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部分喜歡情感纏綿霸道總裁狗血瑪利蘇的菇涼來說,那個血雨腥風琴膽劍心豪骨俠情的江湖是她們柔軟的心所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的。《臥虎藏龍2之青冥寶劍》中有壹段臺詞:“能喝酒的女人,什麽漢子不能拿下。”喜歡看武俠的女孩兒,心胸必然是很開闊的。
遇到喜歡看武俠的女孩兒,就娶了吧~~~~
最近聽說金庸老前輩修改了他十五本武俠小說的壹些情節和結局,或許是更符合人物性格主線和故事情節的發展,但總覺得還是無法接受,所以是壹直拒絕去看的。在我們這代人的心目中,老版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是傳奇的經典,永遠無法超越的,總覺得金老的改寫有種無可奈何的妥協。
武俠其實是成年人的童話,無法實現的“俠以武犯禁”的理想,可以在書中快意恩仇。只不過作者筆下的武俠是脫離不開現實社會的投射,而人們是只能是在生活瑣事和現實壓力的夾縫中在書中稍微喘口氣,當所謂的武俠逼於壹些道德和法律社會的規則,越來越向實際生活中的規範靠攏時,對於喜愛它的人們來說,是種無法接受卻也無可奈何的逐漸沒落的痛心。
《臥虎藏龍》和《鐵騎銀瓶》是年少時很喜愛的兩本武俠小說,裏面玉嬌龍和羅小虎纏綿悱惻,愛之切恨之深的愛情悲劇,頗有些中國的“羅密歐和朱麗葉”的悲壯和感天動地的情懷,在年少懵懂情竇未開時簡直深受震撼。
這兩本書的作家王度廬先生,壹代俠情大師,壹生隱於市井,在他的六部武俠作品《河嶽遊俠傳》、《寶劍金釵》、《劍氣珠光》、《鶴驚昆侖》、《臥虎藏龍》、《鐵騎銀瓶》中,將“俠”的陽剛之美和“情”的陰柔之美結合起來,營造出既慷慨又旖旎、既壯烈又纏綿、既蒼涼又溫柔的審美意境。
可惜,這些市井武俠人物的鮮活形象,故事情節發展的曲折逶迤,人物情感的強烈沖突,在後來的電影作品中,就算是如李安這樣的大師,在寬銀幕上不僅未表現完整,或許在很多地方還斷章取義。
最大的改變和原著迷不能接受的地方就是,在原書中那麽有人格魅力敢愛敢恨,為爭取個人幸福與封建社會中將女性視為家庭權力鬥爭犧牲和優勝品的個人命運相抗爭的奇女子玉嬌龍,在電影中演化成為,章子怡扮演的為了個人私欲不顧大義背叛師門妨害俠義之道甚至有些心狠手辣的豪門嬌小姐,即使在第壹部電影結局中玉嬌龍自斷生路跳落懸崖在周圍雪山的映襯中唯美的鏡頭中,還是讓人心生不了憐惜。
更不要說,在《臥虎藏龍2之青冥寶劍》中,袁和平直接將“玉嬌龍”轉換成壹個連名字都普普通通的“寒梅”,完全沒有我們心目中那個嬌嗔婉轉,個性鮮明,潑辣癡情,卻讓人念念不忘的“玉嬌龍”壹絲壹毫的影子。
整個《臥虎藏龍2之青冥寶劍》中,貫穿全片是生搬硬套,死拉活扯的“俠義”大道。為了所謂“江湖大義”,“鐵臂魯”,“無影鏢”,“酒癲”,“飛刀李”喊著“俠義”的大口號死在與大反派西蓮教大BOSS魏閻王的抗爭之中,不覺讓人感動不足,莫名其妙之感更強。或許導演在這裏稍微再交代壹下細節,可能更有說服力。
不過,的確整部電影的特效完全可以比擬大片,《指環王》原班人馬的打造,袁和平作為天下第壹武指的名號,無論在西蓮派老窩鐵塔上的打鬥,還是冰湖上孟思昭和魏方師徒的決鬥,甄子丹招牌式迅猛三踢腿,大反派的硬橋硬馬,鐵塔崩塌磚塊瓦片的抖落,冰面細絲密線的冰崩裂縫,無壹不顯現出特效的精良和袁大指導武打動作的過硬。
“武俠”兩字,“武”的確在“俠”之前,所以說壹部武俠電影如果在武打動作上過於矯情做作,得不到觀眾的認可。但是,壹個導演在人文精神上的缺失,必然會導致更大的敗局。說實話,《臥虎藏龍2之青冥寶劍》那麽多制作精細的武打動作,還不如李安讓周潤發立於竹林之顛隨風縈繞看似無骨卻屹立不倒的鏡頭印象來得深刻。
《臥虎藏龍2之青冥寶劍》故事情節倒是比較完整,也首尾呼應,交代了魏方是寒梅的私生子,被官妾想搶奪家產將自己女兒與之偷換(其實在原著中玉嬌龍跳崖未死,無法回到父母身邊,落泊江湖,被人偷龍轉鳳,將別人換的女兒取名“春雪瓶”教導成人,遇到被匪頭撫養長大的“韓鐵芳”,相知相戀,如同玉嬌龍與羅小虎的翻版),還有俞秀蓮與孟思昭的婚約,以及孟思昭為了成全李慕白和俞秀蓮的“死遁”。
不過,整部片子層次不明,沒有中心思想,全篇有的是外在強加的“俠義”之道,感覺很是突兀。
沒有經過哲學和人文思想深度洗禮的人們想僅憑生活的領悟達到壹個高峰是很困難的事。袁和平如是,其實周星馳也如是,憑借努力和天賦的確可以在眾人之上,出人頭地,但真正想要成就經典不是僅僅憑著汗水和經驗就可以做到的。電影制片如是,社會上各行各業也如是。
武俠電影的困局,不僅是在人文思想上的弱勢,更是在現實生活中的基礎的薄弱。
武俠是人們在局勢錯綜復雜弱肉強食的亂世中,在掙紮著活下去的絕境中為自己思想意識點亮的壹絲微光,它無力改變人們現實的窘境,最大的用處僅僅只是讓人們不沈淪為完全的行屍走肉,臆想著有壹個可以快意恩仇,打破階級統治,為弱勢群體仗義執言的武俠世界。
可惜,隨著人們意識層次的提高,和法治社會的日益規範,以及經濟發展中壹些社會規則的改變,還有人們在思想信仰和物質追求的態度轉變,武俠在現實的理論形式基礎越來越薄弱。
表面上看,無論文壇還是電影市場,都把武俠題材捧得很高,為熱門題材,其實盛名之下,如烈火烹油,過度的消費和無意識的誤解,最終只會讓武俠走入死胡同,生存空間越來越狹窄。
是讓武俠電影壽終正寢,還是讓其茍延殘喘用其過去的殘光來博取觀眾的歡心,或者,最好的期望,能有那麽壹些不輕言放棄有思想有技術的人們,堅持不懈,將其發揚光大,或者舊貌換新顏,以重生的姿態來賦予這世界更多的光環。
拭目以待,翹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