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大全 - 國產科幻電影的元年?我們可能真的等到了...

國產科幻電影的元年?我們可能真的等到了...

我們離國產科幻電影還有多遠?

從2014年,我國電影票房和300億只差壹步之遙的時候,好多電影人就預言2015年是國產科幻電影的元年,那時候中影集團手握《超新星紀元》、《流浪地球》、《微紀元》三部科幻片,遊族影業宣布自己的《三體》計劃、寧浩擔綱《鄉村教師》的編劇、張藝謀也宣布籌劃自己的首部科幻電影《長城》。

形勢看上去壹片大好。

這兩年間,我國電影票房不斷飆升,然而原定今年7月上映的《三體》跳票,無限期地推遲上映;《蒸發太平洋》和《不可思異》打著國產科幻片的旗號,收獲了壹片罵聲;號稱“開創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新可能”的《九層妖塔》,票房和口碑也雙雙撲街。

這時我們不禁疑問,我們真的拍不好科幻片嗎?

從硬件上看,科幻電影由於制作成本都較高,國外優秀的科幻電影投資動不動就過億,國內科幻電影遲遲沒有發展,曾經最大的問題就在於錢。

2015年我國電影票房440億,其中國產電影的票房為271億,大量的資本湧入到電影行業。

網傳星爺的《美人魚》投資3億,《盜墓筆記》的投資也在2億以上,如果真的有好的項目,資金並不是最大的問題。

我國的特效產業也並沒有落後美國多遠,所有能用錢買到的軟件硬件我們都有,中影懷柔數字基地裏的設備,無論硬件還是軟件,都可以說是世界壹流的。

那既然是這樣,那我們究竟差在哪?

◆◆◆◆◆◆

電影產業發展的差距

科幻電影幾乎自電影誕生之時,就已出現。

1895年12月28日,電影第壹出現在大眾視野中,1902年,電影大師梅裏埃就已經拍出了《月球旅行記》,電影講了壹群科學家坐著大炮飛到了月球上,和月球上的小怪獸鬥智鬥勇好不容易才又回到了地球。

雖然這部短短十五分鐘的電影現在看來幼稚可笑,可是卻代表了當時電影的最新技術。

1927年,德國表現主義大師弗裏茲·朗的《大都會》就已構建出了壹個宏大的反烏托邦童話,這這部電影裏,未來的大都會分為兩個階級,整個城市依靠資本家建造的巨大機器生存……

《大都會》是史上最昂貴的無聲電影,其2001年的修復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文獻遺產。

隨著電影科技的不斷發展,科幻電影也在不斷的發展。從最初惹人眼球的B級片到對科技的深刻反思,再到現在的炫技大片,科幻電影作為壹個歷史悠久的電影類型,已經發展出了自己成熟的電影產業。

特效合成前後對比(五角大樓地下廚房段落)PS:幕後拍攝時,快銀腳下是跑步機(總***有高低兩臺,壹綠壹藍),前方則是大功率風筒,身上綁威亞則是為了保持平衡。

庫布裏克在 1968 年拍出了《2001太空漫遊》

斯皮爾伯格在 1982 年拍出了《E.T.》

而我們從馮小剛 1997 年的《甲方乙方》開始,才擁有了真正的商業片。

1997 年電影史上的另壹個傳奇,是《泰坦尼克號》。

由於電影產業的差距,整個科幻電影行業的成熟度以及從業人員的教育、經驗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距。

好萊塢在十年以前就出了特效制作的官方白皮書,提出了特效制作的統壹的方法和統壹格式,制片人和導演也早已對如何運用特效了如指掌。

而我們獨立操作過科幻片的工作人員都很少。

這個差距基本等同於《甲方乙方》和《泰坦尼克號》在技術層面的差距。

科學觀念的差距

世界上第壹部科學小說是1818年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1818年正處於工業革命和科技的飛速發展時期,只有當科學技術開始塑造人類生活,深刻影響人類未來時,才會促使人們用科學幻想這樣壹種新形式去思考科學化的明天和未來將是什麽樣的景象。

此時我們的清政府已經閉關鎖國61年了。

自從文藝復興開始,人的理性思想從蟄伏中蘇醒並不斷成長,逐漸形成了理性的鮮明特色——審視與反思,歐美是工業社會下成長的資本主義國家,他們在與自然的鬥爭中使社會繁榮,創造價值。

他們所追求的是“ 人化的自然 ”。

相比之下,中國作為古老的農耕社會,對科技並沒有很大的需求,如果現在去鄉間看壹看,會發現現在的農耕工具與幾百年前相比,並沒有很大的進展。

在對於自然的態度上,我們追求的是“ 天人合壹 ”。

雖然劉慈欣、王晉康、何宏偉、郝景芳等優秀的科幻小說作家不斷在國際科幻小說領域嶄露頭角,為科幻電影提供了優秀的原創故事,但畢竟本土的科幻小說還很有限。

自文藝復興起,幾百年的思維鴻溝需要時間來平復。

◆◆◆◆◆◆

我們還能不能拍科幻片?

依托特效的科幻片制作周期很漫長,平均後期制作周期在壹年半到五年之間。

詹姆斯·卡梅隆用5年時間制作出了《阿凡達》,郭敬明用壹年半做出了《爵跡》,雖然質量天差地別,可是中國的投資方會更青睞《爵跡》。

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時間等待壹部作品,大部分還是想賺快錢。

歐美的科幻電影已經為我們提供了另壹種思路:《彗星來的那壹夜》、《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時間旅行的熱門問題》

以《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為例,作為壹部科幻電影,卻沒有特效的運用。整個電影的場景集中在男主人公的家,故事發展通過對話推動,但是卻絲毫沒有讓觀眾覺得厭倦,相反,觀眾緊跟著主人公的思緒,相信主人公所說的話,在影片結尾的時候甚至覺得自己的人生觀被顛覆。

這類科幻電影的“科幻”二字只是背景,“創意”先行,才能揚長避短。

另壹方面,網大也許是孕育中國科幻片的另壹個溫床。

雖然網大發展的前期出現了壹批粗制濫造的搶眼球的作品,但是目前的網大門檻在壹點點提高,已經有大量作品涉獵科幻題材。

如《全金屬裂痕》、《超能外星女友》、《黃金十二宮》等,已經上線,為科幻片探路。

講述中國版E.T.故事的《東方寶典》也將在春節期間上線。

網大受限制較少,不依賴明星造勢,使想象力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

不管其他類型的電影發展得多好,科幻片總能給人驚喜。成功的科幻電影不在於成本有多高、有多少明星,而是腦洞的驚喜。

國內的這些號稱自己拍的是科幻片的導演們(《九層妖塔》、《蒸發太平洋》、《不可思異》,不要左顧右盼,說的就是妳!),在硬科幻上死磕的成效不高,就拜托在軟科幻領域多下下功夫,總跟著別人後面燒錢也沒什麽意思,不是麽?

中國的科幻電影能走多遠,能有怎樣的成績,壹切都是未知數。

科幻電影,永遠在路上

更多內容,歡迎關註微信公眾號:殺死爛片。等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