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大陸電影 - 《水滸傳》裏的冷兵器與熱兵器

《水滸傳》裏的冷兵器與熱兵器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便有紛爭。

中華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發展,自上古時代至今,人類文明不斷的更替,或以武力或以權力,演繹出時代給予自己的特色。

冷兵器與熱兵器的較量從來沒有停止過!

何為冷兵器,統稱來說就是金屬制造出來的兵器,像金銀銅鐵錫等等,或單壹或合成,但同屬於近身搏鬥的武器。

何為熱兵器呢,化學材料復合的產物,像硫磺可制造炸藥,主要用於遠距離殺傷。

作為壹個武俠愛好者,通讀《水滸》《三國》以及追金庸和古龍的武俠小說,從中了解了很多武術和兵器,自身也很想去了解它們之間有怎麽樣的聯系,在《水滸》這部名著裏我又能讀出來什麽呢,我想胡亂寫寫看。

冷兵器涵蓋了十八般武藝,可指十八般武術動作或者十八種兵器。

明朝《五雜俎》壹書中對“十八般武藝”的具體內容作了記述“壹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壹鞭,十二簡(同鐧),十三撾(zhua),十四殳(shu),十五叉,十六把,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

施耐庵先生的著作《水滸傳》中對十八般武器進行了新的整合,其中包含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戈、戟、牌、棒、槍、扒。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到了明朝,小說盛行壹時,施耐庵的《水滸傳》就是在這時候完成的,所以在描述武術兵器上面,加入了很多當時才有的元素,例如他對十八般武藝進行重新整合,這是作者對於本朝的愛慕亦或者是對時代的壹種推進,不過也正是他的描述,讓我們對明朝有了更深的了解。

綜上對比,十八般武藝中,有八種於《五雜俎》裏不同,事實上《水滸傳》依賴特殊的歷史背景,並不能稱為武林,只能稱作“綠林或者江湖”,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裏,劍和輕功是每位大俠必不可少的看家本領,但是《水滸傳》的江湖裏卻很罕見。他們並沒有倚著輕功來去自如,也沒有配飾各樣的劍,裝什麽武林高手,相反他們各自所擅長的武器和武功路數都是獨壹無二的,這也是為什麽《水滸傳》那麽精彩,因為它確切的貼近大眾的生活和視野。

接著說與正書《五雜俎》不同的那八種武器,包含錘、銃、鏈、戈、牌、棒、槍、扒。其實都是同理不同物,如同三十六計之類,或者名字不同,但都是同屬金屬制造的兵器。只是依據劇情需要,在人物設定上,盡量展示各自的特色,就像普遍認為林沖槍棒最適合他,魯智深禪杖最適合他,是壹樣的道理。

熱兵器又名火器,古時也稱神機,與冷兵器相對。指壹種利用推進燃料快速燃燒後產生的高壓氣體推進發射物的射擊武器。傳統的推進燃料為黑火藥或無煙炸藥。

最早的熱兵器,源於中國人追求長生不老,在煉制丹藥時候發明了火藥,就是硫磺等合成品,後來在軍事上推廣,慢慢的形成了壹些殺傷力巨大的武器,尤其是對於遠程攻擊優勢巨大。但是古代是冷兵器的戰場,熱兵器只是時代下衍生出來的附加值產品。

了解熱兵器是壹個巨大的話題,本文呢,我只就《水滸傳》進行壹些描述,如有感興趣的可以去查考歷史資料。

在經歷了唐朝的刀劍 ,宋朝的重兵器,以及元朝的弓馬的洗禮之後,融合了漢族悠久的歷史以及多民族文化融合,明朝的武術已趨進成熟。

這也依賴於明朝政府的支持,這是個中央集權嚴重的朝代,明朝的錦衣衛、東廠等部門設置,需要依賴江湖上各種人才的補給,創造兵器,融合武術路數都是必行的法門。

本文,我著重的對《水滸傳》裏各種冷熱兵器做了壹些綜合,正文繼續,且聽我的敘述。

1、銅鏈、鐵鏈

  使用人物:智多星吳用 、火眼狻猊鄧飛

 使用銅鏈為兵器的梁山人物讓人大跌眼鏡,不是別人,竟是印象裏文糾糾弱兮兮的秀才哥智多星吳用,沒想到他還還能掄的動沈甸甸的銅鏈條,還是兩根。不過吳用使用兵器在全書就出現過壹次,此後就壹直是掄著羽毛扇玩心眼。當雷橫和劉唐惡鬥五十余合不分勝敗之時,吳用威風凜凜掣兩條銅鏈,就手壹掄,便用銅鏈隔開二人手中樸刀。這也是吳用僅有的壹次武功展示,全書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鄧飛用的是單根鐵鏈,金屬鏈條作為軟兵器的壹種,對於使用者的臂力、腕力、目力都有極高要求,掄起來護住全身上下密不透風,主要技巧是抽打和絞纏,更像是防禦類的兵器。不過要是在金屬鏈條壹端進行加工,瞬間就可變身為攻擊力大大增加的另壹種兵器,不過也對使用者的武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鏈條加刀刃,就成鏈子刀,大紅人李元芳就是使用鏈子刀的高手。加槍尖,就是鏈子槍(類似九節鞭),加錘首,就是流星錘。梁山泊就有壹位使流星錘的高手,下面就說他。

2、流星錘

使用人物:混世魔王樊瑞

 樊瑞此人比較神奇,後來做了入雲龍公孫勝的徒弟,算是半個法師。馬上慣使壹個流星錘,神出鬼沒,斬將搴旗,人不敢近。不過他的出場式很特別,雙手持不同的兵器:只見他立於馬上,左手挽定流星銅錘,右手伏著混世魔王寶劍。能夠雙手同使兵器的壹般都是高手,比如武松、董平,但像樊瑞這壹雙手使不同兵器的除了他還真沒有誰,我覺得已經接近老頑童周伯通的“壹心兩用”之法了。

金庸筆下壹個有關使用流星錘的畫面太具美感,經久難忘,《白馬嘯西風》裏,李文秀摘下山洞中兩個帶藤枯葫蘆,刀在葫蘆上挖壹個孔,灌沙進去,再用葫蘆藤塞住了小孔,做出壹對簡易流星錘,用它大敗來敵。

3、飛刀

  使用人物:撲天雕李應? 、八臂哪咤項充

 李尋歡的飛刀是古龍筆下最著名最讓人難忘的兵器之壹,古龍去世時,好友喬奇有挽聯雲:小李飛刀成絕響,人世不見楚留香。我壹直疑心小李飛刀與水滸有著莫大的關系,也許古龍的靈感就來自水滸,梁山水泊也有使飛刀的高手,而且有兩位,恰巧其中壹位也姓李。撲天雕李應,身藏五口飛刀,百步取人,無有不中,而李尋歡號稱“出手壹刀,例不虛發”,不過壹個是大莊主,壹個是探花郎。

梁山上另壹個使用飛刀的高手是項充,他與李應略微不同,李應是暗藏飛刀,尋機出手,而項充手持壹面團牌(防禦),團牌背插二十四把飛刀(攻擊),就是告訴妳我是飛刀高手,看妳怎麽著?初次出場,是對戰少華山三人組,史進險些中了飛刀,楊春轉身得遲,被壹飛刀,戰馬著傷,只能棄馬逃命。

飛刀是投擲類暗器當中常見壹類,手持之法較多,常見的有自然握法、大拇指控法、食指控、掌控、劍指控,而各種手法又會因刀型或個人習慣的不同而有所改變。飛刀射出後的軌跡分為直飛和旋飛兩種,直飛壹般是握把出手,輕甩手臂或抖腕射出。旋飛,就是握尖旋飛半圈或者幾圈後刀尖插中目標。

 不論哪種手法都需要大量的訓練,不是壹夕壹日之功。項充長期在梁山戰鬥壹線,以戰為練。李尋歡整日醉中尋歡,酒裏踏夢,要是他的飛刀遇上項充的飛刀,不知是誰更強壹些?

4、標槍、飛槍

  使用人物:飛天大聖李袞 花項虎龔旺

 李袞是項充的搭檔,都是樊瑞的副手,同樣手持壹面團牌(防禦),不過團牌背插二十四把標槍(攻擊)。

 《武經總要》其第十三卷是對中國古代兵器的介紹,繪有圖譜,圖譜中有壹種兵器,叫梭槍。又據明代茅元儀在《武備誌·軍資乘·器械》中寫道:“梭槍長數尺,本出南方蠻獠用之,壹手持旁牌,壹手摽以擲人,數十步內中者皆踣。以其如梭之擲,故雲梭槍,亦曰飛槍。”這與水滸中關於李袞的描寫已經非常接近了。

《武經總要》是北宋的壹部官修兵書,官修兵書中收入此種武器,說明這種武器在當時的部隊裏,是常規武器,並不像某些武俠小說中的暗器,極盡花哨之能事,僅此壹家,別無分號。龔旺是沒羽箭張清的副手之壹,書中說他擅使馬上飛槍,他的飛槍,應該與李袞的是同壹種兵器。

5、飛叉

  使用人物:中箭虎丁得孫

 丁得孫是龔旺的搭檔,都是張清的副手,擅使馬上飛叉。書中沒有交代龔旺隨身攜帶多少把飛叉,不過既然是作為投擲類兵器使用,應該會不少。叉是十八般兵器之壹,梁山使叉高手有兩頭蛇解珍雙尾蠍解寶等人。解珍解寶是獵戶出身,想必近距離也可以投擲飛叉,不過使飛叉者如龔旺般功力高深者,還真不多見,何況丁得孫只使暗器飛叉,不使長兵器鋼叉,因此我將“飛叉”也列入冷門兵器。

丁得孫、龔旺和他們的老大沒羽箭張清是梁山泊冷兵器最牛三人組,他們曾與樊瑞、項充、李袞組成的冷兵器第二牛三人組大戰,交戰場面水滸沒有直接描寫,而是在白勝稟告宋江的話語中轉述:“盧俊義去打東昌府連輸了兩陣,混世魔王樊瑞,引項充、李袞,舞牌去迎,不期被丁得孫從肋窩裏飛出標叉,正中項充,因此又輸壹陣。”

這場大戰壹定無比精彩,六個冷兵器高手(其中5個還是暗器高手)捉對廝殺,石子、飛刀、飛叉、標槍、流星錘、盾牌漫天飛舞,場面宏大無不讓人心向往之。

6、石子(飛蝗石)

使用人物:沒羽箭張清

 若說遠程殺傷力,誰也不是神箭手花榮的對手,若說中距離殺傷力,張清的石子可稱第壹。上梁山之前,張清曾用石子連挫十五員大將,其中不乏關勝、呼延灼、徐寧、楊誌這樣的高手,可見他功力驚人。

飛蝗石作為壹種常用暗器出現在武林。飛蝗石壹般指鵝卵石,但實際上可用質地比較硬的石頭代替。飛蝗石是武林中人常用的壹種暗器,由於擲出的石塊像飛在空中的蝗蟲壹樣,故而得名。雖然無考證說張清使用的是鵝卵石,但從投擲石子、精準打頭、把人砸得面部流血不止甚至跌下馬來,除了圓潤堅硬的飛蝗石之外,恐怕沒有石子可以勝任這種準度和威力。

飛蝗石的投擲要求:穩、準、狠、快。打時以拇指、中指、食指緊握石塊,站穩後猛吸壹口氣全貫於手指上,然後從身前方猛力發出,同時吐氣,沈於丹田。發力時要抖腕、彈指,具有爆發力。

7、紅錦金鉤套索

使用人物:壹丈青扈三娘

 扈三娘大戰天目將彭玘:兩人鬥到二十余合,壹丈青把雙刀分開,回馬便走。彭玘要逞功勞,縱馬趕來,壹丈青便把雙刀掛在馬鞍鞽上,袍底下取出紅錦套索,上有二十四個金鉤,等彭玘馬來得近,扭過身軀,把套索望空壹撒,看得親切,彭玘措手不及,早拖下馬來。”

扈三娘大戰井木犴郝思文勢力不加,回馬便走,肋後撞出個女將壹丈青扈三娘,撒起紅綿套索,把郝思文拖下馬來。扈三娘仗著手中的這件獨門兵器,大顯威風。

套索就是繩索前設壹圓形環,用活結自由滑動,每遇敵手,甩出自頭套下。捆住雙臂,使之喪失戰鬥力。為了防止套上去被掙脫,扈三娘又獨出心裁給紅錦套索上設計二十四個金鉤,連套帶鉤,還能不束手就擒?套索最早應該是遊牧民族的常用的工具,不知道扈三娘這個小家碧玉是從何處學來?

8、鉤鐮槍

  使用人物:金槍手徐寧

 有壹類偏門兵器,融合兩件或兩件以上熱門兵器特點,形成自己的獨特形式。比如盜禦馬的竇爾敦所持的虎頭雙鉤(劍首鉤身),以及徐寧的鉤鐮槍。

說到鉤鐮槍,印象中總會與連環馬聯系在壹起,梁山大破呼延灼,還有《說嶽全傳》中嶽飛大破金兀術。徐寧本人同時擅長槍法與鉤鐮槍法,戰場之上與敵將交戰,據書上看還是多用金槍而不是鉤鐮槍。

9、禪杖

  使用人物:花和尚魯智深

 魯智深六十二斤重的水磨禪杖是水滸的獨創,是為這個和尚量身而坐的獨門兵器。佛教禪杖本是為提醒佛弟子不倦怠而坐,以竹葦作之,軟布包壹頭,坐禪有昏睡者,則以軟頭敲打。而到了魯智深手中,禪杖成為殺人利器,不過魯智深的殺人是為救人,他的人生格言就是:“殺人須見血,救人須救徹!”魯智深是太多人心中仰慕的水滸英雄。

周思源在《大俠活佛魯智深》中說:魯智深身上具有佛、俠(好漢)、儒這三種元素。俠的形式,儒的本性,佛的歸宿。佛根、俠行、仁義三者在他身上完美地結合在壹起。

鮑鵬山做文道:魯智深這個人物形象的意義就是讓我們知道,在這個不完美甚至醜陋的世界上,還有高貴。在小人麇集的世界上,還有這樣高貴的人,我們還可以擁有壹種尊貴的人生。

最適合活佛大師魯智深的兵器,還是這變法器為殺器,殺人卻為救人的佛門兵器—水磨禪杖。

10.板斧

使用人物:黑旋風李逵

李逵擅使雙斧,人稱黑旋風,不只是因為他生的黝黑,性格粗魯蠻橫,更是他手中的雙斧,逢人就砍,殺人時如同旋風壹樣,來去無常,不眨雙眼。

斧頭本身作為壹種武器是有很早的出處的,早在上古時代炎帝大將刑天就擅使斧頭,不過他使的是單斧,把長,李逵的是雙斧,可以別在腰間藏在衣服裏。

11.鞭

? 使用人物:雙鞭呼延灼

? 呼延灼擅使雙鞭,朝廷派呼延灼掃平梁山,他的雙鞭曾幹倒壹票梁山大將,例如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橫之輩,還有他的連環馬,讓梁山的生死存亡頓時陷入危機。

唐朝大將秦叔寶擅使雙鞭,不知道施耐庵起筆由來是不是為了敬畏前朝之情,都是忠誠良將之後,不知道他們各自的本領在今天PK下會是怎樣的畫面呢?

12.槍棒

使用人物:豹子頭林沖、九紋龍史進(也代表著王進)

林沖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史進的師傅王進是遠禁軍教頭,所以他們在武功路數和使用武器上大都都是壹致的,不過是各自造了個名字,壹個喚作林家槍法,壹個喚作王家槍法。

林沖從帶刀誤入白虎堂開始,就慢慢的走上了不歸路,後來壹路上梁山,最終病逝六和寺中,他手中的槍棒最能展現他的狠辣壹面,史進從少華山再到梁山,他手中的槍棒壹路遊刃有余,遇人殺人,遇佛殺佛。

實在沒辦法壹 壹講述了,大抵上就先講這麽多比較有代表意義的英雄吧,權當向水滸致敬,向英雄致敬!

必須必的說到壹個人, 轟天雷——淩振。

號稱“宋朝天下第壹個炮手”,善於制造火炮,能打十四五裏遠。更兼深通武藝,弓馬熟嫻,原來在官軍任職,是東京甲仗庫副使炮手。

呼延灼攻打梁山時,因軍馬過不得水泊,向高俅請淩振協助。淩振炮擊梁山時,被吳用的誘敵之計引到水中,阮小二在水中活捉淩振。淩振被捉上山後,宋江“親解其縛”,淩振在宋江和已歸順梁山的呼延灼副將彭玘的勸說下,歸順了梁山。

經典之戰,不是在對付呼延灼之上,而是大敗童貫活捉高俅,徹底的鞏固了梁山的地位,敢與朝廷抗衡。冷兵器的較量需要熱兵器的相佐,否則在與朝廷抗衡的時候同樣無法以壹當百。

淩振是中國傳統古典小說中罕見的以火器為攻擊手段的武將之壹,其“火炮”種類繁多,有字母炮、金輪炮、風火炮、車箱炮、轟天炮等,是當時壹個不可多得的科技人才。

再壹個, 神火將軍——地猛星魏定國

魏定國原是淩州團練使,精熟火攻法,上陣專用火器取人,人稱“神火將軍”。與單廷珪壹起奉旨攻打梁山。尚未出征,就被關勝圍在淩州城裏,後退無路歸順了梁山。

盡量的縮減語言還是寫了這麽多,畢竟這是壹部著作,我只是根據自己的愛好寫了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同樣喜歡《水滸傳》的朋友們可以好好的把這篇文章看壹下,大家也可以做壹下思想上的交流,尋求更多的***鳴之處吧!

權當壹個自我愛好,不能算作壹篇文章,再有更好的想法,還會繼續寫下來,大家雅俗***賞,好與不好的話壹笑而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