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課本上學習過關於“秦淮八艷”的文章,而在“秦淮八艷”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董小宛、陳圓圓、柳如是以及李香君這四個。李香君本名叫李香,由於壹些典故,李香君又被後人稱為“香扇墜”。
李香君畫照
李香君原本姓吳,出生於蘇州。在李香君幼年的時候,因為家道中落,只能跟隨母親漂泊異鄉。在八歲的時候便將自己的姓改了,隨母親李貞麗姓李。
李香君是明朝南京秣陵教坊的名妓,因為她的歌喉圓潤,唱歌十分的好聽,紅極壹時 ,但是李香君卻不輕易地唱歌。此外,對於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等等,李香君也是樣樣精通,李香君所彈奏的《琵琶記》,更是受到了諸多受聽客的追捧。
雖說李香君從小就生活在風花雪月的場所,但是內心卻是十分的善良與純潔,甚至連官宦子弟都沒有的傲骨,在李香君的身上都有體現。此外,李香君的母親李貞麗為人豪爽仗義,還略微懂得壹些風雅之事,從而使得很多的文人騷客或者是壹些忠正耿直之人,都到李香君所在的媚香樓喝酒賦詩。也正是因為這樣,李香君與侯方域在媚香樓當中相識。
李香君桃花扇清朝著名戲曲作家孔尚任寫下了壹部著作,講述了“秦淮八艷”之壹的李香君為了堅守自己與侯方域的愛情,面對他人強勢逼婚,以死明誌,血濺桃花扇的事情,表達孔尚任對李香君對愛情的忠貞的欽佩之情,這部著作就是《桃花扇》。
李香君畫照
李香君要侯方域是在李香君的母親李貞麗所經營的媚香樓當中認識的,當時李香君年方十九,而侯方域也是南明八大才子之壹,意氣風發。二人在媚香樓當中壹見鐘情,最終,兩人喜結連理,李香君嫁給了侯方域,成為了侯方域的妾室。李香君多年坎坷,漂泊流浪,好不容易嫁給了侯方域,可以享受生活,但是卻因為侯方域參與抵抗反清復明起義,以及反抗閹黨的鬥爭,遭到迫害,被逼流亡。
侯方域流亡在外,李香君只能獨守空房。在當時,藝妓改嫁是再正常不過事情。但是李香君卻拒絕了所有上門求親的人,要堅守自己與侯方域之間的愛情。面對著眾多達官顯貴的求親,李香君壹壹拒絕,將所有人都拒之門外。
在眾多的求親者當中,以阮大鋮最為難纏。阮大鋮不斷的向李香君送來禮物,希望通過軟磨硬泡,取得李香君的好感,從而將李香君娶回家。但是,李香君面對阮大鋮的軟磨硬泡,最終選擇以死明誌,壹頭撞在了欄桿上,血濺桃花扇。阮大鋮害怕鬧出人命,最終選擇了放棄。人們知道了李香君削減桃花扇這壹件事情之後,紛紛贊揚李香君的忠貞,並且流傳至今。
李香君故居相信學習過明朝歷史的人都知道“秦淮八艷”,而在“秦淮八艷”當中,李香君則是最為人所熟知的。在“秦淮八艷”當中,不論是傾國傾城的面容,還是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都精通的技藝,都不輸於其他人。但是人們稱贊李香君並不僅僅因為這些,更是因為李香君對於愛情的忠貞。在李香君逝世之後,李香君故居便成為了人們向往的地方。
李香君戲劇照
很小的時候便已經開始了流浪生活,算得上是李香君故居的地方,便是她生活的媚香樓,媚香樓是李香君的母親李貞麗再秦淮河岸所經營的。李香君的父親是朝廷官員,但是她的父親卻因黨派之爭,成為了犧牲品。家道中落的李香君被迫跟隨母親李貞麗四處流浪,八歲時便將姓氏改為李。
李香君故居媚香樓所在位置是秦淮河畔來燕橋的南端,具有很強明清建築風格,基本格局則是壹座標準的三進兩院式宅院。在媚香樓當中,設有書法、假山、園林雕刻、壁畫掛燈等等,基本設施十分的齊全。人們參觀李香君故居時,便可以通過這些基本設施,進壹步了解到李香君的生活是什麽樣的。
除了上述提到的基本設施,在李香君故居中還有壹口天井,天井的內部有題詞,詞為:陳醪斟趣新茗催詩三杯忘寵辱,鐵笛銷魂銅琶醒夢壹扇寓悲歡。由於年代久遠,這些詞是誰寫的,已經沒有辦法知曉,但是表現出對李香君的緬懷與崇敬之情,天井旁邊還立有李香君的塑像。
李香君電影在上個世紀,香港電影十分的流行,其中還拍攝了很多介紹歷史人物的電影,其中《李香君》這壹部電影就十分的成功。《李香君》這壹部電影講述的是,在明朝末期,身為秦樓 *** 的李香君的悲慘身世,以及李香君與侯方域兩人的愛情故事,做那樣了李香君對於愛情的忠貞不渝。
李香君畫像
這壹部電影是由當時紅極壹時的紅線女、關青、羅家寶以及姚朝輝等人主演的。
相信大家都知道,李香君是明朝末期“秦淮八艷”之壹。而關於李香君的故事,數百年來都受到人們的贊頌。不論是她絕美的容貌,還是精湛的技藝,以及是她對於愛情的忠貞,都受到了後人的贊揚。
《李香君》這壹部電影重點講述了李香君與侯方域的愛情故事,侯方域因為黨政之爭,得罪了諸多官員,最終受到了牽連,逃離南京,留下了李香君壹人在家。李香君知道侯方域已經落難時,並沒有向其他的藝妓壹樣拋棄在家的丈夫,重新改嫁。這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但是侯方域的政敵卻不斷的慫恿好事之徒阮大鋮去向李香君提親。
李香君對於阮大鋮提親,當即壹口回絕,但是阮大鋮卻壹直糾纏不清。李香君被逼無奈,以死明誌,血濺當場。阮大鋮生怕事情鬧大,最終放棄,而李香君最終也等到了侯方域回來。因為這壹件事情,李香君對於愛情的的忠貞,受到了很多人的贊揚,並且壹直傳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