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大陸電影 - 論述北京奧運會給中國人留下了什麽遺產

論述北京奧運會給中國人留下了什麽遺產

中國申辦奧運的“三贏”

第壹:在中國舉辦,奧林匹克運動的這個理念可以在最廣泛的範圍之內、在最深刻的程度上傳播。我們的奧林匹克教育深入到了4億青少年心目當中;第二:對於中國來說,隨著奧運會的舉辦,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領域都取得了可喜成績;第三:全世界受益,奧運會促進了中國同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交流與溝通,使世界更加和諧。

從千千萬萬的普通人中吸取力量

在勉勵青年壹代追逐奧林匹克夢想時何振梁說:“奧林匹克提出更快、更高、更強,對人生也是這樣,活著為了什麽,要怎麽去活,這是給所有人的啟示。即使在最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也要盡最大努力出色完成自己的工作,我個人都是從千千萬萬的普通人當中吸取的力量。”

全世界爭辦奧運會、世界杯足球賽等,最大的誘惑和最直接的效益就是籌備大賽能有效拉動經濟。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經營奇才尤伯羅斯開創靠市場運作來承辦奧運會,實現盈利2.25億美元。1988年首爾(漢城)奧運會時,韓國經濟在7年裏***帶來70億美元的國際收支順差,舉辦奧運會盈利2億多美元,並間接帶來了327億美元的國民收入增加值。那屆奧運會給76萬多人提供了就業機會,占總就業人數的0.7%,由此提高的國民收入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的0.4%。1996年亞特蘭大百年奧運會則創造出120億美元的產值,超過大部分參賽國家和地區壹年的國民生產總值……

2005年,是北京順義市民張敬軒特別高興的壹年,在家賦閑多時的他重新上崗,成為了奧運會配套設施金寶花園酒店的壹名水暖工。他說:“我們是離奧林匹克水上公園最近的酒店。除了運動員,還有很多遊客和商務人士慕名前來。”隨著奧運會壹天天臨近,金寶花園酒店的入住率也越來越高,生意越來越紅火。張敬軒也親身體驗到了奧運會帶給自己的實惠,現在他每月收入在1500元左右,比兩年多前來的時候提高了不少。

張敬軒只是籌辦奧運的受益者之壹。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奧運籌辦期間,北京新增就業263萬人。近五年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失業人員再就業率保持在60%以上。

“北京公交車的票價降了!”這是2007年北京市街談巷議的壹個熱門話題。“壹卡通”公交票價降到了4角,地鐵票價則降到了2元。而在地鐵票價的支出平均每人次下降了1.3元背後,北京市去年就補貼了10.3億元。在北京市讓利於民、大力推行公***交通的措施背後,京城百姓真切感受到了實惠。

北京市社科院經濟所副所長趙弘研究員分析說,籌辦奧運會顯著提升北京產業結構和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北京城市建設和管理能力、顯著提升北京生態文明建設、顯著提升北京國際化水平,更顯著提升了北京百姓生活品質,讓老百姓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同樣得到實惠的還包括境內5個北京奧運會協辦城市——帆船舉辦城市青島和足球舉辦城市上海、秦皇島、沈陽和天津。投資123億元的京津輕軌鐵路將在奧運會開幕前通車,到時京津兩地市民單程旅行只需要30分鐘。

放眼世界,回顧歷史,並不是每屆奧運會都能給主辦城市老百姓帶來福祉,也不是每屆奧運會都能得到當地市民的高度支持。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由於動用公***財政過多,使當地背上沈重的財政包袱,累及市民,從而成為怨聲載道的壹屆奧運會。悉尼奧運會時,當地市民不滿組委會在著名的邦迪海灘修建沙灘排球臨時看臺,擔心會影響旅遊和環境,與施工者發生沖突。更有甚者,瑞士伯爾尼市民在2002年投票反對向伯爾尼奧申委提供申辦資金,實際上向伯爾尼申辦2010年冬奧會判了“死刑”。

而北京奧運會由於造福社會、惠及百姓,因而得到社會大眾的高度支持和參與。“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成為奧運籌備間民眾心聲。“奧運會”也牢牢占據年度“流行語”的榜首。奧運會、殘奧會誌願者報名人數大大超過需求量。北京奧運會第二階段門票銷售系統發生癱瘓,固然反映了組織者考慮不周、管理水平尚待提高,但也折射出全國民眾對觀看北京奧運會賽事的超高熱情。

在籌備奧運會的過程中,政府與民眾良性互動,老百姓把舉辦奧運會當作自己的分內事,這是我們在構築和諧社會進程中壹抹感人的色彩。

我們既不能誇大更不能低估“奧運會效應”。中國改革開放30年,目前正處於經濟發展最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時期。如果沒有奧運會,北京乃至全國同樣會有很快的發展,老百姓得到的實惠依然會很多。但是,奧運會在拉動需求、刺激消費、吸引外資、擴大就業、促進旅遊等城市“硬件”方面的提升作用,已為大多數奧運會舉辦城市的歷史所證明。

現在記者還清晰地記得16年前采訪巴塞羅那奧運會時,壹位西班牙老人看著身邊環城高速路感慨地說:“要沒有奧運會,也許20年後都不壹定能建成這樣壹條漂亮的高速路。”

社會:奧運精神財富將惠及子孫後代

《奧林匹克憲章》宣示,奧林匹克主義是增強體質、意誌和精神並使之全面發展的壹種生活哲學。

舉辦奧運會,不僅給中國留下寶貴的物質遺產,更是在展示國家形象、提升文明程度、普及奧運精神、教育年輕壹代等提升國家“軟實力”方面留下了更珍貴的精神遺產,必將造福中國,惠及子孫後代。

奧林匹克理想和奧運會本身是西方文明的產物,但它超越政治制度、意識形態、種族膚色和文化差異,具有普世價值觀,奧林匹克五環旗從而成為全人類***同的旗幟。世界上沒有哪壹項盛事,能像奧運會那樣使全人類在同壹片藍天、同壹面旗幟、同壹簇聖火、同壹種規則下肩並肩、手拉手,為勝利而拼搏,為友誼而競爭。

中國舉辦奧運會,是東西方文明的壹次大融合。通過奧運會這個窗口,中國加速走向了世界,世界全面了解了中國。北京奧運會時,全球21600名註冊記者、逾萬名非註冊記者雲集中國首都,使持續傳承了五千年文明的古老中國與“神秘”無緣。

中國第壹個奧運會全球合作夥伴聯想公司,借奧運會之寶船揚帆出海。在都靈冬奧會上,當聯想LENOVO標識與世界最著名的大公司商標並排出現在新聞中心標誌牌、記者采訪證上,無疑是中國融入世界的壹種印證。

中國舉辦奧運會,是社會主義中國堅持改革開放、遵守國際規則、履行國際義務、承擔大國責任的壹次大展示。中國7年籌備奧運會的歷程已經告訴世界:中國履行申辦承諾,嚴格遵守奧運會舉辦慣例,凡是與奧運會慣例相悖的規定都要被廢除或修改。為此中國承諾奧運會參加人員的註冊卡可當作簽證多次往返中國,修改了管理條例以使外國記者可以在中國境內自由采訪,連向來神秘的奧運會興奮劑檢測中心屆時也將由壹個國際團隊來“接管”……

國外的疑慮壹點點在消除。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相信:中國是壹個負責任、講信義、可以信賴的合作夥伴。

中國舉辦奧運會,是民族凝聚力的壹次大檢閱。在奧運會籌備過程中積累和提升了五種“奧運精神”:為國爭光的愛國精神、艱苦奮鬥的奉獻精神、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和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必將在日後的改革開放建設事業中產生強大的精神推動力。

中國舉辦奧運會,是社會文明程度的壹次大促進。北京和5個境內協辦城市於2006年3月倡議開展的“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已深入人心,初見成效。針對賽場叫罵、不分場合抽煙、不排隊等與國際禮儀所不符的陋習,中國許多城市大力推行“排隊日”、“無煙奧運”、“杜絕京罵”等理念,並開展相關活動,提升了社會文明程度。在北京啟動全國首個“排隊推動日”的壹年多中,已有600多萬市民踴躍參與,北京市五環內1805個公交站臺中,80%實現了排隊候車,30%做到了無人監督也能自覺排隊候車。

中國舉辦奧運會,是奧林匹克理想以及追求和平、平等、道德、進取、參與、責任感和公平競爭等奧林匹克普世價值觀的壹次大普及。國際奧委會在聽取北京籌備匯報時,最覺得高興的不是場館的如期建設,也不是贊助商的踴躍投入,而是“奧林匹克課程”進入中國556所中小學,這在全球範圍內都是難得壹見的壯舉。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去年8月6日訪問北京時,還特地到“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北京四中參觀交流。毫無疑問,經過北京奧運會的洗禮,經過“奧林匹克課程”的熏陶,中國年輕壹代會更有社會正義、公平和責任感,會更有友愛、互助、參與、奉獻精神,會更加在合乎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內去競爭和拼搏,這將是北京奧運會留給當代中國並惠及子孫後代的最為寶貴的精神遺產之壹。

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在國際奧委會投票決定2008年奧運會舉辦城市前的申辦城市最後陳述中,中國“奧運老人”何振梁面對擁有投票權的國際奧委會委員們,動情地誦讀了這樣的開頭和結尾:“無論妳們今天做出怎樣的選擇,都將載入史冊。但是只有壹種決定可以創造歷史。妳們今天這個決定可以通過體育促進世界和中國友好相擁在壹起,從而造福於全人類。”“如果妳們把舉辦2008年奧運會的榮譽授予北京,親愛的同事們,我可以向妳們保證:7年之後,北京將讓妳們為今天的決定而自豪!”

那壹刻,那些閱歷甚廣的委員們被打動了。委員們最終選擇了“創造歷史”!他們在等待和期望7年後到盛夏北京為7年前的選擇而自豪。

北京和其他協辦城市依然面臨許多困難,需要改進很多環節:北京的交通依然擁堵,環境汙染仍然較為嚴重;奧運會舉辦城市的語言環境還不能令人滿意,誌願者素質有待改進,組委會管理效率和水平尚待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更是壹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但北京和中國為奉獻壹臺“高水平、有特色”的奧運會而顯示的誠意、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卻有目***睹。我們離自己的目標已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