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經——玄奘三藏
唐玄奘的新疆之行
玄奘,世稱唐三藏,俗姓陳,河南陳留人,生於隋文帝仁壽二年(602),圓寂於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十二歲時出家,遍讀佛經,深體宗旨,決心削發皈依佛法,為佛家事業貢獻壹生。可是玄奘沒有以既有的成就而感到自足,於是周遊國內各地,遍訪高僧。玄奘發現既有經論之義或隱或顯,不免有所出入,令人不知所從。於是決心西行求法,以弄明白眾多的疑問。唐太宗貞觀三年(629),自長安出發去印度取經,時年玄奘二十八歲。當時的政府明令不許百姓私自出國,各主要道路關隘的稽查很嚴,然而玄奘意誌堅決,終得偷出國門。經過哈密、高昌、龜茲,越天山,至素葉城,出鐵門,渡縛芻河,越大雪山,進入北印度。當他渡過八百裏沙漠時,曾有四日四夜無壹滴水入口,然玄奘決心已定,發誓:"寧可向西走壹步就死去,也決不向東壹步以求生",終於冒險西行數萬裏到達印度。玄奘在印度受到各國的歡迎和禮遇。當時印度東北的摩竭陀國、西南的摩臘婆國兩國最重學術,而以摩竭陀國的那爛陀寺為當時最大的佛教大學,約兩萬多人,大師薈萃,玄奘在此居住五年,跟從戒賢法師受學,屢次參加宗教辯論大會,與婆羅門教等論師辯論獲勝,聲譽日隆,升任那爛陀寺副主講。
東印度迦摩縷波國國王拘摩羅王慕名遣使來請,玄奘到達該國時,國王率領群臣迎拜贊嘆。戒日王也聞名來請,拘摩羅王便偕同玄奘來到曲女城,戒日王非常高興,召集各國僧侶在曲女城召開辯論大會,五印度十八國國王全都列席,三千多名大小乘高僧、兩千多位婆羅門等教徒,以及壹千多位的那爛陀寺寺僧,全都參與盛會,這就是佛教史上著名的"曲女城辯論大會"。玄奘受請為論主,登上寶座,稱揚大乘佛教,他說:"如果我所說的有壹字無理,誰能發論折服的話,我願斬首謝罪。"從早到晚,連續十八天,他高坐寶位,發揮宏論,大眾無壹人敢與其辯論。散會時,各國國王都送珍寶,玄奘壹概辭謝。依照印度的通例,凡是辯論勝利,便乘象出巡,以示榮耀。於是,戒日王禮請玄奘乘象出巡,並遣人執旗前導巡行,將大會盛事宣告於眾,這是有史以來國人在印度的最高光榮。由於玄奘受到戒日王的推崇,戒日王便與中國通使,因而有王玄策三次出使印度的事。以後玄奘在印度又周遊各國,巡禮佛跡,遊歷以佛教壁畫、雕刻等藝術聞名世界的南印度阿姜塔石窟等地之後,攜帶經、像、舍利等,經由疏勒、於闐歸國,於貞觀十九年(六四五)五月返抵長安。
玄奘載滿名震五印的聲譽回到長安,夾道相迎的有數十萬人之多。次日,長安街上陳列著玄奘帶回來的佛舍利粒,金檀佛像七尊,經論520夾657部,從朱雀街排到弘福寺,長達數十裏,群聚無數瞻仰者,燒香散花不斷。玄奘的西行求法,往返***歷十七年,行程高達五萬裏,大大促進了中印文化的交流,並為佛教在中土的進壹步發展開辟了道路。
唐太宗召見玄奘,敕住弘福寺,與弟子窺基等人專心致力於梵文經典的翻譯,歷經十九年,***譯出經律論七十五部,總計有壹三三五卷之多。所譯經典數量龐大,不但驚人,而且譯筆信實,講究逐字逐句符合原典的忠實原則,杜絕古代譯經家信筆直譯的翻譯手法。因此,後世的譯經家把玄奘以前所譯的經典稱為"舊譯",自玄奘之後所譯的經典稱為"新譯",同時尊他為中國佛教史上的四大譯經家之壹。在他所譯的經典之中,大多是唯識經論,玄奘也成為中國唯識宗的初祖。中國佛教經過法顯、玄奘等人的西行求法,窮本探源,已得佛教的全部精義,從此佛學也日益昌盛於中國。
玄奘歸國後,將沿途各國的風土習俗以及~政治、歷史、宗教上的遺跡軼聞,寫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所記印度情形,在各種印度遊記的著作中,最為詳細,堪稱是中國第壹個印度通。同時,他把"天竺"的名稱改譯為"印度"。書中所記印度地理的概要,極為精到,很能描繪出印度真實的輪廓。可以說,印度佛教不但影響世界各國的思想,對中國文學的影響也很大。其他如繪佛畫、塑佛像、建寺塔、做道場、放焰口等,也同樣使中國的繪畫、雕刻、建築、音樂等藝術有著創新的發展。總之,這部被譯成多種文字而聞名中外的世界名著《大唐西域記》,為研究中亞、南亞史地和社會風俗以及中西交通史、文化關系史等,提供了極寶貴的資料,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玄奘是中國佛教史上偉大的譯經家,開辟中國譯經史的新紀元,同時他還積極講經弘法,熱心佛教教育,門下人才輩出。玄奘的譯經傳教,使長安成為當時世界佛教的中心,日本和韓國的僧侶也紛紛投到玄奘門下,再把中國佛教傳到各國。玄奘是中國佛教史上的壹代偉人,他被稱為"中國佛學界第壹人",實在當之無愧!玄奘不僅是溝通中印文化的導師,更使千余年來東亞各國浸潤在中印兩大文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