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大全 - 他是王晶的父親,港片的祖師爺,去世時能讓謝賢黃日華為其扶靈

他是王晶的父親,港片的祖師爺,去世時能讓謝賢黃日華為其扶靈

2010年,王晶的父親王天林,因身體機能衰退去世了。

說起王晶的父親,可能很多人都壹臉懵,但提起《射雕英雄傳》大家壹定不會陌生,這部劇的導演就是王天林。

在香港演藝圈,“王天林”這個名字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為他在圈內是“祖師爺”級別的人物。

他捧紅了周潤發、謝賢、劉德華等壹眾實力派演員,還培養出了八位知名大導演,說他壹個人撐起了香港電影事業的半壁江山,也毫不誇張。

在華語電影史上,王天林是難得的高產型導演。據不完全統計,他參與或導演的影視劇高達上百部,這個數據至今還讓很多人望塵莫及。

所以憑借著強大的影響力和人脈,王天林的葬禮規模空前盛大,被他壹手提攜出來的謝賢、黃日華、杜琪峰等著名導演和知名演員,都紛紛為他扶靈。

1928年,王天林出生於上海市。那壹年是中國***產黨於井岡山會師,也是抗日戰爭的關鍵時刻,所以王天林是在戰火紛飛的時代背景下長大的。

剛出生沒多久的王天林,家境還算富裕,至少吃穿用度不成問題。直到他十歲那年,家中的頂梁柱倒下了,父親在那個動蕩的年代離開了人世,家裏的經濟情況也因此每況愈下。

所以王天林中學還沒讀完,就和叔叔去廣東,靠做電影買辦掙生活費。後來生意做不下去了,17歲的他便背井離鄉來到香港。

1941年,香港在第壹百零壹次聖誕聲中淪陷了,這個過程僅僅用了十八天。原先的豪華酒店,也成了市民們的避難所。

王天林無奈之下,只能輾轉至貴陽。在那兒他找了壹份在戲院打雜的工作,直到1947年才回到香港。而此時的香港,已然成了英國人的掌中之物。

回到香港後,王天林依舊靠著叔叔的引薦,去了壹家電影公司做膠片沖洗工作。這份工作做了壹段時間後,片場的錄音崗位正好缺人,他就替補了上去,成為了壹名錄音助手,這也是他離影視劇制作最近的壹次。

因為王天林從離家開始,就壹直從事著和演藝事業有關的工作,所以在做錄音工作時,也會展現出與他人不同的才華和想法。

如此壹來,導演身邊的助理就發現,他不應該僅僅只是個錄音助手,便建議他去嘗試更高的職位。王天林覺得有道理,於是轉身當了攝影組裏的場記,相當於晉升到副導演的預備位置了。

但這是壹份比劇組裏任何人都要忙碌,而且吃力又不討好的差事,也最需要耐力和定力。

王天林需要把每壹個分鏡頭的劇本,跟導演記錄和匯報、並列出演員的出場名單,還要統計每日工作的完成情況,甚至連道具的擺放、演員的妝容、站位都歸他管。

壹旦稍有差池,整個片場的人都會唯他是問。

這段做場記的時光雖然辛苦,但卻為他後來的導演之路奠定了基礎。

王天林在面對生活給予他的苦難時,很少有抱怨,總是以逆來順受的方式,平和地接受壹切挑戰,就拿他的第壹位頂頭上司洪叔雲來說吧。

洪叔雲是個十分有個性的導演,但他脾氣大、架子也大,有時候片場發生了壹點讓他看不順眼的事,就會當場大發雷霆。

結果就是讓王天林來收拾他留下的爛攤子,所以壹部戲下來,雖然片頭最後的導演位置掛的是洪叔雲的名字,但實際上,整部電影差不多都是王天林負責完成的。

像這樣的經歷對於王天林來說並不少,在洪叔雲之後,他還跟過其他導演。

當他們發現洪叔雲這招屢試不爽後,就開始當起了甩手掌櫃,心情好、有精力時,才會去片場溜兩圈,甚至有的幹脆拿到劇本後,就直接甩給了王天林,讓他負責所有事務。

這樣的活兒接多了之後,原本對戲劇拍攝毫無經驗可談的王天林,也從中學到了不少技藝和拍攝手法。

久而久之,他自己更是悟出了壹套法則。在這份“來之不易”的苦差事中,他竟然完成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成功從場記壹路“闖五關斬六將”,站到了副導演的位置上。

此後他幾乎是逢片必拍,只要是劇本到了手裏,就壹定能給觀眾壹個交代。

而且他對劇本的題材幾乎是來者不拒,不論是喜劇、悲劇還是動作片,他都能拍出來,對多種風格的駕馭更是手到擒來。

雖然他不是最具特色又最頂尖的導演,但能擁有如此強大適應能力的人,在影視圈內可謂是鳳毛麟角。

或許這和他的逆來順受有關,而這種性格的養成,又和他自幼就在戰火中顛沛流離的經歷離不開關系。

成功之後,王天林的生活幾乎被拍戲占據了。但他熱愛這份工作,也正是因為這份赤子之心,他才能導出上百部作品。

1973年,王天林進入香港無線電視臺工作,也正是在tvb,他接到了自己的首部武打戲。

為了讓這部戲的視覺沖擊力更強,也出於對演員的人身安全考慮,他做出了壹個在中國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決定,那就是在拍打戲的過程中運用“威亞”。

與此同時,他也開創了香港武打戲的工作先鋒,在不知不覺中,推動著tvb走向屬於它的“黃金時代”。更是以壹己之力,鑄造了壹個又壹個香港巨星。

到了晚年時期,王天林也沒閑著。雖然他已經從導演的位置上退休了,但人老心不老,他依舊步履不停地走在演藝事業的道路上。

本應該安心養老的王天林,培養完八大導演和數不勝數的知名演員後,便開始在他徒弟們的劇中客串。

他尤其喜愛扮演愛徒杜琪峰《黑 社會 》系列中,那個黑 社會 老大“鄧伯”,在後來參演的影視劇中,他也從來不收片酬,只是以包紅包的方式表示回報。

學到老活到老的王天林,晚年憑借著精湛的演技,拿到了人生中的最後壹個金馬獎。

說起王天林,就壹定繞不開他的兒子王晶,大家所熟知的《賭王》和《澳門風雲》等電影的導演正是他。

正所謂“子承父業”,王晶在拍電影這方面,也是得了他父親王天林的真傳。迄今為止,他導演和監制過的影視劇高達四百余部,在演藝圈內也是少有的“高產導演”。

同時他也是壹個徹頭徹尾的商業片導演,在他的電影中,對人文的關懷和思考完全被摘除,留下的只有空洞以及毫無意義的 搞笑 ,“爛片之王”這個名號也由此而來。

但他真的只拍爛片嗎?又或者說他為何要拍這些毫無營養可言的影視劇呢?

事實上,王晶在王天林的影響下,從小就對戲劇抱有極大的熱情,所以國內外的文藝電影他幾乎都看了個遍,自己成為導演後,也拿出了不少優秀的作品。

而他最後會選擇做商業片導演,也和父親王天林有關。

那個時候家裏經濟不景氣,母親又好賭成性,他們幾乎走到了破產的邊緣。為了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王天林常常會壹年到頭不著家地在外面拍戲。

王晶吃過了“窮日子”的苦頭,便下決心要拍商業片。從那以後,拍戲在他眼裏不再只是壹份工作,而是壹門生意,所以才會有人說他專拍爛片。

但事實上,在那個年代,香港各大劇組幾乎沒有開工,除了王晶的劇。因為當時香港的演藝事業壹度陷入了低谷,唯壹能盈利的只有王晶。正是他靠著這些“爛片”,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養活了壹批演員。

當王晶被問及,對“爛片之王”這個稱號有何感想時,他坦然地進行了回應。

面對質疑時,王晶用壹部《笨小孩》,證明了自己不僅可以制作文藝片,而且還能把它做好。他成功地表達出了現實生活的殘酷,卻又體現了生的希望。

也就是這部電影讓,王晶拿到了金馬獎,飾演女主角的葉德嫻,也因為此劇壹舉奪得了那壹年的影後。

在王晶的個人財產使用上,投資文藝片壹直是壹筆不小的開銷,光是這壹點,便足以顛覆人們對他“唯利是圖,只拍爛片”的看法。

“要做文藝片就要做到高級,要做商業片就要做到賺錢。”這就是王晶對他的職業的看法。在這壹點上,王天林和王晶這對父子倆的看法是相似的,他們都熱愛自己的職業,也尊重藝術。

如今王天林已經去世,希望王晶能繼承父親,拍出更多好的作品。

相關推薦:

28年前陳百強去世,何超瓊當時已為人妻,為何卻堅持要給他扶靈?

妹妹溺死11年後,31歲的張雨生因車禍意外身亡,母親至今守在陵園

蔡國權:與張國榮齊名,卻在49歲車禍癱瘓,被妻子扔在養老院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