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大全 - 什麽叫做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什麽叫做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您好!

很多年以前,看福克納的《我彌留之際》。這本超級無聊的書,我大概斷斷續續看了五

年才看完,因為打開書本的次數太多了,我因此牢牢記住了開頭的壹篇序言,題目叫“他

們都在苦熬”。這句話,拿來形容《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非常合適了。他們都在苦熬。在

《女人四十》裏,許鞍華還安排給女主角壹個苦盡甘來,充滿了希望的結局,可是在姨媽

的後現代生活裏,連這點希望都不存在了,不但是姨媽,包括影片中所有的人物,都沈浸

在苦澀的況味中,“他們都在苦熬。”

姨媽無疑是這部影片的中心人物,也是線索人物。按照影片所給的暗示,她類似是當時

下鄉到東北去的知青,在到了婚嫁的年齡無奈嫁給壹個“工人大老粗”(片中語)。不得

不說,壹百多年以前早於中國其他城市的殖民化和現代化,使上海這個地方和這個地方的

人有了不同於中國其他城市的特殊品性。這種類似烙印壹樣的東西如此鮮明突出,幾乎終

生難以泯滅。不止在壹處地方看到過,說生活在其他城市的上海人可以壹眼就分辨出來。

上海給她打上的烙印讓她無法安心地在丈夫甚至是女兒的身邊生活下去,壹旦有了回到上

海的機會,她頭都不回地離開了,她女兒劉大凡說,簡直像去相親壹樣。可以說,在壹種

異質的生活環境中對上海的那種愛戀和思念,是可以用戀人壹樣的感覺來形容的。

然而上海生活有上海生活的好處,也有難處。她應該是收入微薄,要靠家教來補貼。她

生活儉省拮據近於吝嗇,和外甥之間賬目分明。但是,看到金永花因為孩子生病無助可憐

,她仍然願意收留她,並且給她壹點工資。在看到有人不講公德亂扔垃圾的時候,她找來

民警,理直氣壯地理論。在我這個外地人看來,這些都很具有上海特色。

更要說的是她的黃昏戀。潘知常是個小混混,騙子。早些年上海有壹種拆白黨,專門騙

取婦女錢財,就是類似於這種人。解放軍進城以後,這種人和妓女壹起被取締改造了。現

在,他們也和妓女們壹起回來了。他看準了姨媽這種生活孤寂,又愛好傳統文化的中老年

婦女,知道什麽最對她們的胃口。他滿嘴的古典名句詩詞,壹幅落魄才子,懷才不遇的樣

子,卻全都是剽竊別人的句子。而姨媽,雖然迷戀潘知常所有的壹切,可是仍然像張愛玲

那個時代的曹七巧壹樣頭腦清醒,感覺敏銳。她非常清楚地知道他為的是她的錢。“妳壹

頓要吃壹斤小排骨,我養不起妳!”這就是上海的哲學。然而也許在倆人交往的過程中也

有壹點點真誠?就像範柳原對流蘇說的“。。。妳如果對我有壹點點真心,我也對妳有壹

點點真心。。。”那樣的真誠?兩個人換了戲裝互相欣賞互相迷戀,入戲的那壹剎那,騙

吃騙喝的小混混,臃腫吵鬧的中年婦女,竟也變得如同戲臺上的帝王妃子壹樣高貴莊嚴,

再卑微再瑣屑的人生,也可以散發出驚心動魄的華麗。尤其是選擇周潤發來飾演這個角色

,離開的那個鏡頭,壹轉身披上風衣,當年的小馬哥、許文強風采再現,讓人不勝唏噓。

當年的江湖喋血英雄早已淪落為周星馳式的搞笑人物,而潘知常這個角色,如果放在古典

時代,也許真的是個才華橫溢的英雄呢。戲裏戲外,渾然難以分辨了。。

沒有人該受什麽譴責。每個人都有自己必須要面對的痛苦處境。我們正要怪姨媽的女兒

劉大凡不盡壹個女兒的責任,沒有孝心的時候,我們知道了姨媽十多年前忍心拋下了自己

的女兒和丈夫,壹個人回了上海,那麽劉大凡的表現再正常不過。我們反過來要怪姨媽做

為壹個母親不稱職不夠資格的時候,我們隨著寬寬來到東北姨媽原來的家。姨媽的丈夫粗

魯耿直,性格乖戾,(姨媽壹邊拖地,丈夫壹邊往地下吐刷牙水;別人來買他的鞋,問他

是不是真皮的,他說,不是,我給妳吃下去。)女兒和男朋友整天吵架,雞飛狗跳,家中

永無寧日。我們要怪劉大凡不懂事,壹心只想出國的時候,我們又看到她在飯店餐館後門

,和幾個同事剛剛點了壹根煙抽了壹口,馬上有人叫“快點進來炒菜了,別偷懶!”她只

好整整軍大衣,捶著酸痛的腰,在油煙裏繼續她的工作。

如果僅僅到這裏,還不算是最好的。寬寬又壹次來到姨媽家,他長大了,長高了,懂事

了。姨媽說他都長出小胡子來了。他沒有姨媽周圍人所有的煩惱,他年輕,他家裏富有,

他明年馬上就要到澳大利亞去上學了。可是,在晚上,他望著窗外,驚訝地發現月亮變得

很大很大,他默默坐到月光下,劉大凡也出來,問他有什麽心事嗎?他說,他喜歡壹個女

孩子,可是她不喜歡他。因為他是瘸子。

到這裏,我們可以看出許鞍華的苦心。這部影片表達的不是對壹種體制的批判,也不是

對現狀的批評。她不是在批判。她在描述。描述不管是有錢沒錢,不管是老人孩子還是年

輕人,人生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無法解決的煩惱,人生的悲涼,苦澀的況味,至此,蔓延

無邊。

還想說說那兩次降臨的月光,我覺得是壹種渺茫的希望的象征。陽光總是給人溫暖和希

望。可是月光,雖然是光明,卻是冰冷的,微茫的。姨媽第壹次見到的時候是希冀著回東

北也許會帶給她幸福,寬寬見到的時候是想也許出國會讓他的心情好起來,但是,都只是

也許,而現實往往就象月光那樣冰冷。

還有那只貓。隔壁的水太太看起來總是很快活的樣子,生活優裕,不同的假發套配不同

的衣服,女兒女婿可以帶她到東南亞旅遊。可是因為自己養的貓失蹤了就難過的生病最終

心臟病發作去世。而且每次去她家的時候家裏總是只有壹個小女孩(可能是外孫女)。這

些都說明,這個老太太表面看起來很風光的樣子,其實也是壹個孤獨寂寞的可憐老人,女

兒女婿雖然很有錢可以保證她衣食無憂,可是卻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在她身邊,於是那只貓

就成了她生命中的唯壹寄托。否則,很難解釋因為壹只貓的失蹤而淒然離世的狀況。

在影片的結尾,姨媽穿著臃腫的衣服,在集市上擺攤賣貨。東北的冬天,天寒地凍,她就

著鹹菜啃著涼饅頭。忽然間耳邊隱隱傳來京劇鎖麟囊片斷,是從壹個收音機裏傳出的。

正是她第壹次遇到潘知常的時候他唱的那段。壹時間恍然若夢,影片就在裊裊的二胡聲中

結束了,姨媽心中是喜是悲?是苦是甜?都留給觀眾自己去細細品味了。正是深得中國傳

統審美趣味的精髓,所謂的“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後現代主義的產生與“現代性”的討論是相關的。現代性代表了現代主義、現代、現代化的綜合,它相信理性和科學的進步,相信技術能夠征服自然,相信將科學技術運用於社會改革,就能控制和改善人類的狀況。但是,隨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狀況的改變,現代性日益趨向崩潰,於是,西方學者們選用“後現代”壹詞來描述現代性還未退出人類發展的舞臺,而嶄新的社會狀況還未到來之時的“生活於間隙時期的感覺”,開始從不同的角度對現代性進行多方位的反思,逐漸形成和發展為壹種流行的思潮。

。。。希望您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