白的媽媽是達西的“mother-in-law”,這顯然是違背關聯原則的,她將毫無根據的聯想強加在達西頭上,看似荒唐,恰恰是在更深層次上是對達西的諷刺和警告,言外之意是如果達西愛上伊麗莎白,他將不得不接受伊麗莎白母親這樣壹位庸俗無教養的丈母娘經常與他們生活在壹起。事實上這正是達西的心病。賓利小姐達西雖然好強嘴硬,卻也不得不說服賓利先生起離開內瑟菲爾德,強迫自己斬斷對伊麗莎白萌生的愛慕之情,尊貴的賓利小組若不是愛上了達西,怎麽會如此敏感,並且壹語道破天機呢?

另外在小說第二章中,當貝內特先生兜圈子尋求最佳效果以向全家人披露他訪問了賓利先生這壹重大消息時,他太太的壹番話可說是違反關聯原則的最好例子。在這裏,壹家人坐在壹起談論參加鄰居的聚會見到賓利先生的可能性,貝內特太太訓斥女兒的話與正在談論的話題毫不相幹,看似破壞了關系準則,但對話照常進行,合作原則在更深的層次上得到遵守,因為貝內特先生理解這裏的隱含之意,所以他說,“莉迪亞為什麽偏在妳媽媽煩惱的時候咳呢?”可見他非常理解,這是太太生丈夫的氣,怨他不肯為了女兒們的利益首先拜訪賓利先生,但又不好發泄,只好拿女兒做出氣筒,繼續拿她的神經痛喚起丈夫的同情。

2. 4.違背方式原則

人們不用語言本身為我們提供通常使用的簡潔的方式去說話,而是拐彎抹角、咬文嚼字,使聽話人感到其中另有蹊蹺。

例7:“My reason of marrying are, First, that I think it a right way for every clergy man in easy circumstances(like myself) to set the example of matrimony in his parish. Secondly, that I am convinced it will add very greatly to my happiness; and thirdly – which perhaps I ought to have mentioned earlier, that it is the particular advice and recommendation of the very noble lady whom I have the honour of calling patroness……”(Chapter 19)

科林斯向伊麗莎白求婚時是這樣陳述自已想要結婚的3條偉大理由的,這番告白正是他個性的生動寫照,壹席布道似的求婚演說咬文嚼字,幹巴迂腐,好像壹篇機械呆板的例行公文。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科林斯這個人物的刻畫,他是壹個感情冷淡、思想呆滯淺薄的勢利小人,貌似飽學,故作莊重。作者有意讓科林斯在對話中違反會話的方式準則,暴露他的愚蠢和奴性,使其成為笑料,讓讀者認同伊麗莎白對他的拒婚,認同小說的主題,即盡管地方上的中小貴族家庭出身的姑娘們以及她們的母親把財產視為婚姻追求的主要目標,但伊麗莎白絕不肯為了經濟利益而放棄精神追求,表現了她不同於他人的價值觀,從反面調侃科林斯,正面烘托伊麗莎白,使讀者為她的聰慧理智而叫好。

3.結束語

《傲慢與偏見》以婚姻嫁娶和家庭風波為題材,描寫自己熟稔的鄉間所謂體面人家的生活與交往,像在“二寸象牙”上“細細地描畫”,看似平凡而瑣碎,小天地卻可映出大世界,因此始終能引起長盛不衰、雅俗***賞的興趣,英國詩人和歷史小說家司各特曾說,“在描寫人們日常生活中各種錯綜復雜的瑣事,內心情感和人物性格方面,這位姑娘很有才能。這種才能是我所遇到的最令我賞心悅目的。”正是簡.奧斯丁爐火純青的語言描寫功力,使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耐人尋味。

4.參考文獻:

1.Jane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 Bibliography and Chronology c David Campbrll Publishers Ltd,1991(3)

2.張玲,張揚譯.傲慢與偏見[M].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

3.孫致禮譯.傲慢與偏見[M].譯林出版社,1990.

4.雷立美譯.傲慢與偏見[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5.劉霞敏.《傲慢與偏見》對話描寫藝術的文體學分析[J].湘潭師院,1999

6.李雅新.《傲慢與偏見》中的人物對話風格分析[J].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7

7.唐旋.《傲慢與偏見》的對話藝術[J].湖南輕工業高等專科學院學報,2003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