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洋流海洋深度
海洋平均深度約為3.7公裏(2.3哩)。從壹般深100~200米的大陸棚坡折開始,大陸坡壹路降為廣闊的深海平原。
約有75%的海床深度在3~6公裏間,只有約1%的深度更深。最深的水域分布在較窄的海溝中,其中大部分與太平洋島弧有關,目前已知最深的是馬裏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的11,034米。
2、海洋的特征
海洋的許多重要特征皆由海水的溫度和鹽度決定,此外再加上壓力,便決定了海水的密度。海水的熱量主要來自其表面吸收的太陽能,而表面的水溫會隨緯度不同而有明顯的差異。
但表面溫度的分布卻明顯受到表層洋流的熱傳導以及諸如湧升流等其他區域性特征之影響,廣闊海洋的溫度從不到-1℃直到28℃(30~82℉)不等。
在熱帶及溫帶緯度地區,大洋海水的溫度在溫躍層(位於海水充分混合、深達100米左右的表層之下)下降得最為明顯。深於1公裏後的水溫變化緩慢,趨向壹般在2℃以下的底層水溫。
3、海洋中的物質
海水含有各式各樣溶解的無機物,有機物,氣體和有機物。除了以上溶解成分,它還含有懸浮微粒物質(如浮遊生物)。除了水之外,最豐富的無機成分依序為氯化物、鈉、硫酸鹽、鎂、鈣、鉀和重碳酸鹽等。
這些主要成分不像許多微量物質,其濃度各不相同但幾乎和鹽度成固定比例。大洋海水呈微堿性,pH值接近8。地球化學家認為,盡管物質不斷進出增減,至少過去6億年來,海水的主要組成特征多少維持壹致。
擴展資料:
海其實是在地球史上第壹次火山爆發時由於水蒸氣太多而形成了雲,之後又下了幾千年的暴雨,匯成了大海。
研究證明,大約在50億年前,從太陽星雲中分離出壹些大大小小的星雲團塊。它們壹邊繞太陽旋轉,壹邊自轉。在運動過程中,互相碰撞,有些團塊彼此結合,由小變大,逐漸成為原始的地球。
星雲團塊碰撞過程中,在引力作用下急劇收縮,加之內部放射性元素蛻變,使原始地球不斷受到加熱增溫;當內部溫度達到足夠高時,地內的物質包括鐵、鎳等開始熔解。在重力作用下,重的下沈並趨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輕者上浮,形成地殼和地幔。
在高溫下,內部的水分汽化與氣體壹起沖出來,飛升入空中。但是由於地心的引力,它們不會跑掉,只在地球周圍,成為氣水合壹的圈層。
位於地表的壹層地殼,在冷卻凝結過程中,不斷地受到地球內部劇烈運動的沖擊和擠壓,因而變得褶皺不平,有時還會被擠破,形成地震與火山爆發,噴出巖漿與熱氣。開始,這種情況發生頻繁,後來漸漸變少,慢慢穩定下來。這種輕重物質分化,產生大動蕩、大改組的過程,大概是在45億年前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