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烽火通信
遠在周代我國就有了烽火傳遞信息的方法,烽火作為壹種原始的聲光通信手段,服務於古代軍事戰爭。從邊境到國都以及邊防線上,每隔壹定距離就築起壹座烽火臺。內儲柴草,當敵人入侵時,便壹個接壹個地點燃起烽火報警,各路諸侯見到烽火,馬上派兵相助,抵抗敵人。
西周時期,為了防備敵人入侵,采用“烽隧”作為邊防告急的聯絡信號。在古史書《周禮》中有這樣壹段記載“在各國從邊疆到腹地的通道上,每隔壹段距離,築起壹座烽火臺,接連不斷,臺上有桔橰,桔橰頭上有裝著柴草的籠子,敵人入侵時,烽火臺壹個接壹個地燃放煙火傳遞警報。
每逢夜間預警,守臺人點燃籠中柴草並把它舉高,靠火光給領臺傳遞信息,稱為“烽”,白天預警則點燃臺上積存的薪草,以煙示急,稱為“燧”。古人為了使煙直而不彎,以便遠遠就能望見,還常以狼糞代替薪草,所以又別稱狼煙。周朝規定:天子舉烽燧各地諸侯必須馬上帶
兵前去救援,***同抵抗敵人。由此可見,烽燧制度的實施,意味著早在周時就已出現了龐大而又完善的軍事信息聯系網絡。
2.竹簡
在造紙術發明之前,我們的祖先也使用竹簡作為文字的載體。竹簡用的是皮薄而節長的竹子,先將圓竹鋸成壹定的長度,再破為壹定的寬度,削光整平後,即成為簡片。然後再用絲繩、麻繩、細皮條等分上下兩道編連簡片,即可用來刻寫或書寫文字。
竹簡是我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書籍形式。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冊"字,象征著壹捆簡片系二道書繩,而金文中的"典"字則表示"冊"在桌幾上。
相傳在漢武帝時,文人東方朔向皇帝上了壹個奏本,用了3000多片竹簡,派了兩個大力士才擡進宮,所以竹簡使用起來非常麻煩,而且時間長了會受蟲蛀、腐爛,不能長時間保存。
3. 旗報
旗報、牌報、揭帖旗報源於我國古代的“露布”,通常由專人扛著,騎在馬上,奔馳傳送,供沿途軍民閱覽,鼓舞士氣。牌報則是寫在木牌上的新聞傳播工具,而揭帖則是類似傳單的壹些印刷品,可供四處散發。
4. 報房
報房起於清代,主要集中在北京。早在清代初期,北京城內就有以私人名義從事抄報活動的人,多為低層文吏,以刊刻抄邸報為自己的副業,到清代中、晚期演變成私營報紙。
5.快馬傳書
代將所有的公文和書信的機構總稱為“遞”,並出現了“急遞鋪”。急遞的驛騎馬領上系有銅鈴,在道上奔馳時,白天鳴鈴,夜間舉火,撞死人不負責。鋪鋪換馬,數鋪換人,風雨無阻,晝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將領嶽飛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從前線強迫召回臨安,這類金牌就是急遞鋪傳遞的金字牌,含有十萬火急之意。
古時候。人們修築高高的烽火臺。當發現敵人入侵時,便立即點燃烽火臺上的柴草,利用冒火的烽煙,來傳遞敵情信息,召集x隊前來援助。後來,人們又發現了騎馬傳送信息的方法,在全國各地設置很多驛站,有專門的人接力傳遞信件,這樣,可以騎著馬把信息傳送到很遠的地方。再以後,人們又發明了用旗語、燈光傳遞信息的方法。
6. 竹信
早在公元968年,中國便發明了壹種叫"竹信"(Thumtsein)的東西,它被認為是今天電話的雛形。歐洲對於遠距離傳送聲音的研究,卻始於 17世紀。1796年,休斯提出了用話筒接力傳送語音信息的辦法。雖然這種方法不太切合實際,但他賜給這種通信方式的壹個名字--Telephone(電話),卻壹直延用至今。
擴展資料
出行方式
第壹,獨木舟。獨木舟是我國最早的河流交通工具,在六千多年前就被人們應用,古代人為了擴大活動範圍,把視野從陸地放到了湖泊河流,獨木舟能夠防止河流的阻攔,讓人們的生活便利,在打漁方面也受影響。
第二,牛。人們除了飼養牛用來吃肉以外,還讓它拉人走路,騎在牛背上可以減輕人的疲勞,我們都知道放牛郎就是騎在牛背上,而且牛性格憨厚不易傷人,缺點是速度慢。
第三,騎馬。如果人們需要出遠門就挑選上好的馬匹,男人直接騎馬,還珠中我們可以看到阿哥們策馬奔騰十分帥氣,如果是女性出行就用馬拉車廂出行。不過馬匹需要經過人的馴服才能騎行,不然性格暴躁的野馬會讓人受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