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憶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說《流逝》《小鮑莊》《錦繡谷之戀》《雨,沙沙沙》《王安憶中短篇小說集》等,另有長篇小說《紀實與虛構》《69屆初中生》《長恨歌》(獲茅盾文學獎)。
王安憶的小說,多以平凡的小人物為主人公,表現他們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經歷與情感,達到平中見奇的藝術效果。“理解”與“愛”是她的創作宗旨。她的早期作品多側重於感情的抒發,近期創作則趨於冷靜和細致。
《雨,沙沙沙》、《阿蹺傳略》等系列作品,取得公眾的註意。這些作品主要是以平實細膩和充滿傷感的文筆,描寫大陸自文革後生活的轉變。
她的其他長篇,如《黃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千言萬語,卻被批評為「流水賬」。及至九十年代,王安憶終能以《叔叔的故事》大放異彩,隨後的《長恨歌》和《紀實與虛構》等,亦證明她駕馭長篇說部、想像家國歷史的能力。
既是文學評論家,亦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及比較文學研究所教授的王德威曾經描述王安憶創作的三個特徵,分別是對歷史與個人關系的檢討;對女性身體及意識的自覺;對「海派」市民風格的重新塑造。而《紀實與虛構》可說是集三者的大成。
在小說中,作者意圖為自己的家族尋根探源,但卻與蘇童、余華、葉兆言、李銳等不同,舍父系族裔命脈於不顧,反之轉而探勘早已佚失的母系家譜;至於其創作和探源的據點則在上海,壹個由外來者匯聚而成的都會,壹個不斷遷徒、變易和遺忘歷史的城市。
書中內容***分十章。單數章講述作者,即敘述者在上海成長的經過,從幼年遷入、求學、文革、流放、歸來到成婚;至於雙數章節,則追溯其母家族在中華民族史上的來龍去脈。最後在第十章,家史在民族史中的線索與個人在國家史中的歷史記錄,合而為壹,並歸結到作者對創作歷程的反思。
當提到王安憶的長篇小說《長恨歌》,有時難免令讀者以為是唐代詩人白居易《長恨歌》的小說版。其實兩者並沒有壹點兒關系的!
小說中最令人觸目的是主角王琦瑤的出場。作者花費篇幅來描寫上海的弄堂、流言、閨閣、鴿子,目的只有壹個:襯托王琦瑤像是吸盡黃浦精華的結晶。
「……上海弄堂是性感的,有壹股肌膚之親似的。它有著觸手的涼和暖,是可感可知,有壹些私心的。積著油垢的廚房後窗,是專供老媽子壹裏壹外扯閑篇;窗邊的後門,是供大小姐提著書包上學堂讀書,和男先生幽會的……」細致和屬於女性的筆觸,具體描寫弄堂的壹切。
事實上,在王安憶發表了《長恨歌》後,便有學者或文學評論將之歸類為張愛玲的「延續」,試想像著如葛薇龍、白流蘇、賽姆生太太等角色的舞臺由中華民國的上海轉移至中華人民***和國的上海,壹群曾經過著聲色的男女,如何在誇張禁欲的政權裏,度過餘生。
當然,王安憶的《長恨歌》並非全沒有缺點,其缺點亦正如其優點,就是《長恨歌》只是將張愛玲沒有全面寫出的上海風情給予全面集中的描寫,意即是成功地借鑒了別人的創意,非常流暢的將別人零碎描寫的東西集中起來全面描寫;可是,這些描寫卻非作者的原創,換言之,她只是依循前人成功的道路。當然,客觀來說,王安憶的描寫上海的原貌是成功的,亦顯出其駕馭長篇巨著的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