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俄羅斯作家、小說家、詩人、劇作家。生於1915年11月28日,逝於1979年8月28日。生於壹個沙俄軍官家庭,曾參加反法西斯衛國戰爭。1934年開始寫作。1938年畢業於高爾基文學院。1942年加入***產黨。曾任《文學報》主編、《新世界》雜誌編委、《文學俄羅斯》報編委、蘇聯作協副總書記和書記處書記等職。1939年任軍事記者,以後壹直從事戰爭題材的創作。他的成名作——劇本《我城壹少年》(1941)表達前蘇聯人民對即將來臨的戰爭的必勝信心。戰爭初期的抒情詩作,充滿愛國主義激情,如《等著我吧……》《打死他》《請妳記住,阿遼沙,斯摩棱斯克的大道……》,在士兵中廣為流傳。劇本《俄羅斯人》(1942)歌頌經受了戰爭考驗的蘇聯人民的精神力量。中篇小說《日日夜夜》(1943~1944),描寫蘇聯紅軍在保衛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英勇事跡。戰爭後期,隨軍經過東歐各國,直至柏林,寫有特寫和短篇故事集《從黑海到巴倫支海》(4卷,1942~1945)。戰後到過美國。劇本《俄羅斯問題》(1946)揭露美國統治集團發動新戰爭的企圖。還發表詩集《友與敵》(1948)。《我城壹少年》《俄羅斯人》《日日夜夜》《俄羅斯問題》《友與敵》均獲斯大林獎金。
1949年10月訪問中國。1950年出版《戰鬥的中國》壹書,描寫中國人民進行的解放戰爭。1959至1971年發表的三部曲《生者與死者》(第壹部《生者與死者》,第二部《軍人不是天生的》,第三部《最後的夏天》),描寫從戰爭初期蘇聯紅軍在西部邊境的潰敗、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到1944年夏天解放白俄羅斯戰役的勝利,具有廣闊的歷史畫面和生動的戰時生活的細節描寫,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動和性格變化較少。三部曲獲1974年度列寧獎金。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後期陸續發表了幾部戰時劄記,最著名的有《洛巴金劄記摘錄》(1965)。30年代至50年代發表過幾十篇文藝評論文章,主要評論同時代的作家及其創作。其創作的《蠟燭》被收入中學課本。他的小說既有反應衛國戰爭這壹偉大歷史事件的真實內容,又有迎合某種需要的主觀描寫。
為了紀念這位詩人,在今天的聖彼得堡城北部,有壹條街就命名為“西蒙諾夫街”。
西蒙諾夫與《等著我吧……》
[編輯本段]
等著我吧——我會回來的。
只是要妳苦苦地等待,
等到那愁煞人的陰雨
勾起妳的憂傷滿懷,
等到那大雪紛飛,
等到那酷暑難捱
等到別人不再把親人盼望,
往昔的壹切,壹古腦兒拋開。
等到那遙遠的他鄉
不再有家書傳來,
等到壹起等待的人
心灰意懶——都已倦怠。
等著我吧——我會回來的,
不要祝福那些人平安:
他們口口聲聲地說——
算了吧,等下去也是枉然!
縱然愛子和慈母認為——
我已不在人間
縱然朋友們等得厭倦,
在爐火旁圍坐,
啜飲苦酒,把亡魂追薦……
妳可要等下去啊!
千萬不要同他們壹起,
忙著舉起酒盞。
等著我吧——我會回來的:
死神壹次次被我挫敗!
就讓那不曾等待我的人
說我僥幸——感到意外!
那沒有等下去的人不會理解——
虧了妳的苦苦等待,
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
從死神手中,是妳把我拯救出來。
我是怎樣在死裏逃生的,
只有妳和我兩個人明白——
只因為妳同別人不壹樣,
妳善於苦苦地等待。
俄文:
ЖДИ МЕНЯ Жди Меня, и я вернусь,
Только очень жди ,
Жди, когда наводят грусть
Жёлтые дожди,
Жди, когда снега метут ,
Жди, когда жара,
Жди ,когда других не ждут,
Позабыв вчера.
Жди, когда из дальних мест
Писем не придёт,
Жди ,когда уж не надоест
Всем, кто вместе ждёт./
Жди меня, и я вернусь,
Не желай дорба
Всем ,кто знает наизусть,
Что забыть пора.
Пусть поверят сын и мать
В то, что нет меня ,
Пусть друзья устанут ждать,
Сядут у огня,
Выпьют горькое вино
На помин души ,,,
Жди. И с ними заодно
Выпить не спеши./
Жди меня, и я вернусь
Всем смертям назло,
Кто не ждал меня, тот пусть
Скажет:--повезло.
Не понять не ждавшим, им,
Как среди огня
Ожиданием своим
Ты спасла меня.
Как я выжил, будем знать
Только мы с тобой--
Просто: ты умела ждать,
Как никто другой.
背景
《等著我吧》寫於蘇聯衛國戰爭初期。1942年1月,許多文學家和音樂家準備撤往大後方,暫住莫斯科旅館,西蒙諾夫把他的詩集送給了作曲家M.勃蘭切爾,勃蘭切爾為此詩感動,隨後即譜了曲。
當時蘇聯面臨德國法西斯軍隊進攻,國家處在艱難之中,這首詩描寫了戰士的希望和妻子對丈夫忠貞不渝的愛和信念,壹經發表爭相傳抄,給了戰士以極大鼓舞,有的戰士特意把此詩抄在信中寄給妻子。有位戰士在戰後寫信給西蒙諾夫說:“您的詩,以及您在詩中所表達的對親人深切的愛,支持我們度過戰爭歲月。”
戰後,西蒙諾夫以此詩為題,寫了壹出多幕話劇,導演戈爾恰可夫特意要求由勃蘭切爾譜曲的《等著我》要保留在劇中。
《蠟燭》與西蒙諾夫
[編輯本段]
原文
1944年9月19日,貝爾格萊德實際上已經拿下來了,只有薩伐河上的壹座橋和那個小小的橋頭堡還在德國人手裏。
那個早晨,5個紅軍戰士決定要偷襲這座橋。他們必須先爬過壹塊不很大的方場。方場上散布著幾輛燒毀的坦克和鐵甲車,有德國人的,也有我們的。只有壹棵樹還沒倒下,好像有雙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單留著壹人高的下半截。
在方場的中央,我們那5個人被對岸敵人的迫擊炮火趕上了。在炮火下,他們伏在地上有半小時之久。最後,炮火稀了壹點兒,兩個輕傷的抱著兩個重傷的爬了回來。那第5個已經死了,躺在方場上。
關於這位死者,我們在連部的花名冊上知道他叫契柯拉也夫,19日早上戰死於貝爾格萊德的薩伐河岸。
紅軍的偷襲企圖壹定把德國人嚇壞了,他們老是用迫擊炮轟擊方場和附近的街道,整整壹天,只有短短幾次間歇。
連長接到命令,要他在第二天拂曉攻占那座橋。他說,因此這時候不必去搬回契柯拉也夫的屍首,等明天攻下了橋再埋葬他吧。
德國人的炮火壹直轟到太陽落山。方場的另壹邊,離其他的房屋幾步的地方,高高地聳立著壹堆瓦礫,它的本來面目簡直壹點也看不出來了。誰也不會想到,這裏頭還有人住著。
然而在這堆瓦礫下邊的地窖裏,居住著壹個叫瑪利·育乞西的老婦人。磚瓦半掩著的壹個黑洞就是那地窖的入口。
老婦人育乞西本來住在那座房屋的第二層,這是她死了的男人——守橋的更夫留給她的。第二層被炮火轟毀了,她就搬到樓下去住,住在樓下的人早已搬得壹個不剩了。後來樓下也毀了,老婦人才搬到地窖裏去住。
19日是她住進地窖去的第4天。這天早上,她明明白白看見5個紅軍爬到了方場上,方場和她之間只隔著壹道扭曲了的鐵欄桿。她看見德國人的炮口對準了這5個紅軍戰士,炮彈紛紛在他們周圍爆炸。她從地窖裏爬出來,想招呼那5個紅軍戰士到她那裏去——她認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較安全,然而她剛爬出壹半,壹顆炮彈落在近旁炸開了。老婦人被這壹震,耳朵也聾了,腦袋碰在墻上,就失去了知覺。
她醒來的時候再朝那邊看,5個紅軍戰士只有1個留在方場上。這個紅軍戰士側著身子躺著,壹只手臂張開,另壹只手臂枕在腦袋下面,好像想躺得舒服壹點兒。老婦人叫了他幾次都沒有回答,才知道他已經死了。
德國人又開炮了,炮彈在這小小的方場上炸開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來,柱子似的。彈片把那些剩下來的樹木的枝條都削去了。那個蘇聯人孤零零地躺在那毫無遮掩的方場上,壹只手臂枕在腦袋下面,周圍是炸彎了的鐵器和燒焦的樹木。
老瑪利·育乞西看著那戰死的士兵,看了許多時候,她很想把這件事告訴什麽人。可是附近壹帶,不用說人,連壹個活東西都沒有,甚至陪伴她在地窖裏過了4天的那只貓也被炸起來的磚石碎片砸死了。老婦人想了半天,然後,伸手在她那唯壹的衣包裏摸出些什麽東西來,揣在懷裏,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她不會匍匐前進,也不能快跑,幹脆直著身子,壹搖壹擺,慢慢地向方場上走去。壹段還沒有炸斷的鐵欄桿攔在她前面,她也不打算跨。她太衰老了,跨不過去,因此慢慢地繞過了那段鐵欄桿,走進了方場。
德國人還在轟擊,可是沒有壹顆炮彈落在老婦人的近旁。
她穿過方場,到了那戰死的蘇聯士兵身邊,用力把那屍身翻過來。看見他的面孔了,很年輕,很蒼白。她輕輕理好了他的頭發,又費了很大的勁,把他那壹雙早已僵硬的手臂彎過來,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後,她在他旁邊坐了下來。
德國人還在開炮,可是跟先前壹樣,炮彈落得離老人很遠。
這樣,她靜靜地坐在那裏,約有1小時,也許兩小時。
天氣很冷,四下裏很靜,除了炮彈的炸裂,沒有任何聲音。
她終於站了起來,離開了那死者。走了不多幾步,她馬上找到她需要的東西了:壹個大的炮彈坑。這是幾天之前炸出來的,現在,那坑裏已經積了些水。
老婦人跪在那坑裏,用手掌往外舀水。舀幾下,她就得休息壹會兒。她總算把坑裏的水全舀幹了,於是又回到那死者旁邊,兩手抄在死者的腋窩下,把他拖走。
路並不遠,壹***不到10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來休息了3次。最後,她總算把死者拖到炮彈坑裏。她已經筋疲力盡了,又坐在那裏休息了好久。
休息夠了,老婦人跑到死者旁邊,用手在死者身上畫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額。
然後,她雙手捧起炮彈坑四周的浮土,壹捧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不久死者已經完全被泥土蓋住了。老婦人還沒有滿意,她要做壹個名副其實的墳堆。又休息了壹會,她又捧起土來繼續蓋上去。幾小時的功夫,她壹捧又壹捧地竟然堆起了壹個小小的墳堆。
德國人的炮還在轟擊,但是,和先前壹樣,炮彈落下的地方都離老婦人很遠。
做好了墳堆以後,老婦人就從她那黑色的大圍巾底下摸出離開地窖的時候揣在懷裏的東西——壹支大蠟燭。這是45年前她結婚的喜燭,她壹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她又在衣袋裏摸了半天,摸出些火柴來。她把那大蠟燭插到墳堆的頂上,點了起來。這天晚上沒有風,蠟燭的火焰向上直升,壹點也不搖晃。老婦人對著這燭光,坐在墳邊,壹動也不動,兩臂交叉抱在胸前,披著那黑色的大圍巾。
炮彈爆炸的當兒,蠟燭的火焰不過抖壹下。但是有好幾次,炮彈落得相當近,蠟燭被爆炸的風吹滅了,有壹次,竟給震倒了。老婦人就取出火柴來,很耐心地再把蠟燭點燃。
天快要亮了,蠟燭也快要燃盡了。老婦人在地上到處找,終於找到了壹片帶銹的洋鐵。她用瘦弱的手指使勁把這片洋鐵彎成了半圓,插在蠟燭旁邊的泥土中,作為擋風的屏障。布置好了,她站起身來,仍舊慢慢地穿過方場,繞過那壹段沒有倒下的鐵欄桿,回到地窖裏去了。
拂曉前,契柯拉也夫所屬的那壹連紅軍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直奔方場,占領了這座橋。
隔了壹兩個小時,天色已經大亮了。紅軍的步兵緊跟著坦克過了橋,戰鬥在河的對岸進行著,再沒有炮彈落在方場上。
這時候,連長派了幾個士兵去找契柯拉也夫的屍體,打算把他和今天早上戰死的戰士壹同埋葬。那幾個士兵到處找也找不著。突然,有壹個士兵吃驚地大聲叫了起來:“看呀!”大家都朝他指的方向看。
在被毀壞的鐵欄桿附近,聳立著壹個小小的墳堆。墳堆上的壹支蠟燭有生銹的洋鐵片給它擋住了風,在墳堆上耀著柔和的火焰。蠟燭快點完了,燭芯快被蠟淚淹沒了,但是那壹朵小火花依然在閃爍。
站在墳堆旁邊的紅軍士兵們立刻脫下了帽子。他們圍著這墳堆,靜默地站著,看著漸漸暗淡下去的燭光。
這時候,壹個披著黑色大圍巾的高身材的老婦人慢慢走來。她默默地走過那些紅軍戰士的身邊,在墳旁跪下,從黑色大圍巾底下取出又壹支蠟燭來。這壹支和墳上快點完的那壹支壹模壹樣,顯然是壹對。老婦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蠟燭頭,把那新的壹支點著了,插在那老地方。她站起來的時候,行動很困難,離她最近的紅軍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來。
但是即使在這個當兒,老婦人也沒有說話,她不過擡起眼睛來,朝這些脫了帽的肅立著的人們看了壹眼,十分莊嚴地對他們深深壹鞠躬;然後,把她的黑色大圍巾拉直了,顫巍巍地走了,沒有再回過頭來,看壹下那蠟燭和那些士兵。
紅軍士兵們目送著她走遠後,小聲地談論著,似乎怕驚擾那肅穆的空氣。接著,他們穿過方場,走過橋,趕上他們的連隊,投入了戰鬥。
在炮火焦灼的土地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那壹位南斯拉夫母親惟壹珍愛的東西——她結婚的花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壹位蘇聯年輕士兵的墳頭。
這壹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燃著,正像壹個母親的眼淚,正像壹個兒子的英勇,那樣永垂不朽。
本文講述了壹位南斯拉夫老婦人冒著生命危險向母親壹樣埋葬壹位紅軍戰士,並把自己珍藏45年的結婚喜燭點在戰士的墳頭的故事,歌頌了反法西斯陣營的軍民用血肉凝結成的情誼。
結尾兩句話謳歌了南斯拉夫母親對紅軍烈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他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的基礎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蠟燭的深意:
1.象征紅軍戰士的生命之光
2. 象征兩國人民的深厚情意
3. 象征他們之間的母子深情
4. 象征和平、希望和勝利.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壹次規模空前的正義戰爭。戰爭使億萬人民處於法西斯的鐵蹄之下。然而真正強大的不是法西斯,而是人民,人民中間蘊藏著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人民是真正的銅墻鐵壁。正如毛澤東所說:“戰爭教育了人民,人民將贏得戰爭,贏得和平,又贏得進步。”
環境危險,炮火連天——想到老婦人不顧生死。
年老體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婦人力量的源泉。
保護遺體——想到老婦人對烈士的感情。
燭光閃爍——想到老婦人奉獻的精神。
壹、整體把握
“在炮火燒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那位南斯拉夫母親的惟壹珍愛的東西——她的結婚的花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壹個蘇聯青年的墳頭。
“這壹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燃著,正像壹個母親的眼淚,正像壹個兒子的英勇,那樣永垂不朽。”
這位蘇聯青年,紅軍戰士,是為解放南斯拉夫而犧牲的,他犧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墳堆是南斯拉夫老婦人育乞西為他堆的,她不忍紅軍烈士暴屍戰場,她要讓紅軍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國土上。老婦人對壹個蘇聯青年情同母子,他們之間已經沒有國界,這是反法西斯同盟的軍民用血肉凝結的情誼。燭光,是紅軍烈士生命之光;燭光,寄托著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燭光,是兩國人民戰鬥情誼的象征。
這種血肉凝結的情誼是如此深厚:老婦人置生死於度外,她是冒著炮火安葬紅軍烈士的;老婦人年老體弱,她是不顧艱難,用雙手舀幹彈坑裏的積水,用雙手把烈士遺體拖進彈坑,用雙手捧土,壹捧壹捧堆成墳堆的;老婦人擺正了烈士遺體,還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額;老婦人為悼念烈士,拿出珍藏45年的結婚的喜燭,點在墳上。
這篇戰地通訊是壹首贊美詩,壹曲頌歌。贊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國戰鬥的友誼,謳歌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二、問題研究
這篇戰地通訊非常感人,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這樣的藝術效果是怎麽產生的?
首先當然是題材感人,但是感人的題材要寫得感人,寫作方法也是重要的。探究這篇戰地通訊的寫法,可以悟到,作者在落筆之前,對事件之所以感人的種種因素是作了分析的,在敘述過程中,在感人的因素上就著力描寫。再則,突出蠟燭,突出燭光,更是作品成功的關鍵。
事件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分析起來有四點。壹是環境危險,炮火連天;二是老婦人年老體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婦人像掩埋親人壹樣掩埋烈士;四是點在墳上的蠟燭有特殊意義。作者在敘述過程中,凡是寫到這四點的,都著力描寫,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寫炮火,不是籠統地寫壹句就算了,幾乎隔幾行就寫炮火,叫人壹直為老婦人的安危揪著心,老婦人在炮火之中的種種行為就格外感人。
掩埋烈士的每壹步老婦人都非常吃力,假如籠統地說“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彈坑裏”,那就不夠感人,作者是這樣寫的:“路並不遠,壹***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來休息了三次。最後,她總算把死者拖到了彈坑裏。她已經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裏休息了好久,也許有壹小時。”這樣描述,情景歷歷在目,仿佛老婦人的喘息聲都聽得見,真是感人肺腑。
寫老婦人安葬烈士的禮儀也很具體,例如掩埋之前“老婦人跪到死者旁邊,用手在死者身上畫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額”,壹個壹個動作都作了描寫,也是很感人的。
作者在諸多感人的因素之中又突出蠟燭,鄭重地說明,這是“45年前她結婚的喜燭,她壹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從摸出蠟燭之後,直到結尾,壹直圍繞著燭光展開細膩的描寫,在這樣壹個特殊的環境裏,特殊的氛圍中,燭光顯出了特殊的意義,造成壹種詩的意境,結尾像抒情詩壹般贊美燭光,讓人沈浸在這個意境之中,眼前總是那壹點燭光,久久不能忘懷。
練習說明
壹、閱讀全文,朗讀令妳感動的壹些片段。說說妳對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的理解,並說說結尾兩句話的含義。
本題通過默讀、朗讀,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老婦人飽受德國法西斯強盜侵略之苦,她對侵略者滿懷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對蘇聯紅軍滿懷敬意。年輕的紅軍戰士犧牲在南斯拉夫的國土上,她無比沈痛,她向烈士奉獻自己的愛戴和敬意。她為紅軍戰士的英雄氣概所激勵,變得無所畏懼,她進入了壹種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艱難,安葬烈士。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寶貴的生命,她為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心愛的寶物,把結婚的喜燭點在烈士的墳頭,並徹夜守在墳頭,陪伴烈士的英靈,表現出深沈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結尾兩句話謳歌南斯拉夫母親對蘇聯紅軍烈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這種感情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的基礎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二、揣摩下列語句,回答問題。
1.做好了墳堆後,老婦人就從她那黑色的大圍巾底下,摸出她離開地窖的時候揣在懷裏的東西,這是壹支大蠟燭,是45年前她結婚的喜燭,她壹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為什麽要對這支蠟燭的來歷做補充說明?)
2.老婦人對著這燭光,坐在墳邊,壹動也不動,兩臂交叉抱在胸前,披著那黑色的大圍巾。
(這裏又提到圍巾的顏色,有什麽特殊的意味?)
3.在炮火燒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那位南斯拉夫母親的惟壹珍愛的東西——她的結婚的花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壹個蘇聯青年的墳頭。
(這段文字如果寫成“在方場上,老婦人的蠟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契柯拉耶夫的墳頭”,同原句比較壹下,說說原句好在哪裏?)
本題引導學生精讀課文,細細領會語句的深層含義。啟發學生怎樣抓住關鍵詞語,怎樣在假設、比較中品味。
1.補充說明這支蠟燭非同尋常的意義,表現了老婦人給紅軍烈士獻出的是壹份最珍貴的感情。
2.黑色,表沈痛哀悼的莊重情感,這壹著色,渲染了肅穆氣氛,表達了老婦人的哀悼之情。
3.原句勾畫了經戰爭破壞後的環境,勾畫了燭光的背景,“炮火燒焦了的土地”,“炸彎了的鐵器”,“燒死了的樹木”,控訴著法西斯強盜對人類文明的踐踏。原句再次點出這支蠟燭是結婚的花燭,是老婦人惟壹珍愛的東西,點出非同尋常的意義,足以表現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至高無上的感情。原句不寫老婦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說“南斯拉夫母親”和“壹個蘇聯青年”,揭示這種感情的意義,是兩國軍民感情的集中表現,這種感情達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三、文章中的老婦人始終沒有說壹句話,豐富的內心活動都是通過她的動作來表現。試揣摩文章倒數第四段,設想壹下段中表現的老婦人的心理活動,並用壹二百字寫下來。
本題根據課文寫作特點,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意蘊,培養理解和想像能力。宜啟發學生就文句提出壹個個問題加以推想。例如,就“老婦人也沒有說話”壹句想想,老婦人為什麽不說話,她心裏是怎麽想的;“她不過擡起眼睛來,朝這些脫了帽的肅立著的人們看了壹眼,十分莊嚴地對他們深深壹鞠躬”,就這幾句想想,她為什麽鞠躬,心裏是怎麽想的,如此等等。這樣去思考,思路就打開了。
教學建議
壹、宜根據課文特點,著重體會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
本文特點,人物思想感情集中於壹點,概括起來就是“敬愛”和“哀痛”,作品感人之處是詩意般的表現出這種感情的深度和濃度,濃郁得令讀者的心靈為之震顫。所以宜從各方面體會這種情感的深度。看炮火連天,想老婦人不顧生死;看年老體弱,想老婦人力量的源泉;看保護遺體,想老婦人對烈士的感情;看燭光閃爍,想老婦人奉獻的感情。如果停留在概括人物思想感情上,作品的感染力就會大大減弱。
二、要註意揣摩語句。
本文意蘊豐富,有許多意味深長的句子,宜細細揣摩探究。每壹部分將註意力放在意蘊豐富之處,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可以讓學生提問,也可以向學生提問,確立探究方向後,逐壹研討。
三、要註意把握記敘的要素。
有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