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孚(公元前612?-?),她是列斯波斯島的貴族,在那裏組織了壹所音樂學校,寫情歌和婚歌,與女弟子唱和。她寫過九卷詩,只傳下兩首完整的詩和壹些殘句。她用簡潔自然的詩句寫出了自己復雜的心理變化,反映希臘奴隸主貴族的生活情趣。莎孚死後,她的名聲傳遍了全希臘,柏拉圖稱她為“第十位文藝女神”,她受到西歐歷代具有貴族傾向的詩人的推崇。琴歌的另壹個著名的作者是阿那克瑞翁(公元前550?-465?),他寫了五卷詩,歌頌醇酒和愛情,其中有獨唱琴歌、雙管歌和諷刺詩,只傳下壹些短詩和殘句。古代和後世有許多人模仿他的詩體,稱為“阿那克瑞翁體”。
莎孚,壹個古希臘女詩人,以飽滿的激情吟唱詩歌,尤其是愛情、欲念、渴望以及隨之而來的痛楚。她把詩歌當作對女性隱秘世界的禮贊。可以說,莎孚創造了最撼人心魄的愛情詩。
莎孚生於愛琴海邊的壹個叫萊斯波斯的島上,這是壹個多事之秋,薩福經歷了其中所有的變遷,如字母表的發明,錢幣大規模鑄造,政治動蕩不安,文學藝術頻繁更新。從薩福身上,可以看到壹個與時代***同成長的人,尤其是壹個天縱才具的女人。
莎孚被冠以“抒情詩人”之名,是因為在那個時代,詩歌是由七弦琴伴唱的。莎孚在技術和體裁上改進了抒情詩,成就了希臘抒情詩的轉向:從以諸神和繆斯的名義寫詩轉向以個人的聲音吟唱。她是第壹人描述個人的愛情和失戀的詩人。
關於莎孚的逸聞趣事,版本層出不窮,大多是基於不大可靠的傳聞。在埃裏卡瓊的《薩福的飛越》這本書裏,瓊將這個詭異的希臘女詩人拉進肥皂劇式的世俗生活中。莎孚像斯嘉麗壹樣在男人中間周旋、調情,“似乎想要吞下整個世界”。行文中,瓊激蕩的語調如同薩福轉世。在她筆下,薩福是壹個無所畏懼、卓越不凡的女英雄。
在《如果不是冬天:莎孚斷章》裏,安妮卡爾森以獨特的翻譯風格,描述了莎孚在大到愛情、欲望、婚姻、驅逐,小到靠墊、蜜蜂、豆子,以及關於衰老、羞恥、時間等等人類方方面面的思考,用括號和空格來提醒讀者紙草上原稿文字的殘缺。
美女、詩人、男詩人的情人、第壹個失戀投海自殺女詩人、女同性戀者、現代女權主義的先祖……在莎孚這個名上,似乎可以加上任何壹個在現代文學流行著的詞匯。若是莎孚本人,大概情願用自己的詩形容自己吧:“周圍的群星黯淡無光而她的光華,鋪滿了鹹的海洋和開著繁花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