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最初看似很平靜,壹切如常地進行著,壹次簡單的實驗,兩周可以輕易地拿到四千馬克,對於很多人來說,當然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何況還有神秘可體驗,能夠滿足很多人的好奇心。二十個實驗名額,很快被各色人等填滿。有出租車司機,有小店店主,有航空公司職員,還有落泊的演員……二十個人開開心心進入了實驗室,也就是壹個處於心理學家們高度監控下的監獄。十二個人成為囚犯,八個人成為獄警。他們的身份決定了他們是相互對立的兩個人群。
對於實驗人員個體來說,最優的選擇自然是不惹事,睡著大覺平安度過這十四天,拿到四千馬克拍屁股走人。當然,這是理性的選擇,在這種選擇之下每個人的利益都會達到最大化,這樣的**也就是個理想的**。可惜,理性並非總是出現於人們的行為之中,相反非理性的情緒往往主導著人的行為。從事實驗的心理學家深知此點,所以他們並不著急。對於扮演囚犯的人來說,他們沒有什麽動力去搗亂,少受點罪出去就最好。不過,囚犯中的主角真實的身份卻是記者,沒有什麽沖突的實驗,對於新聞來說,等於什麽都沒有,沒人會關註。因此他的利益決定了這兩周時間不會是平靜的兩周。事實上,他也是這麽做了。
表面上看,這壹切事端都肇始於男主角的挑事,實則並不然,能決定事態進程的,除了高高在上通過監控器了解壹切的心理學家之外,是作為獄警的那幫扮演者,作為囚犯的這些人,其實他們的作用無足輕重,他們所做的壹切,只是讓事情的發展變得更快壹些而已。那些扮演獄警的實驗者,面對著突然到手的權力,他們的表現如何,才是問題的關鍵,也是此次實驗需要測試的地方。而這些獄警扮演者所給出的答案,卻讓所有的人包括主持實驗的心理學家震驚。人的權力欲望原來是如此的強烈。
人對於自己的新身份會很快地認同,哪怕這個身份並不具現實的意義,轉瞬即會失去,特別是這種身份能夠讓自己享受到權力的快感。本來他們在實際生活中是身份各異之人,然而換上了警服,在監獄的環境中,很快就認同了自己高人壹等的想法。面對著“囚犯”,除了不使用暴力的規定外,他們可以為所欲為,他們可以成為上帝,他們的語言就是法律,他們可以短暫地決定著別人的命運,左右著他們的情感。這是現實生活中所無法達到的,而在這裏,在這個虛擬的監獄中,卻很快就享受到了這種權力的快樂。
心理學家實驗的目的,在於想了解人面對著權力會如何行動,權力相關的各方會在權力之下如何互動,什麽樣的權力會被人們所尊崇。他們設計了這套遊戲,沒想到只有十數小時就得到了初步的成果,快得連他們自己都不相信。這兩組在現實世界中互不相識,也無交涉的人,到了實驗之中,就被貼上了標簽,而且是相當對立的標簽:獄警與囚犯。人的認同感也很強,迅速地找準了自己的新定位,扮演起自己人生的新角色。原來與自己毫不相關的人,成為了自己的同夥,並有了***同的利益;同樣不相關的人,因為屬於與自己對立的壹組,自然就成為敵人,他對於自己這方任何人的侵犯或者不尊敬,就變成了對於自己群體甚至自己本人的不尊敬。
在此種情況之下,個體之間的矛盾很容易就會變成群體間的糾紛。處於有權壹方的人員,則天然地將某個人的不滿甚至只是嗜好,當成是對自己或者群體權力的挑戰,並會迅速地運用手中的權力,集合群體的力量,予以堅決的報復與打擊。“獄警”們在對“囚犯”的懲罰中樹立起了自己的威嚴,並在“囚犯”對於自己尊崇與害怕中體會到了權力的快樂。權力如同毒品壹樣,壹旦嘗到就讓人難忘甚至上癮,食髓知味會想盡辦法去使用自己的權力,千方百計去擴大自己的權力。在權力行使的初期,這些“獄警”相互抱團,以讓自己力量強大。在這個群體中,兇狠有手腕且較低道德底線的人會脫穎而出,成為群體中的老大,大家自動地成為他的馬仔。
這種人往往在現實的世界中,是個失敗者。長期的郁悶不得誌,讓其心理有了扭曲。他會幻想著壹朝權在手,便可出口鳥氣。因此當權力來到他的手中時,他會變得比其..它的人更積極更無情地玩弄權力,將自己心中所有的郁悶,發泄到現在比他更弱小的人身上。在《死亡實驗》中,那個航空公司的職員就是如此。這是壹個聰明人,且比其..它人有想法且具備更多的知識。不過從他的言談中亦可看出,在現實上幸福應該是與他無緣的,獨自壹人生活,孩子是他心頭之疼,他似乎失去孩子的監護權。他長相陰郁,性格敏感,似乎在性方面也存在著問題。但他卻首先先出主意從心理上摧毀自尊心,來制服那些“囚犯”,並到處滋事,表現強硬,很快在“獄警”群體中取得他們的信任,當上了他們的頭,最後淩駕於每壹個“獄警”之上,成為事實上的獨裁者。
本來這八個“獄警”是平等的,沒有上下級的關系。然而幾次***同的行動之後,***同的利益讓他們趨於壹致,而他們對於“囚犯”的欺壓,也讓他們與“囚犯”有了個人的恩仇,他們只能抱團才能防止報復。這八人團體成為了壹個組織,內部開始出現等級。與出手很狠的,能夠緊跟頭兒的,在這個群體中地位就會高壹些。而個別有著良知或者性格懦弱者,自然就被排斥到了邊緣。最初他們的行為都是大家商量後壹起行動,很快他們對於領袖的尊崇越來越嚴重,個人的意誌往往最後主宰著壹切。內部有不同意見的“獄警“也被清洗,雖然還有著重大事件舉手表決,但壹般情況之下都是領袖說了算。
影片將對人性及權力的觀察,放到了人造監獄這麽壹個極端的環境中,相當有意思。這個地方可以看成人類**始建之初,這些實驗者實際上是將外面的**關系斬斷,然後進入到這裏來,不管他在外面是什麽樣的**角色,在這裏只能是獄警或者囚犯。這裏是**關系的空白地帶,他們之間此前未有任何的感情或者其..它的糾葛,但要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來,兩周的時間還嫌太短。這裏也是權力的真空區域,只有監控器上的心理學家相當於上帝,給這裏劃定了規則,並監督著規則的執行。然而他們對於獄警與囚犯之間的彼此關系,卻並不幹涉。這自然就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間,權力就會在這裏悄然生長並主宰著這裏。”獄警“具備了掌權的天然優勢,他們將得到權力的最初沖動,其實與真實的世界壹個樣,迅速地將手中的權力最大化,將權力使用到極致。
這樣的實驗結果,我想那些心理學家應該早有了解,他們做實驗只是用來對結論進行驗證,並觀察到這種結果演化的整個過程。這從電影中他們對於實驗人員的挑選與分類,就可清楚地看出。整個**如何,自然在這個封閉的實驗室裏就會如何。人類**數千年的歷史,其實無時無刻不在證明著這壹點。進入現代**之後,世界各地出現的極權主義體制,更是充分地展示著權力對於人類對於**的深刻影響。無數的極權組織的形成,不是與電影中”獄警“的極權化壹個樣嗎?許多獨裁者的崛起歷程,不就是那個”獄警“頭兒的翻版嗎?從德國納粹的興起,到中國文革的發生,電影中的故事在我們的歷史中,不斷地重復著。
電影中心理學家未能預料到的是,事態的發展如此的迅速,如此的殘忍,如此的不可控制,竟至於不可收場,連心理學家們都成為這場實驗的犧牲品。他們低估了人性中的缺陷,也低估了人們對於權力的狂熱。電影中的最後結果,是雙方的火並,導致了三死兩重傷。玩權者必自焚,“獄警”的領袖最後死於刀下。死時,殺死他的“囚犯”罵他白癡,顯然他入戲太深,本來是場遊戲,最後陪上性命。但已經嘗到至上權力滋味的人,怎麽會淺嘗輒止?即使陪上身家性命,也不願輕易地放權,在權力中是沒有理性與智慧的。其實,在這場實驗中,誰又是有理性的呢?連當初最冷靜的那個空軍少校,最後不也激情澎湃,手刃“獄警”頭兒嗎?
原來高高在上的心理學家,本來以為自己可以如上帝壹般操縱壹切,但這個自封的上帝面對已經享受到權力快感的“獄警”來說,成為他們必須首先打倒神像。自認為擁有了權力的人,怎會容忍自己的上面還有壹個更高的權力?最後,這些心理學家只能在真正的監獄中,去反省自己的實驗了。其實,他們的內心何嘗不是被權力所激蕩著?充當上帝的感覺真好,可惜結果卻不在他們的控制範圍。想想直到今天還有人在操縱著權力,在挑逗著不同群體的爭鬥,以為自己有能力控制著事態的發展。實際上呢?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玩火者必自焚,確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人性,從來都是讓人失望;而權力欲,則往往會毀滅壹切。
謝謝請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