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間王劉德文言文翻譯:
冬季,十月,河間王劉德來京朝見,進獻用於郊廟朝會的正樂,回答了有關三雍宮(胡三省註:應劭曰:辟雍、明堂、靈臺也。雍,和也;言天地、君臣、人民皆和也。余謂對三雍宮者,對三雍之制度,非召對於三雍宮)的典章制度及皇帝擬定的三十多個問題。他的回答,都是依據並闡明了儒學思想,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文字簡捷,觀點明確。武帝下令讓掌管宮廷音樂的太樂官經常練習河間王所獻的雅樂,作為年節典禮中的項目,但平常很少演奏。
春季,正月,河間王劉德去世,中尉常麗向朝廷報告了他的死訊,並說:“河間王立身端正,行為謹飭,溫良仁義,恭敬儉樸,敬上愛下,聰明智慧,洞察隱微,恩惠及於鰥夫寡婦。”大行令奏報武帝:“《謚法》說:‘聰明睿智稱之為獻。’議定河間王劉德的謚號為獻王。”
班固贊曰:過去魯哀公曾說過這樣的話:“我在深宮中出生,在婦人撫育下長大,從不知道什麽是憂愁,從未體驗過什麽是恐懼。”這話說得多麽真實啊。這樣的人做君主,即便他不想使國家陷入危亡的絕境,也不可能啊!所以古人把安享太平看成為毒酒,把沒有仁德而身居富貴之位稱之為不幸(胡三省註:師古曰:左氏傳:管敬仲曰:“宴安鴆毒,不可懷也。”)。漢朝建國,直到孝平帝,諸侯王數以百計,大多驕橫荒淫喪失道德。為什麽這樣呢?沈溺在放縱恣肆的環境中,他們所處的地位導致他們如此。即使是常人都要深受習俗的影響,何況魯哀公之類的人呢!“學識淵博,出類拔萃”,河間獻王劉德可說近似這樣的人。
《資治通鑒卷第十七?漢紀十?漢武帝五年》:
“冬,十月,河間王來朝,獻雅樂,對三雍宮及詔策所問三十余事;其對,推道術而言,得事之中,文約指明。天子下太樂官常存肄河間王所獻雅聲,歲時以備數,然不常禦也。
春,正月,河間王薨,中尉常麗以聞,曰:“王身端行治,溫仁恭儉,篤敬愛下,明知深察,惠於鰥寡。”大行令奏:“《謚法》‘聰明睿知曰獻’。謚曰獻王。”
班固贊曰:昔魯哀公有言:“寡人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未嘗知憂,未嘗知懼。”信哉斯言也,雖欲不危亡,不可得已!是故古人以宴安為鴆毒,無德而 富貴謂之不幸。漢興,至於孝平,諸侯王以百數,率多驕淫失道。何則?沈溺放恣之中,居勢使然也。自凡人猶系於習俗,而況哀公之倫乎!“夫唯大雅,卓爾不群”,河間獻王近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