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有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和夫人海倫·斯諾、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艾格尼斯·史沫特萊、伊斯雷爾·愛潑斯坦、哈裏森·福爾曼、傑克·貝爾登、西奧多·懷特(白修德),英國記者詹姆斯·貝特蘭、岡瑟·斯坦因,德國記者漢斯·希伯等。
二開展醫療活動:
加拿大美國醫療隊有白求恩(加)、帕森斯(美)大夫和瓊·尤恩(加)護士;印度援華醫療隊有愛德華(隊長)、巴蘇華、柯棣華、木克華、卓克華(後木克華、卓克華較早回國);國際紅十字醫療隊,有德國的貝爾、白樂夫、顧泰爾、馬庫斯、王道,波蘭的傅拉都、戎格曼、甘理安及夫人、陶維德,奧地利的富華德、嚴斐德、肯特,羅馬尼亞的揚固、柯讓道及夫人,捷克的柯理格、基什,保加利亞的甘揚道,匈牙利的沈恩,蘇聯的何樂經,英國的高田宜等;單獨來華或已在中國就地參加醫療工作的有美國的馬海德,加拿大的布朗、麥克盧爾、哈利生,新西蘭的霍爾,奧地利的傅萊,朝鮮的方禹鏞等人。
三參加各項建設:
有的參加“工業合作社”的經濟救亡運動,如新西蘭的路易·艾黎,英國的喬治·何克、賴普吾、普艾達等;有的參加了科技教學和科技工作,如英國的林邁可、班威廉、克蘭爾夫婦等;有的參加文化建設,如日本的綠川英子,朝鮮的鄭律成,荷蘭的尤裏斯·伊文思等。
四置身實際戰鬥:
有以庫裏申科為首的蘇聯誌願飛行員大隊(連同技術人員700人,犧牲200人)(註:杜賓斯基《中日戰爭時期的蘇中關系(1937—1945)》俄文本,第100頁。),以羅伯特·山德爾、傑克·紐寇克為隊長的美軍駐華空軍人員(犧牲而有姓名可考者數十人)(註:據武權亞、徐治《‘駝峰’C—53飛機之謎》(《光明日報》1997年4月12日)壹文稱,抗戰期間“駝峰”航線上墜落的飛機達557架,為此獻身的飛行員達2000名,其中不少美國飛行員。);在指揮人員中,有參加晉冀抗戰後被我軍授銜的原越南籍將領洪水,有美國政府派遣出任中國戰區統帥部參謀長兼中緬、印美軍司令的史迪威;在軍事觀察人員中有抗戰時期來華的美軍陸戰隊的埃文斯·福代斯·卡爾遜,有抗戰後期駐延安考察的美軍觀察組成員謝偉思、多姆凱、戴維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