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玉石不經雕琢,就不能變成好的器物;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會明白道理。
出自:《禮記·學記》,作者不詳
原文選段: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於學。」其此之謂乎!
釋義:
玉石不經雕琢,就不能變成好的器物;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會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國家,統治人民,首先要設學施教。《尚書·兌命》篇中說:“始終要以設學施教為主”,就是談的這個道理啊!
擴展資料寓意:
壹塊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顯現出它的價值,所以人類也需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為壹個有用的人。
作品思想:
《禮記》中“天”作為超越的存在是價值之源,它既有形上本體之義,又可為人所“默識”、體認。就超越性上說,任何個我不是天;從內在性上說,人與天相通不隔。
人與天的關系因而不是單純的“線性”邏輯關系,而是本體上天人相通,而實踐上人雖需體認但又要承認天的超越性的關系。
《禮記》繼承和發揮了先秦儒家的倫理思想,以整體性、相關性的視界看待社會與人生。《禮記》在有些方面有更細節的要求,主張***生性可轉化並通過動態的“互生性”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