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叫半身斑馬,半身馬,普通斑馬的亞種.非洲最著名的滅絕動物之壹.1788年,斑驢最初是作為壹個獨立的物種被人進行了分類,被稱之為馬科類斑驢.斑驢因為它的肉、皮被人類肆無忌憚地獵捕而導致滅絕,最後被人圈養的斑驢活標本也在1883年8月死於荷蘭阿姆斯特丹Artis Magistra動物園.
斑驢實際上是草原斑馬的亞種,它的身體後半部為黑色,而腹部和四肢卻為白色.斑驢的眼在腦顱的後方.斑驢脖子長,頭也長,而耳朵卻非常短小.由於人類的大肆捕殺,1883年,斑驢從地球上永遠消失了.
2. 斯特拉大海牛(自1768年滅絕).無防備的牲畜,能長到25.9英尺長(相當於是7.9米),成年的斯特拉海牛壹般有3噸重.大量的斯特拉海牛曾經在北太平洋海岸、日本的南部、加利福尼亞活動,很有可能是人類的到來,不僅是導致了這個區域,同時也是導致了其它區域內斯特拉海牛的滅絕.
斯特拉大海牛又叫斯氏大海牛,無齒海牛,主要生活在科曼多爾群島. 斯特拉大海牛身軀龐大,體長達7~8米,重達3~4噸,是海洋裏的第二大哺乳動物.
3. 袋狼(1936年滅絕).近代很有名的身上附有袋子的食肉類動物,產於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通常被人稱為塔斯梅尼亞虎.對於這個物種的起源可追溯到“第三紀中新世”的早期.盡管這個物種已經被認為是滅絕物種,但是還是有不少關於目擊袋狼的報道
袋狼,英文名Thylacine Tasmanian wolf,曾廣泛分布於澳洲大陸及附近島嶼上(1936年滅絕).歐洲移民定居澳洲後,澳洲大陸上的袋狼就滅絕了,僅在澳大利亞南部的塔斯馬尼亞島上尚有分布.有人認為野生種群已經滅絕.體形似狗,頭似狼.肩高600毫米,體長750毫米,尾長530毫米.毛色土灰或黃棕色,背部生有14-18條黑色帶狀斑.毛發短密並十分堅硬.口裂很長.前足5趾,後足4趾.
4. 愛爾蘭大鹿(大約是7700年前滅絕).又稱為巨鹿,是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的鹿.它們生活在亞歐大陸——從愛爾蘭到貝加爾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700年.巨鹿肩高約7英尺,鹿角是鹿科類動物中最大的,重量可達90磅
愛爾蘭大鹿,又稱為巨鹿,是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的鹿.現已滅絕
5.裏海虎(1970年滅絕).世界第三大虎,又稱為波斯虎,是虎類最西部的亞種.裏海虎臉頰周圍長滿了短毛,雄性裏海虎身型巨大,體重大約為169公斤—240公斤.雌性裏海虎不如雄性裏海虎大,體重也只有85公斤—135公斤.現在仍然存在目擊過裏海虎的說辭.
裏海虎是大型的食肉動物,身體長而強壯.雄性和雌性壹般單獨獵捕和進食.夜間活躍,但在白天也活動.壹般以大型有蹄哺乳動物為食,比如鹿、母牛等.裏海虎壹般3到4歲即發育到性成熟.雌虎壹次產崽壹般3至4只,壹般情況下存活下來的不超過兩只,死掉的和瘦弱的虎崽會被雌虎吃掉.
6. 歐洲野牛(1627年滅絕).歐洲最著名的滅絕動物之壹,擁有非常龐大的體型,在25萬年前引進歐洲.在任何地方捕殺巨型動物,是貴族的特權,後來慢慢地變成了僅是王室特權.最後僅存的壹頭歐洲母野牛,死於1627年波蘭的Jaktorów 森林公園
歐洲野牛,歐洲最著名的滅絕動物之壹.歐洲野牛和古代歐洲野牛(據說為現代家牛的祖先)擁有非常龐大的體型.200萬年前,歐洲野牛被引進印度.然後引進到中東,之後是亞洲,最後在25萬年前引進歐洲.1758年,林奈 (Linnaeus)第壹次在科學文獻中對這種動物進行描述.20世紀,歐洲科學家利用已被家庭馴養的牛,培育出新的歐洲野牛(Heck歐洲野牛),與野生歐洲的野牛生物學特征相比,他們都不完全相像.
7. 大海雀(自1844年滅絕).大海雀是海雀類中唯壹不飛的物種,體型巨大.來自大西洋,幸存直至當代,很不幸,如今已不見大海雀身影.它同時被稱為大海燕或是企鵝.它站立大約30—34英尺高(75厘米),重5公斤.這種不飛的大海雀是海雀類中最大的物種.從弗羅裏達州貝冢中發現的殘骸表明,它們在冬天都會不定期地往南飛,直到十四世紀.
大海雀是壹種不大會飛的水鳥,它們曾廣泛生活在大西洋的各個島嶼上,大海雀的體型與外觀非常象企鵝,它的體型粗壯,腹部呈白色,頭到背呈黑色.由於的它的雙翼已經退化,因此只能在睡眠上低低滑翔.當它潛入水中後,會繼續揮動雙翼,起著強勁的推動作用.除了繁殖季節外,大海雀很少在陸地上生活,它們喜歡集體活動,常常成百上千只聚集在壹起,在海面上漂浮或潛入海中捕食小魚小蝦等,大海雀的巢非常簡陋,每對“夫妻”只是在海島上隨便銜幾根幹草,放到巖棚上便草草了事.大海雀的繁殖能力極低,每次只產壹枚卵,每枚卵上都有著各式各樣的顏色與斑紋,看上去非常精致.
8. 穴獅,同樣被人稱為歐洲穴獅或是亞歐穴獅,是獅子的祖先,獅子類中已滅絕的亞種.這個亞種是獅子類中最大的壹類. 住在洞裏,是肉食性動物,捕食大地獺、小型的嚙齒動物、其他草食動物等.穴獅在更新世(約300萬年至1萬年前)滅絕.
9. 渡渡鳥(自十七世紀末滅絕).渡渡鳥是壹種不飛鳥,居住在毛裏求斯島.它站著有三英尺高(1米),以水果為食,生活在陸地.渡渡鳥自十七世紀中後期就已經滅絕了,這個可以歸功於人類的活動.
渡渡鳥,學名:Raphuscucullatus.鳩鴿目(Columbiformes,有時畫為孤鴿目(Raphiformes)孤鴿科(Raphidae)鳥類.原產毛裏西斯,1681年已經絕滅.渡渡鳥不能飛行.該科包含3個種,其他兩種是留尼旺島(Reunion)的留尼旺孤鴿(R.solitarius,1746年絕滅)和羅德裏格斯島(Rodrigues)的羅德裏格斯孤鴿(Pezophapssolitaria,約1790年絕滅).渡渡鳥體大於吐綬雞,重達23公斤左右(約50磅).體羽藍灰色、頭大.嘴長23公分(9吋),淡黑色,具淡紅色鞘形成鉤尖.翅小而不能飛.腳強壯,黃色,腳後端高處有壹束彎曲的羽毛.留尼旺孤鴿可能是渡渡鳥的白化變種.羅德裏格斯孤鴿淡褐色,體較高較細,頭較小,嘴短而無厚鉤尖,翼上有隆突.現於牛津大學保存壹個渡渡鳥的頭和腳,大英博物館只保存壹只腳,哥本哈根保存有壹個頭.歐、美和模裏西斯若幹博物館保存有多少是完整的骨骼.孤鴿的許多骨骼亦被保存下來.
另補充:
10北美候鴿:19世紀初,北美洲的森林上空到處都有北美候鴿的身影,它們成群結隊,數量最多達3億多只.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到1914年就只剩下壹直北美候鴿了.它們被人類捕獵,成了盤中美味,它們棲息築巢的森林也被毀壹旦.因為壹對候鴿壹年只剩壹只蛋,所以幼鴿生長的速度還沒有農民撲殺它們的速度快.
11海濱黑麻雀:肯尼迪角航空中心以前是壹大片沼澤地,那裏是麻雀的天堂.可是,後來火箭上了天,鳥兒落了地.原因是火箭基地斷絕了它們的食物來源.科學家想盡辦法也沒能挽救它們,海濱黑麻雀於1984年結束了最後壹次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