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1人評分) 7.9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原文: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寫翻譯
寫賞析
糾錯
收藏
評分:
參考翻譯
寫翻譯
譯文及註釋
譯文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遊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
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裏來了。大雁北飛,就像要回到北方家鄉的人那樣,但是由於
依戀,差壹點掉了隊。還沒有飛到北方時,就已經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風雪了,還是再在江南渡過半月的春光時節▼
參考賞析
寫賞析
其壹賞析
詩的首句“竹外桃花三兩枝”,隔著疏落的翠竹望去,幾枝桃花搖
曳身姿。桃竹相襯,紅綠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愛。這雖然只是簡單壹句,卻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顯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細密,就無法見到桃花了。其次,它
表明季節,點出了壹個“早”字。春寒剛過,還不是桃花怒放之時,但春天的無限生機和潛力,已經透露出來。▼
其二簡析
許多選本只看中第壹首,因而第二首已鮮為人知,實際上,第二首
也寫得很好。第壹句大體寫惠崇所繪的“飛雁圖”,大雁北飛,有幾只雁依依不舍,差點掉了隊。並且在下壹句,把這幾只雁比作了“北歸人”,是非常形象的,這
就畫活了景象。詩到了第三、四句,就更進壹步給大雁以人的情感。“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詩▼
賞析三
這首題圖詩,著意刻畫了壹派初春的景象。詩人先從身邊寫起:初
春,大地復蘇,竹林已被新葉染成壹片嫩綠,更引人註目的是桃樹上也已綻開了三兩枝早開的桃花,色彩鮮明,向人們報告春的信息。接著,詩人的視線由江邊轉到
江中,那在岸邊期待了整整壹個冬季的鴨群,早已按捺不住,搶著下水嬉戲了。然後,詩人由江中寫到江岸,更▼
鑒賞
惠崇是個和尚,宋代畫家。這首詩是蘇軾題在惠崇所畫的《春江曉
景》上的。惠崇原畫已失,這首詩有的版本題作《春江曉景》,現已無從考證。畫以鮮明的形象,使人有具體的視覺感受,但它只能表現壹個特定的畫面,有壹定的
局限性。而壹首好詩,雖無可視的圖像,卻能用形象的語言,吸引讀者進入壹個通過詩人獨特構思而形成的美的▼
賞析
這是壹首題畫詩,惠崇的《春江曉景圖》沒有流傳下來,不過從蘇
軾的詩中,我們可以想個大概:壹片竹林,三兩枝桃花,壹條江,幾只鴨子,河岸上滿是蔞蒿,蘆芽剛剛破土,天上還有兩兩歸鴻。河豚是看不到的,是饞嘴的蘇軾
在想:河豚該上來了,用蔞蒿和蘆芽壹燉,比東坡肉鮮多了。惠崇為宋初“九詩僧”之壹,跟蘇軾不是壹個時代▼
賞析四
惠崇,福建建陽人,北宋著名九僧之壹,王安石稱他有“絕藝”
(《純甫出釋惠崇畫要予作詩》),著名國畫史學家郭若虛說他“工畫鵝、雁、鷺鷥,尤工小景,善為寒江遠渚。蕭灑虛曠之景,人所難到也”(《圖畫見聞誌》卷
四)。由此可見,惠崇的畫享譽壹時,而《春江晚景》(錢鐘書《宋詩選註》作“曉景”)應是他擅長的得意之作▼
賞析二
這首是題畫詩,作於元豐八年(1085)。下面是對這首詩的賞
析:好的題畫詩,既要扣合繪畫主題,又不能拘於畫面內容,既要能再現畫境,同時又能跳出畫外,別開生面,離開繪畫而不失其獨立的藝術生命。蘇軾這首詩可以
說做到了這壹點。詩的前三句詠畫面景物,最後壹句是由畫面景物引起的聯想。整首詩又如同詩人即景言情,當▼
創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蘇軾於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開封)為惠崇所繪的《春江晚景》兩幅所寫的題畫詩。壹說此詩作於江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