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壹代危亡的唐朝名將汾陽王郭子儀,以其功勛卓著與赤膽忠心被後人千年傳頌。其子孫後代遍布大江南北,內陸海外,在我市的商州區也有壹脈,分布在今天的板橋郭村、腰市上集及張村的麻澗等地。
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壹代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妒,窮奢極欲而人不非的郭子儀本人“多福、多壽、多子女”,宗子龐大,計有八子、七婿。八子依次是曜、旰、晞、昢、晤、曖、曙、映。長子郭曜性格沈著冷靜,相貌魁梧,有豪傑之氣,年輕時隨父做官,進而沙場奔戰,終升為太子詹事,封為太原郡公。建中三年(782)即父逝世後的第二年謝世。唐皇李適贈為太子太傅,加賜號為“孝”。郭曜有銳、鋒、鏈、锜四子。子儀二子旰在至德二年(757)潼關戰役中壯烈犧牲。三子郭晞英勇善戰,壹直隨父在外征戰,後升為太子賓客。郭晞有七子:鈞、鋼、鍊、鉷、銶、钅集、鑲。子儀四子郭昢官至試鴻臚卿,五子郭晤官至兵部郎中,八子郭映官至右庶子,封壽陽男,由於他們三位官位不太高,史書記載較少。六子郭曖十余歲與代宗豫的第四女升平公主訂婚(後封為昭懿公主),婚前官太常主薄,婚後拜封駙馬都尉、試殿中監,在朝廷中備受尊寵。德宗貞元三年(787)襲封代國公。去世時年僅四十八歲,葬今華縣五龍山,贈尚書左仆射。郭曖有四子:鑄、釗、钅從、鈷。子儀八子郭曙在代宗時任司農卿,德宗時任金吾大將軍,後又被封為祁國公。
據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家譜資料研究中心所藏家譜資料所知,郭子儀的子孫們向全國各地遷徙有十支,其中長子郭曜後裔有兩支,六子郭曖後裔有七支,七子郭曙後裔有壹支。他們經歷壹千多年,遍布河南、安徽、浙江、江蘇、江西、湖南、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後又從福建、廣東等地陸續遷海外。據郭氏家譜載,商州板橋郭村郭氏即為郭曖的後代的分支。
商州板橋郭村郭氏原有家譜,在闖王李自成來商後被焚燒,後於乾隆庚寅年借河南閿鄉縣(今消融於靈寶)西董村家譜壹份,於第二年(1771)由郭儒抄錄。據該譜載從子儀的父親敬之以下血脈:郭敬之生七子,依次為:子璓、子儀、子雲、子英、子珪、幼賢、幼儒、幼明、幼沖;子儀生八子,其中曖生钅從等四子,钅從後代有璉、枝;璉生海,海生成龍、成虎、成麒、成麟;成龍生永泰、永學、永禮;永學生漢復、漢璽、漢英、漢仕、漢林;漢英為山東單縣知縣,生愷和慷;愷生世泰、世顯、世耀、世榮、世康;世泰生次和淵;淵始居閿鄉縣西董村生二子清和秀。郭淵授右軍萬戶。明洪武初年郭秀受命南征得勝,官至都督府。明洪武年間十八世郭秀由西董村遷居商州今板橋鎮郭村,卒葬於該村,墓碑解放初被毀,上世紀末本族人重立。
二十二世懷即普的兒子在成化年間(1465-1487)由郭村遷往泉村上集。懷生七子:長儀,真定府(明改真定路為真定府,領11縣5州,明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後,真定府直隸於京師)巡檢,次子增商州陰陽官,三子轉河東(泛指山西)鹽運司,四子伯玉,五子征,六子蘭,七子軒。上集郭氏家廟建於乾隆十八年(1753),乾隆五十八年(1793)重建。廟由前、中、上殿組成,建築面積近600平方米,經歷代維修重建,現存建築為清代風格。前殿有郭氏家廟牌匾,中殿有唐王禦贊大牌匾,上殿正中是汾陽王郭子儀和霍國夫人王氏、南陽夫人趙氏神主牌位,東邊是駙馬郭曖和升平公主的牌位,西邊是遷商始祖等祖先的牌位。殿東走廊上掛乾隆十八年由陜西潼商兵備道屠用中敬書的“功蓋天下”,中間懸湖北按察司使趙銓題的“徽猷永存”,西邊有商州知州、後升遷為石阡知府羅文思敬題的“位極人臣”金子大匾。此外還有堂聯“發跡汾陽源遠流長華即廟商有祠豐功偉烈已享千秋殂豆 移居丹滸支分派別臣則忠子則孝余韻遺風還綿萬代箕裘”、“汾陽肇跡家聲舊 都尉貽謀世澤長”由三十二世孫偉儒敬書,“維嶽降神於少華尚父功大澤深不但雲礽百代 列星乘尾在丹江南支分派衍依然奕葉重光”由原任四川宜賓縣知縣洛南冀宣明拜題並書;“昭穆不失其倫沫祖宗之余德 子孫亦為序修祀事而孔明”由吏部揀選侯銓知縣王時浮拜題並書;“派衍汾陽惟光惟烈 祀修上洛蔔世蔔年”由富平縣儒學教諭外孫孔繼陶題;上殿堂聯“派衍汾陽四十傳當年功著皇唐澤流奕禩祖宗貽謨尚奠恪遵勿替 籍分商嶺五百載今日家崇祭典戶薦明煙子孫奏格期仁孝常存”由三十壹世孫玉章敬題。此外整個建築的墻壁、梁架、檐枋、檐板內外,保留了大量壁畫、繪畫、書法、題記 ————百度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