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大陸電影 - 電影《大都會》想要表達什麼?

電影《大都會》想要表達什麼?

魏瑪德國導演弗裏茨·朗作品《大都會》第壹次全景展示了未來都會場景,如摩天大樓、霓虹燈、軌道列車、大型機械、工廠車間等。弗裏茨·朗的美國之行後,延續卓別林風格,以都市和生產線為現代性的表征,人成為被“嵌入”現代化機器生產線的壹部分,人的本質正在異化。

《大都會》是表現主義的喪鐘。其後UFA破產重組,影人投身好萊塢。在表現主義脈絡中,底層大眾曾是魏瑪電影主要的觀眾,他們渴望逃脫現實生活,想象繁榮或是異域景象;制片方在“尋找大眾”時,也制造了大量虛構類題材。倡導表現主義的UFA原本竟是德國壹戰時的宣傳機構。大眾消費與保守勢力的統治在此出現了微妙的結合。

片中嚴格對立的階級關系,兼具天使與魔鬼特質的女性形象,這與魏瑪時期的勞動-失業狀況、婦女地位有關。影片刻畫精明理性化的資本家和無知易怒的工人大眾,並以神諭式的感召和巧妙的妥協收場,都暗示制作者的保守立場。

《大都會》是魏瑪德國的心理隱喻。工業化和機械化的壓制,以及反抗的混亂,使人們產生找回德國精神家園的渴望(對完整性的渴望)。希特勒和納粹正是在這種思潮中,標榜傳統精神(心),“腦”與“手”的協調者身份登場崛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