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藝術,起源於17世紀江戶初期,近400年來與能樂、狂言壹起保留至今。
歌舞伎的始祖是日本婦孺皆知的美女阿國,她是島根縣出雲大社巫女(即未婚的年青女子,在神社專事奏樂、祈禱等工作),為修繕神社,阿國四出募捐。她在京都鬧市區搭戲棚,表演《念佛舞》。這本是表現宗教的舞蹈,阿國卻壹改舊程式,創作了《茶館老板娘》阿國女扮男裝,身著黑衣,纏上黑包頭,腰束紅巾,掛著古樂器紫銅鉦,插著日本刀,瀟灑俊美,老板娘壹見鐘情,阿國表演時還即興加進現實生活中詼諧情節,演出引起轟動。阿園創新的《念佛舞》,又不斷充實、完善,從民間傳人宮廷,漸漸成為獨具風格的表演藝術。
歌舞伎三字是借用漢字,正名以前原來的意思是“傾斜”,因為表演時有壹種奇異的動作。後來結它起了雅號“歌舞伎”:歌,代表 音樂;舞,表示舞蹈;伎,則是技巧的意思。
日本各地的女優紛紛效仿阿國競相演出歌舞伎,壹些武士為爭奪女優大打出手,甚至互相廝殺。1629年,德川幕府以敗壞風俗罪禁止歌舞伎演出。直到1653年,才允許只有男子演出的“野郎歌舞伎”,女性角色由男性扮演,稱為“女形”,即旦角。1670年後,這種演出增多,而且有了劇本,內容情節和表演手法更臻成熟。 1751—1801年是歌舞伎的全盛時期。以後30年,歌舞伎又完成了人物性格表演上的典型化、個性化和藝術化,表演程序也被固定下來。歌舞伎演員為世襲制。演員父子,代代相繼。當時以江戶(今東京)、大阪、京都三市為中心,歌舞伎成了市民喜愛觀賞的表演藝術。到19世紀明治時代,日本這門傳統藝術成為壹種越來越古典的戲劇。
歌舞伎的主題大致有兩類:壹是描寫貴族和武士的世界,二是表現民眾生活。劇目可分四種:“義大夫”狂言,通過舞蹈表演滑稽的故事劇;“時代物”狂言,是借古喻今的歷史劇;“世話物”狂言,描寫庶民生活和愛情故事劇;稱作“所做事”狂言的舞蹈劇,內容涉及忠孝仁義等道義,對二般市民進行勤儉、行善、懲惡的道德教育。
目前在日本歌舞伎比任何壹種古典戲劇更受歡迎,近幾年又產生了不少新的劇本和制作。歌舞伎與中國京劇素有“東方藝術傳統的姊妹花”之稱。晚清詩人黃遵憲在《日本雜事詩》中贊美道:“玉蕭聲裏錦屏舒,鐵板停敲上舞初,多少癡情兒女淚,壹齊彈與看芝居。”他把歌舞伎看作“異鄉境裏遇故知”了。
說起歌舞伎,對於不了解日本文化的異邦人的聯想總會有如下兩種:首先是鬼!看不出性別的白臉人浮現在幽暗的背景前,拖著比京劇還長的唱腔,舞臺上似乎還飄著浮世繪的落葉;其二是“伎”字引發的歧義,還有藝妓在日本電影裏的頻繁現身。這些都使我們無法忽略歌舞伎這個行業的江湖身份,即使是“國粹”也是來源於民間,有它自己辛酸的成長歷程。
現在在日本,AV小電影肯定比歌舞伎要出名無數倍;而且,坐落在東京的歌舞伎町是聞名全球的紅燈區,是旅遊旺地。那麽真正的歌舞伎是什麽呢?
歌舞伎誕生於400年前的1603年,當時的歌舞伎(kabuki)並不是現在這樣的歌、舞、演劇渾然壹體的藝術,也不是男扮女裝,而是壹種加有簡單故事情節、具有宗教色彩的舞蹈,而且是女扮男裝。
歌舞伎的創始人是日本關西島根縣出雲大社的女祭司阿國,為了募集木殿的修繕費,她來到京都,改革了“念佛踴”(念佛踴經時的動作舞蹈),加入簡單的故事情節作為壹種演藝公開表演,在京都、大阪等地引起強烈反響,甚得民眾歡迎,是當今歌舞伎的原型。阿國也因此成為歌舞伎的創始人。
歌舞伎從民俗發展成日本的國粹文化,經歷了波折的成長過程,由“遊女(妓女)歌舞伎”到“若眾歌舞伎”,最終發展到現在的歌舞伎的原型“野郎歌舞伎”,逐漸成為現在這樣專門由男演員演出的純粹的歌舞演劇藝術。
阿國創建了歌舞伎後,在京都、大阪壹帶的“遊女”受其影響組織了許多“遊女歌舞伎”,她們除了演劇之外還從事賣淫活動。當時的日本德川幕府對“遊女歌舞伎”的淫亂行為采取了取締措施,於1629年公布禁止女人演戲的法律,結束了“遊女歌舞伎”的時代。女人演戲被禁止,並沒有中斷歌舞伎的發展,劇團變更辦法,以年輕貌美的男子扮演女人的角色,產生了歌舞伎中的“女形”,這種歌舞伎被稱為“若眾歌舞伎”。
“若眾歌舞伎”中的青年男子演員因為年輕貌美,深受女性觀眾的喜愛,演員生活作風糜爛,經常和觀眾發生戀情,時有殉情、私奔等引起社會轟動的事件發生。幕府雖然采取多種措施加以改善,但難見效果,於是在1652年明令禁止“若眾歌舞伎”演出活動。
然而,歌舞伎畢竟成為當時日本民眾最主要的娛樂活動,幕府禁止無法斷絕民眾的喜好,劇團方面便想出了對付禁令的方法,把青年男子演出的歌舞伎改為成年男性演出,於是出現了“野郎歌舞伎”,也就是現在日本歌舞伎的原型。歌舞伎從此改變了側重以美媚之貌蠱惑觀眾的做法,轉而追求演技,逐漸發展成專門由男演員演出的純粹演藝。
另壹方面,從西洋歸國的知識分子和執政者們看到西洋社會裏把藝術視為國家文化的象征。於是就把歌舞伎當作了日本文化的代表。歌舞伎從此被視為現代人所為的藝術。
以前演出過的歌舞伎劇目之中,女形的印象最鮮明的是《鳴神》。《鳴神》的情節是描寫壹個居於北山巖穴的出家僧侶“鳴神上人”被天上宮廷派遣的美女“雲中絕間姬”誘惑,墮落失身而消減身體的功力,飲酒大醉。雲中絕間姬便乘機割斷了鳴神上人把龍神封閉的繩索,為了萬民百姓使甘露從天而降。
雲中絕間姬用女色媚態勾引鳴神上人的時候,鳴神上人情奈不住地開始觸摸她的身體。這個場面的雲中絕間姬充滿“女人”的性感,妖艷絢麗,是壹種在現實的女人之中找不到的。完全是虛幻的女人魅力。
最後,她從憤怒的鳴神上人那裏逃跑的時候也壹直保持著纖弱的樣子。她逃得很慢,好像小腳的女人壹樣用不穩的步子逃走。
聽說,歌舞伎的女形本來有重視“美”的思想。比如說,歌舞伎中有“加役”這個行當是壹種證明。而“立役”的意思相當於反串,指某個行當的演員飾另外壹個行當的角色。特別是,壹般女形演員不演心術不正的女人、沒有良心的女人的角色,這種角色由“立役(相當於生)”的演員擔任。從這個例子看來,女形壹定需要兼而有之外貌和內心的“美”,而且女形的“美”裏包括比現實的女人還有女人性的纖弱、可愛的樣子。
日本遇到現代(日語叫“近代”)的明治時代,雖然歌舞伎也有過好像時裝戲壹樣的現代化的嘗試,可是至今它壹直保留著“男扮女裝”的女形。到現在,反而當代的觀眾對歌舞伎保留的女人形象感覺很新鮮,好像觀眾們陶醉在虛幻的女人魅力中。保留“男扮女裝”的女形包含虛幻的艷麗,適應時代的旦角隨著女演員的增加開始追求自然的女人健康美。
歌舞伎的演出內容,分為歷史上武士故事為主的“荒事”和民間社會男女愛情故事為主的“和事”。歌舞伎的舞臺布景非常講究,既體現日本的花道藝術,又有旋轉舞臺和升降舞臺,千變萬化,再配以華麗的舞蹈演出,可謂豪華絢麗。男演員演出的“女形”,虛幻妖艷,給人以超脫現實的美感。
現在看來,日本歌舞伎演員的化妝非常濃,但是在江戶時代(1604-1868)的人們看來歌舞伎的演員不化妝,他們會感到很驚奇。因為在室內劇場演出的歌舞伎因與觀眾的距離相當近,所以相貌非常重要。而且最初歌舞伎的Okuni歌舞伎(17世紀初),在表演結束後,就賣身,所以最初的歌舞伎非常重視演員的相貌。但是自歌舞的中心搬遷到江戶後,觀眾的喜好漸漸由美貌轉為演技。
19世紀以後歌舞伎的觀眾擴大到壹般老百姓。以前歌舞伎規定英雄必須具有高貴的身份,但是隨著觀眾的變化,身份低下的人開始成為歌舞伎的主人公。因主人公是較貼近周圍的人,所以演員的化裝也漸漸變淡。
經過400年的歷史演變,古典化的歌舞伎已經成為日本傳統國粹文化的代表。在歷史上以寫歌舞伎劇本聞名的日本作家近松門左衛門,被稱為日本的莎士比亞,其數十本歌舞伎劇作,成為日本文學史的寶貴遺產。壹些歌舞伎演員不斷磨練演技,成為名門,至今在日本擁有崇高的社會地位。現在日本著名的歌舞世家有市川團十郎家、松本幸四郎家、中村歌六家、中村歌右衛門家、尾上菊五郎家、市川猿之助家、市川段四郎家、阪東三津五郎家、片岡仁左衛門家、澤村宗十郎家等,這些歌舞伎演出世家對歌舞伎的發揚光大起到了巨大作用。
歌舞伎註重和觀眾的交流,延伸到觀眾席的“花道”是演員的登臺的必經之路,產生了演員和觀眾合為壹體的效果。
在明治維新以後,西洋劇的大量引入,使得歌舞伎的表演藝術開始走下坡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麥克阿瑟占領日本期間,因為歌舞伎中的剖腹自殺等封建忠君內容,壹度禁止歌舞伎上演。後來因為占領軍副官巴瓦斯是歌舞伎的愛好者,他認為應該把藝術和現實政治分離開來考慮,在巴瓦斯擔任演劇審查官之後,才逐漸解除了歌舞伎上演禁令。此後,各歌舞伎世家通過多種渠道宣傳普及歌舞伎藝術,電視臺也現場轉播,並且開辦欣賞講座,壹些文化人經常撰文介紹,使得歌舞伎得以復興,歐美等西方國家也紛紛邀請歌舞伎前往演出。
但是在現在的日本社會,像中國的京劇壹樣,歌舞伎也面臨著如何發展的問題。***通的課題是:理解和觀賞歌舞伎的年輕觀眾越來越少。因此,日本文化藝術界也提出了歌舞伎改革的問題。歌舞伎的名角市川猿之助就成立了“21世紀歌舞伎組”,在表演上改革傳統的方式,在雨傘和樹木等道具的掩護下不斷變身,引起觀眾喝采。這樣的改革或許是受到了中國川劇中的變臉的啟發。在演出內容上,也出現了很多新的動向,引入《三國誌》就是壹個例子,這在傳統的歌舞伎中是不可想像的。
評論家指出,歌舞伎的改革,壹方面要保存古典中的精髓部分,否則就不能稱為歌舞伎,而是新演劇。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和觀眾的要求,各種新流派的歌舞伎的出現將成為必然。
能 日本最早的劇種"能"出現於南北朝時期(1336~1392)。早在10世紀後,日本從中國輸入"散樂",促進了日本雜藝的發展。12世紀末,每當宮廷祝典或各大寺院舉行法會,總要舉行演藝大會,在此基礎上產生了帶有壹定情節的歌舞劇"猿樂能",後簡稱為"能"。在民間,農民慶豐收時也舉行藝能表演,稱為"田樂能"。14世紀初,出現了許多演"能"的劇團。在京都壹帶出現了"大和四座"("座"即劇團),其中"結崎座"勢力最大。
"能"的成熟離不開當時"結崎座"的傑出藝人觀阿彌、世阿彌父子的功績。他們父子得到當時幕府的最高統治者足利義滿的賞識,受到了保護,使這個劇種完善起來。世阿彌不但演技超群,而且是"能"的腳本(謠曲)作者和戲劇理論家。他傳世的著作總稱《世阿彌十六部集》,被認為是日本最值得珍視的美學著作。
"能"由3種要素組成,即腳本(包括歌詞和念白)、"型"(舞蹈程式)和""(樂器伴奏)。謠曲中的歌詞,吸收了大量的和歌與漢詩中的名句。謠曲現存的底本有1700余種,今天仍在上演的有240余種。"能"的作者,大都是演"能"的藝人。觀阿彌寫有《自然居士》、《小野小町》等劇目;世阿彌寫有《高砂》、《實盛》等上百種劇目。觀世十壹郎元雅(世阿彌的長子)寫有《隅田川》;觀世小次郎信光寫有《遊行柳》、《安宅》;金春禪竹寫有《小督》、《竹生島》等著名劇目。日本的古典"藝能"實行世代相傳的"宗家制度",他們保持各自流派的藝風。"能"的流派是17世紀以後形成的,***有觀世流、寶生流、金春流、金剛流、喜多流5個流派。
狂言 與"能"同時出現的"狂言",興起了民間,本是壹種即興的、簡短的笑劇。到15世紀中葉,"狂言"的劇目臻於定型,分成3個流派:大藏流、鷺流和泉流。從世阿彌時期起,"狂言"插在"能"每次演出的幾個劇目中間演出。到17世紀以後,"能"被定為德川幕府舉行慶典時演出的指定劇種,"狂言"附隨"能"受到保護。狂言是壹種短小的反映現實的笑劇,以滑稽詼諧取勝,現存劇目約有300出,其中最能表現"狂言"特色的描寫地主與奴仆矛盾的劇目。這類劇目大多寫聰明伶俐的奴仆捉弄主人的故事。其他如鬼神與人的矛盾、僧侶與施主的矛盾、丈夫與妻子的矛盾等等,也都極盡嘲笑、揶揄或諷刺之妙,反映了時代的民主精神。"狂言"的代表劇目有《二個大名》、《武惡》、《附子》、《忘了布施》、《愛哭的尼姑》、《雷公》、《爭水的女婿》、《鐮刀剖腹》等等。
人形凈琉璃(“文樂”)是日本四種古典舞臺藝術形式(歌舞伎、能戲、狂言、木偶戲)的壹種
它是日本專業的傀儡戲,又叫做木偶凈琉璃(“人形凈琉璃”), “人形”的意思就是木偶或者傀儡,“琉璃”的意思則是壹種伴以三味線演奏的戲劇說唱。這個詞匯本身就說明了木偶劇的起源和實質。
而“凈琉璃”原是壹種說唱曲的名稱,它的先驅是雲遊的盲人表演者目貫屋長三郎和木偶師引田
這個詞來源於早期流行的壹個吟唱作品,該作品是關於壹個武士和凈琉璃姬的愛情故事。
說的是三河國壹個富翁的女兒凈琉璃姬,她精通古今詩文樂理,善彈琵琶,是個美麗而多才多藝的少女。年輕的武士牛若在東下時,與凈琉璃姬偶然相識,至相愛。後,牛若因受人所害,重病中被丟在河灘上。凈琉璃姬聞訊,夜間在海濱哭泣不止,感動了上天諸神,哭活了牛若。
“塵世戀戀難舍,今宵惜別情長。
去情死,猶如無常原野路上霜,步步臨近死亡,夢中之夢才淒涼。
天將曉,鐘聲斷腸,數罷六響剩壹響,聽罷第六響,今生便埋葬。
寂滅為樂,鐘聲飄揚。“
——世話凈琉璃《曾根崎情死》
日本歌舞伎曾到中國多次訪問演出,還到澳大利亞、加拿大、 美國、埃及等國演出。外國人雖然聽不懂它的高度風格化的舞臺語言,但它強調戲曲效果的姿勢、動作、眼神以及它的擺架子、玩特技和誇張的出場、快速的換裝、神奇的轉變,這些都是欣賞歌舞伎表演的樂趣所在。
參考資料:
要想了解更多,請照參考資料.
要想了解更多,請照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