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大陸電影 - 孝烈武皇後簡介及詳細資料

孝烈武皇後簡介及詳細資料

人物生平

阿巴亥於明萬歷十八年(1590年)出生於烏拉部都城,是烏拉部主滿泰之女,布占泰的侄女。

萬歷二十壹年(1593年),葉赫部、烏拉部等九部聯合進攻建州,結果被努爾哈赤打得大敗,九部皆元氣大傷。布占泰被俘,三年後才被釋放。

1596年,滿泰在壹次意外事件中被殺,年僅7歲的阿巴亥失去了父親,被新部主、她的叔父布占泰收養。1601年,努爾哈赤毫不費力地滅了哈達部,為保住烏拉部不受建州女真所滅,在布占泰的同父異母妹妹滹奈先前嫁給了努爾哈赤的同母弟弟舒爾哈齊之後,年僅12歲的阿巴亥由布占泰做主,嫁給了比自己大31歲、當時已有七位妾妃的努爾哈赤,布占泰親自把她送到建州女真的赫圖阿拉城。

據說幼小的阿巴亥不僅豐姿貌美,而且頗有機變,所以對於當時四十幾歲的努爾哈赤來說,阿巴亥至少是可令人喜愛的。兩年後,13歲的阿巴亥就被努爾哈赤冊為大福晉。作為壹個既無資歷又無子女的少女來說,這份殊榮除了努爾哈赤對於和烏拉部關系的考量,更多的還是由於對她的寵信。

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七月十五日,阿巴亥為努爾哈赤生下了第十二子阿濟格,萬歷四十年(1612年)十月二十五日,阿巴亥生下了第十四子多爾袞,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二月二十四日,阿巴亥又生下了第十五子多鐸。在這個階段,布占泰終於為了葉赫老女和努爾哈赤作反了臉,拿箭射了自己正懷著孕的媳婦(和碩公主愛新覺羅·穆庫什),於是努爾哈赤滅了烏拉部,但阿巴亥饒機變不是虛名,她的機敏讓她穩坐大福晉的寶座,她所生的三個兒子,因嫡出因素,努爾哈赤將八旗軍隊中的三旗交給他們分別掌管。

後金有收繼婚習俗,故努爾哈赤考慮在身後由大貝勒即二子代善繼娶阿巴亥的打算。代善也知道父親的這壹想法,而阿巴亥也希望在努爾哈赤故去後在後金政權中尋找靠山。而後,隨著努爾哈赤小福晉德因澤的告發,在天命五年引發大妃事件:

努爾哈赤認為家醜外揚也有失體統,並未予追究。阿巴亥與代善相好,無非是想依靠大阿哥在家族中的政治地位,給三個小兒子鋪開以後的生路。與此同時,她也留有壹先告發說大福晉送食物給代善和四貝勒皇太極吃,皇太極心機深沈,他接受而未食但代善接受而食之;

小福晉德因澤又告發說大福晉經常深夜出宮到代善家去;還告發說舉行聚會時,大福晉精心打扮和代善眉來眼去。

努爾哈赤派人調查屬實,但由於家醜不可外揚,即以私藏金銀的罪名而將阿巴亥"離棄"。後世有人認為,德因澤告發是受到皇太極的指使,以達到排擠代善,打擊烏喇那拉氏的目的。

總之,阿巴亥帶著兒子過了壹年多被休棄的日子,住在小木屋裏自己煮飯吃。

關於私藏金銀,她為了給親生兒女奠定經濟基礎,暗下把家中的銀兩、綢緞、首飾及古玩等物,分別藏匿在大兒子阿濟格和烏拉城娘家家中。努爾哈赤先是派大臣額爾德尼等四人抄了阿濟格的家,後又到烏拉城抄了娘家,索回了全部私藏財物。為了懲罰,努爾哈赤給阿巴亥制定了約法三章:壹是不準她再與任何人來往,二是不準她聽信讒言,三是與她隔房。

阿巴亥失寵,告發有功的庶妃德因澤和阿濟根的地位迅速上升。然而,阿巴亥畢竟是阿巴亥,史書記載她"嫉妒、有機變"並非空穴來風,努爾哈赤占領遼陽之後,立即做出了壹個重要決定,就是召回離異了壹年的阿巴亥,將其重新立為大福晉。由此可見,努爾哈赤仍舊對她有留念,他需要她為自己的事業助陣。

阿巴亥復位後,歷史上關於眾福晉活動的筆墨也開始出現。努爾哈赤的女人們逐漸從閨閣走上政殿,從京城走向野外,她們不再是帝王的附庸,開始有組織地從事壹些政務,比如出席東京城的奠基典禮,奔赴廣寧前線慰問,隨大汗為墾地開邊出行等,這壹切與眾妃之首阿巴亥的作用息息相關。

後金天命十壹年(1626年)正月,68歲的努爾哈赤親率13萬大軍攻打由明朝重將袁崇煥鎮守的寧遠城(今遼寧省興城市),因身受重傷,大敗而歸。傷勢稍好後,又親率大軍出征蒙古,半個月後勝利回師,不久因病勢加重住在清河溫泉處療養。努爾哈赤自知大限已到,命人去請大福晉阿巴亥乘船由太子河順流而下,到渾河見面。幾天後,努爾哈赤因毒瘡突然發作,醫治無效,與世長辭。

但接下來繽紛繚繞、瞬息萬變的時局,就不是阿巴亥這樣壹位勢單力薄的女人可以左右的了。努爾哈赤屍骨未寒,年僅35歲的皇太極就抓住時機,乘亂率幾位大貝勒闖入阿巴亥的後宮,傳達所謂的"帝遺言",強迫阿巴亥從先帝之命而殉葬。皇太極再清楚不過,治死阿巴亥,既可以牽制代善,又可以控制她的三個兒子。阿巴亥堅決不從,但又如何能夠抵擋住膨脹到極限的圖謀繼位的野心。

阿巴亥當時37歲,正值盛年,她的三個兒子:阿濟格22歲已經成年、多爾袞只有15歲、多鐸13歲。出於對塵世的留戀和對愛子的牽掛,阿巴亥百般支吾,希望事情能有轉機。但諸王寸步不讓,阿巴亥在被逼無奈、山窮水盡的情況下,自縊殉死。《太祖武皇帝實錄》較為詳細地記述了阿巴亥被逼殉死的情景:

"後饒豐姿,然心懷嫉妒,每致帝不悅,雖有機變,終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後為國亂,預遺言於諸王曰:"俟吾終,必令之殉。"諸王以帝遺言告後,後支吾不從。諸王曰:"先帝有命,雖欲不從,不可得也。"後遂服禮衣,盡以珠寶飾之,哀謂諸王曰:"吾自十二歲事先帝,豐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離,故相從於地下。吾二子多爾袞、多鐸,當恩養之。"諸王泣而對曰:"二幼弟,吾等若無恩養,是忘父也。豈有不恩養之理!"於是,後於十二日辛亥辰時自盡,壽三十七,乃與帝同柩。"

天命十壹年(1626年)八月十二日辰時,阿巴亥自盡而死。

皇太極即皇帝位以後,於崇德元年(1636年)追謚其生母孟古為"孝慈昭憲純德真順承天育聖武皇後",並將神牌供放於太廟內。孟古是努爾哈赤的大妃,是皇帝的生母,皇太極這樣做,無可厚非。但阿巴亥同樣是努爾哈赤的大妃,與孟古姐姐地位相同,卻沒有被追謚為皇後,也沒有設神牌,顯然是被有意貶低。

1650年8月,重權在身的多爾袞為生母阿巴亥追封為"孝烈恭敏獻哲仁和贊天儷聖武皇後"之號,壹並將牌位放置在太廟之中,算是為冤死的母親昭雪。然而,僅僅四個月過後,多爾袞因病逝去,順治皇帝廢阿巴亥封號,其神牌也從太廟撤出 ,從此修史者不再提及有關阿巴亥。

人物評價

《太祖高皇帝實錄》:饒豐姿,然心懷嫉妒,每致帝不悅,雖有機變,終為帝之明所制。

家族成員

父親:滿泰(烏喇部貝勒)

丈夫:清太祖努爾哈赤

長子:阿濟格(清太祖第十二子,英親王)

次子:多爾袞(清太祖第十四子,睿親王,曾追封為"清成宗")

三子:多鐸(清太祖第十五子,豫親王)

叔叔:布占泰

堂姑母:清太宗繼妃

史籍記載

《清史稿· 列傳壹·後妃 》記載:

大妃,納喇氏,烏喇貝勒滿泰女。歲辛醜,歸太祖,年十二。孝慈皇後崩,立為大妃。天命十壹年七月,太祖有疾,浴於湯泉。八月,疾大漸,乘舟自太子河還,召大妃出迎,入渾河。庚戌,舟次靉雞堡,上崩。辛亥,大妃殉焉,年三十七。同殉者,二庶妃。妃子三:阿濟格、多爾袞、多鐸。順治初,多爾袞攝政,七年,上謚孝烈恭敏獻哲仁和贊天儷聖武皇後,祔太廟。八年,多爾袞得罪,罷謚,出廟。

《星源集慶》記載:

大妃,烏喇納喇氏,滿泰貝勒之女,庚寅年生,辛醜年來歸,癸卯年立為 大妃,天命十壹年丙寅八月十壹日太祖遺命以殉,十二日薨,年三十七歲,順治七年八月追謚孝烈武皇後,升祔 太廟,八年二月因攝政王獲罪奪諡號廟享。

軼事典故

大妃阿巴亥是不是皇太極害死的?

要大妃阿巴亥以身殉葬,真是努爾哈赤的遺命嗎?

如果不是,阿巴亥的三個親兒子為什麽沒有站出來保護母親呢?

如果是,三個兒子還沒站穩腳跟就要了他們母親的命,太祖對阿巴亥哪來那麽大的仇呢?

"小姨娘"和"大公子"的要命緋聞

根據文獻記載統計,努爾哈赤壹生之 *** 有十七位妻子。雖然距中國古代帝王後宮佳麗三千的情形相比略為遜色,卻也稱得上是妻妾成群、艷福不淺了。

對壹個普通男人來說,妻妾成群固然艷福不淺,但眾多老婆難免會彼此嫉妒,爭風吃醋,令人頭疼不已。即使身為壹代汗王的努爾哈赤也難免後院起火。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努爾哈赤的兩個庶妃告發:阿巴亥與大貝勒代善來往密切,關系曖昧。大福晉曾飾金佩珠,錦緞裝扮,備佳肴,深夜出宮,去大貝勒府與代善幽會。

聽完兩個庶妃的話,努爾哈赤備感詫異,半信半疑,但因為此事所牽扯到的兩個重要人物,壹個是自己的大福晉,而另外壹個則是自己有意確定為汗位繼承人的兒子,在思考再三之後,努爾哈赤不願因此而家醜外揚,就親自出面向眾人解釋說:"我曾說,待我死後,要將我的幼子等以及大福晉,托大阿哥(即指大貝勒代善)照顧撫養。以有此言,大福晉傾心於大貝勒",以此來平息了這場軒然 *** 。

作為後金汗國最高統治者的努爾哈赤已經親自出面幹涉了這件事,後金群臣本不敢再有任何異議或者懷疑,事情也應該就此告壹段落了。但是,因為這件事牽涉到了汗位繼承人大貝勒代善,也就是說,因為這件事已經同未來的汗位傳承建立起某種微妙的關系,所以事情的發展遠遠超出了努爾哈赤的想像。

這是壹個非常狠毒的計策,因為這種謠言是無法澄清的,妳越是想去辯白,就越有可能被人懷疑真有其事。阿巴亥與代善真正地體味到了其中的尷尬與無力。"三人成虎,眾口鑠金。 "努爾哈赤雖然沒有抓住大福晉與代善有染的確鑿證據,但是也架不住身邊的人壹再煽風點火,從維護家庭聲譽考慮,只得借口從阿濟格家中搜出了大福晉所藏匿的綢緞為由,將大福晉休棄。

紮在太祖心中的猜忌是根刺

努爾哈赤壹怒之下曾離棄大妃,後來看在大妃為自己生了三個兒子的份上,又恢復其大福晉的身份。

但是,喜歡歸喜歡,阿巴亥與大貝勒有染這件事始終是根刺,壹不小心就會刺痛努爾哈赤多疑的心。

那麽,阿巴亥為啥對大貝勒代善"情有獨鐘"呢?其中還有壹個原因,這得從清初皇室的"收婚"習俗說起。

清初皇室"收婚習俗"有點亂

作為關外的少數民族之壹,滿洲繼承了傳統的收婚習俗,"嫁娶則不擇族類,父死而子妻其母。 "即父親死後,兒子可以將其後母收為妻子;哥哥死了,弟弟可以將嫂子收為妻子。

因此,努爾哈赤才說出,自己死後,要將大妃與幼子托付給大貝勒代善。這種托付,實際上就是收婚。可努爾哈赤還沒死呢,阿巴亥就向大貝勒代善頻頻示好,暗送秋波,這就太過分了。

在滿、蒙兩個民族中,已婚女子改嫁他人,是屢見不鮮的。

在努爾哈赤的後妃中,最能體現女真人婚俗的,是繼妃富察·袞代。據《清皇室四譜》卷二皇後篇記載,"富察氏名袞代,莽塞杜諸祜之女,初適人,生子昂阿拉,復歸太祖"、《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傳壹"繼妃,富察氏","子二:莽爾泰、德格類。女壹,名莽古濟",從中可以清楚地知道,富察氏在嫁努爾哈赤之先曾有丈夫,並生有壹子。富察氏原是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三哥索長阿之孫威準的妻子,她的丈夫死後,被努爾哈赤納為繼室。又為努爾哈赤生了二子壹女,並壹度成為努爾哈赤的大福晉。

而皇太極的東宮大福晉,蒙古紮魯特部落戴青貝勒之女,在為皇太極生下兩個皇女之後,卻因"不合汗的意",被迫改嫁出宮,嫁給葉赫的德爾格臺吉的兒子南褚。而此時,她為皇太極生下第九女僅十壹天,還沒有坐完月子。

清初皇室這種在漢人看來不可想像的婚姻遺俗,就是建州女真人原有的"婚嫁不忌異姓四、五寸",即不受輩份限制,可以任其婚配的舊俗。到清崇德年間,皇太極下令禁止這種婚姻陋習,"凡娶繼母、伯母、叔母、兄嫂、弟婦,永行禁止。"

努爾哈赤去世時,阿巴亥痛哭不已。因為她是後金國的大福晉,也是努爾哈赤寵愛的女人之壹。如今老汗王駕鶴西行,自己年僅三十七歲,三個兒子還小。當老汗王活在這個世上時,無論如何,她和她的三個兒子還有壹個依靠。而且,假如老汗王身體健康,再多活幾年,等她的三個兒子長大成人,勢力穩固了再去世,那時,她也不會感覺這麽孤苦無助。

阿巴亥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並且情況比她所預想的還要糟糕壹百倍,執政的諸貝勒要求她為努爾哈赤殉葬,而所找的借口非常冠冕堂皇,即老汗王努爾哈赤生前曾有遺命,要求如此辦理。

因此阿巴亥什麽時候都可以追隨努爾哈赤而去,但是此時絕對不可以。所以即便不是皇太極親自動手,也是被皇太極逼死的,至於說阿巴亥喜歡嫉妒則純屬皇太極和他的子孫的構陷,試想壹個喜歡嫉妒,會半夜幽會丈夫長子為自己和自己親生兒子將來打算的女人怎麽會願意殉死,倒是告發阿巴亥的兩個小妾半夜三更不睡覺反而盯著別人,甚至連阿巴亥給代善做飯,更可笑的是皇太極吃沒吃她們這種事情都了解的清清楚楚,這難道不正是嫉妒的表現嗎?而自作聰明的說自己沒吃大概正是因為皇太極不知道壹句古話叫做"此地無銀三百兩",而阿巴亥和代善承認了確實有送飯這件事更是恰恰證明他們沒做虧心事,否則以努爾哈赤的殺伐果斷,豈能容忍這種事情存在,也正因為努爾哈赤知道他們沒做對不起自己的事情,努爾哈赤才會不計較代善,重新寵愛阿巴亥。

而有的學者說的多爾袞多年沒有提及阿巴亥之死是證明當年逼死自己母親,自己三親兄弟也有壹份,更是無端的揣測和汙蔑,皇太極此前已經殺了莽古爾泰和阿敏,剝奪自己弟弟阿濟格的旗主位子(因為給自己親弟弟多鐸找了個對象),奪取了自己弟弟多鐸好幾個牛錄(因為多鐸搶了範文程的女人),皇太極正愁找不到收拾八旗中最大勢力的多爾袞,多爾袞這樣壹個經過如此多陣仗的老謀深算(雖然也就三十左右)的政治家怎麽會沒事提出自己最大的痛苦給自己的敵人兼主子留下殺自己理由?多爾袞後來沒收拾皇帝福臨是因為太後孝莊嫁給了他,而他自己沒有親兒子,所以才把繼子福臨當親兒子養大,但是對於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不論他有多麽恭順,他都對他痛下殺手,明眼人都看得出他是把對皇太極當年逼死自己母親的仇恨全部發泄在了豪格身上。

影視形象

年份

影視劇名稱

演員

1986

努爾哈赤

傅藝偉

1987

滿清十三皇朝

黎燕珊

1989

莊妃軼事

蔡隱珠

1992

壹代皇後大玉兒

孔蘭薰

2003

孝莊秘史

斯琴高娃

2005

太祖秘史

程麗莎

2005

明末風雲

周躍芳

2005

大清風雲

陶慧敏

2015

大玉兒傳奇

惠英紅

2017

獨步天下

陳欣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