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遊心影錄(節選)
梁啟超
七 科學萬能之夢
大凡壹個人,若使有個安心立命的所在,雖然外界種種困苦,也容易抵抗過去。近來歐洲人,卻把這件沒有了。為什麽沒有了呢·最大的原因,就是過信“科學萬能”。原來歐洲近世的文明有三個來源:第壹是封建制度,第二是希臘哲學,第三是耶穌教。封建制度規定各人和社會的關系,形成壹個道德的條件和習慣。哲學是從智的方面研究宇宙最高原理及人類精神作用,求出個至善的道德標準。宗教是從情的意的兩方面,給人類壹個“超世界”的信仰,那現世的道德,自然也跟著得個標準。十八世紀前的歐洲,就是靠這個過活。自法國大革命後,封建制度完全崩壞,古來道德的條件和習慣,大半不適用於歐洲人的內部生活,漸漸動搖了。社會組織變更,原是歷史上常態,生活就跟著他慢慢蛻變,本來沒有什麽難處。但這百年來的變更卻與前不同。因科學發達結果,產業組織,從根柢翻新起來。變既太驟,其力又太猛,其範圍又太廣,他們要把他的內部生活湊上來和外部生活相應,卻處處措手不及。最顯著的就是現在都會的生活和從前堡聚的村落的生活截然兩途。聚了無數素不相識的人在壹個市場上或壹個工廠內***同生活,除了物質的利害關系外,絕無情感之可言,此其壹;大多數人無恒產,恃工為活,生活根據,飄搖無著,好象枯蓬斷梗,此其二;社會情形太復雜,應接不暇,到處受 *** ,神經疲勞,此其三;勞作完了想去耍樂,耍樂未完又要勞作,晝夜忙碌,無休養之余裕,此其四;欲望日日加高,百物日日加貴,生活日日加難,競爭日日加烈,此其五。以上所說,不過隨手拈出幾條,要而言之,近代人因科學發達,生出工業革命,外部生活變遷急劇,內部生活隨而動搖,這是很容易看得出的。內部生活,本來可以憑宗教哲學等等力量,離去了外部生活依然存在。近代人卻怎樣呢·科學昌明以後,第壹個致命傷的就是宗教。人類本從下等動物蛻變而來,那裏有什麽上帝創造·還配說人為萬物之靈嗎·宇宙間壹切現象,不過物質和他的運動,那裏有什麽靈魂·更哪裏有什麽天國·講到哲學,從前康德和黑格爾時代,在思想界儼然有壹種權威,象是統壹天下,自科學漸昌,這派唯心論的哲學便四分五裂。後來岡狄的實證哲學和達爾文的《種源論》同年出版,舊哲學更是根本動搖,老實說壹句,哲學家簡直是投降到科學家的旗下了。依著科學家的新心理學,所謂人類心靈這件東西,就不過物質運動現象之壹種;精神和物質的對待,就根本不成立;所謂宇宙大原則,是要用科學的方法試驗得來,不是用哲學的方法冥想得來的。這些唯物派的哲學家,托庇科學宇下建立壹種純物質的純機械的人生觀,把壹切內部生活外部生活,都歸到物質運動的“必然法則”之下。這種法則,其實可以叫做壹種變相的運命前定說,不過舊派的前定說,說運命是由八字裏帶來或是由上帝註定,這新派的前定說,說運命是由科學的法則完全支配,所憑借的論據雖然不同,結論卻是壹樣。不惟如此,他們把心理和精神看成壹物,根據實驗心理學,硬說人類精神,也不過壹種物質,壹樣受“必然法則”所支配,於是人類的自由意誌,不得不否認了。意誌既不能自由,還有什麽善惡的責任·我為善不過那“必然法則”的輪子推著我動,我為惡,也不過那“必然法則”的輪子推著我動,和我什麽相幹·如此說來,這不是道德標準應如何變遷的問題,真是道德這件東西能否存在的問題了。現今思想界最大的危機,就在這壹點。宗教和舊哲學,既已被科學打得個旗靡轍亂,這位“科學先生”便自當仁不讓起來,要憑他的試驗,發明個宇宙新大原理。卻是那大原理且不消說,敢是各科各科的小原理,也是日新月異,今日認為真理,明日已成謬見,新權威到底樹立不來,舊權威卻是不可恢復了。所以全社會人心,都陷入懷疑沈悶畏懼之中,好象失了羅針的海船遇著風遇著霧,不知前途怎生是好。既然如此,所以那些什麽樂利主義、強權主義越發得勢,死後既沒有天堂,只好盡這幾十年盡地快活;善惡既沒有責任,何妨盡我的手段來充滿我個人欲望!然而享用的物質增加速率,總不能和欲望的騰升同壹比例,而且沒有法子令他均衡。怎麽好呢·只有憑自己的力量自由競爭起來,質而言之,就是弱肉強食。近年來,什麽軍閥,什麽財閥,都是從這條路產生出來,這回大戰爭,便是壹個報應。諸君又須知,我們若是終久立在這種唯物論的機械的人生觀上頭,豈獨軍閥財閥的專橫可憎可恨,就是工團的同盟抵抗乃至社會革命,還不同是壹種強權作用·不過從前強權在那壹班少數人手裏,往後的強權移在這壹班多數人手裏罷了。總之,在這種人生觀底下,那麽千千萬萬人前腳接後腳的來這世界走壹趟,住幾十年,幹什麽呢·獨壹無二的目的就是搶面包吃。不然就是怕那宇宙間物質運動的大輪子缺了發動力,特自來供給他燃料。果真這樣,人生還有壹毫意味人類還有壹毫價值嗎·無奈當科學全盛時代,那主要的思潮,卻是偏在這方面。當時謳歌科學萬能的人,滿望著科學成功,黃金世界便指日出現,如今功總算成了,壹百年物質的進步,比從前三千年所得還加幾倍,我們人類不惟沒有得著幸福,倒反帶來許多災難。好象沙漠中失路的旅人,遠遠望見個大黑影,拼命往前趕,以為可以靠他向導;那知趕上幾程,影子卻不見了,因此無限淒惶失望。影子是誰·就是這位“科學先生”。歐洲人做了壹場科學萬能的大夢,到如今卻叫起科學破產來。這便是最近思潮變遷壹個大關鍵了。(自註)讀者切勿誤會,因此菲薄科學,我絕不承認科學破產,不過也不承認科學萬能罷了。原載1920年3月上海《時事新報》
〔鑒賞〕 1917年,梁啟超辭去段祺瑞 *** 財長之職後,決心脫離官場,赴歐進行考察。1918年12月,梁啟超與蔣百裏、丁文江、張君勱等人出遊歐洲,歷時壹年多。對英、法、德、意、比等國作了實地考察,於歐洲的經濟與文化有所了解後,梁啟超在1919年10月寫下了《歐遊心影錄》。《歐遊心影錄》分上下二篇,上篇為《大戰前後的歐洲》,下篇為《中國人之自覺》。因涉及梁啟超對東西文明關系的基本立場,所以引人註意。尤其是他對科學萬能說的抨擊,格外耀眼。《歐遊心影錄》對當時學術界思考東西文明關系問題和科學與人生觀關系問題,發生過重要的影響,因而自然而然地被視為中國現代思想文化史的壹部重要論著。第壹次世界大戰後,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問題有了充分的暴露。西方有些人想從東方文明中尋找精神支柱,中國壹些學者也跟著講西方物質文明破產了,認為東方精神即將復興。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梁啟超的《歐遊心影錄》,就是反映此種心態的代表作。從時間上說,梁啟超倡導於前,而梁漱溟響應在後。梁漱溟將《歐遊心影錄》的部分內容,作為《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的附錄之壹。梁啟超引用了美國名記者賽蒙的話:“可憐,西洋文明已經破產了”,“等妳們把中國文明輸進來撥救我們”。梁啟超起初“還當他有心奚落我,後來到處聽慣了”,“這就是歐洲多數人心理的壹斑了”。梁啟超以為,人總要有個安心立命的所在,但近來歐洲人卻沒有了這壹精神支柱。“最大的原因,就是過信‘科學萬能’。”照梁啟超的說法,歐洲文明原先有三個來源:壹是封建制度,二是希臘哲學,三是耶穌教(基督教)。自法國大革命後,封建制度崩潰了。由於科學的發展,把宗教沖掉了:“科學昌明以後,第壹個致命傷的就是宗教。”並把道德也沖得壹塌糊塗了:“道德這件東西能否存在”,是“現今思想界最大的危機”。托庇於科學而建立的純物質的純機械的人生觀占據了統治地位,形成了“強肉弱食”的局勢。在“強權主義越發得勢”後,形成了“獨壹無二的目的就是搶面包吃”的人生觀,終於導致第壹次世界大戰的發生。科學的成功與物質的進步,“人類不惟沒有得著幸福,倒反帶來許多災難”。好比沙漠中迷路的旅客,遠遠望見前面有個大影子,就拼命往前趕,以為可以靠他走出迷途。不料趕上幾程子,影子不見了,於是陷入無限的淒惶失落之中。“影子是誰·卻是這位‘科學先生’。歐洲人做了壹場科學萬能的大夢,到如今卻叫起科學破產來。”近代中國,在西學東漸的強大壓力下,以倫理道德為本體的傳統觀念受到極大的沖擊。從張之洞的中體西用,至李鴻章主持的洋務運動,再到戊戌變法、清末新政、新文化運動,賽先生(科學)壹直被國人奉為座上賓,很少有人對它進行過全面深刻的反思。梁啟超在歐洲轉了壹圈後,認為科學的昌明沒有給人類帶來幸福,卻造成了無數的災難。他認為,科學大夢的幻滅,必將成為歐洲思想變遷的壹大關鍵。他向國人宣告,“科學萬能夢”再不能做下去了,這實在是驚世駭俗的言論。不過梁啟超並未走向極端,他只是不再認為科學是萬能的了,並未得出科學本身已經破產的結論。梁啟超認為,科學的發展,在造就物質文明的同時,把人們壹切的內部生活與外部生活,都歸到了“物質運動的‘必然法則’之下”,否認了意誌自由。梁啟超以為,科學日益昌明以後,壹方面沖擊了宗教的世界觀,把人們的道德標準沖得壹塌糊塗;另壹方面,科學把自身變成了另壹種形式的宗教,企圖為世界定下壹個不變的標準。科學的“必然法則”,與以往講運命由八字帶來或上帝註定的舊派命定說相比,是“變相的運命前定說”。這壹說法,為玄學派的中堅人物張君勱所繼承。科學與玄學的大論戰,是主張科學無法解決人生觀的問題而爆發的。“科學上之因果律,限於物質,而不及於精神……人類活動之根源之自由意誌問題,非在形而上中,不能了解。”(《人生觀之論戰序》)在張君勱看來,人的壹切活動,是以自由意誌為根源的。每個人都是壹個“我”,“我”的活動出於意誌自由,人生觀具有主觀的、直覺的、綜合的、單壹的特點,決非科學所能解釋。因果律就是梁啟超說的,“物質運動的‘必然法則’”。“必然法則”與自由意誌的截然對立,是張君勱主張的思想來源所在。在探究科學與玄學的論戰時,不應當忘卻前路先驅梁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