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影評:經典童話的科幻演繹
影片《人工智能》是斯皮爾伯格為了紀念好友庫布裏克所拍攝的壹部科幻電影,影片的籌備時間相當長。斯皮爾伯格與庫布裏克雖然說是多年的好友,但是在藝術創作方面,庫布裏克的電影是從來不讓斯皮爾伯格參與的,但是《人工智能》卻是壹個例外,庫布裏克曾經有個設想就是力邀斯皮爾伯格擔任《人工智能》的導演,自己擔任制片,因為他覺得這應該是壹部屬於斯皮爾伯格的電影,但是很遺憾,這個計劃還沒有來得及啟動庫布裏克就離開了人世,《人工智能》也被壹度擱淺,於是多年後斯皮爾伯格為紀念老友而拍攝的這部《人工智能》就顯得異常得寶貴。
影片講述的是壹個機器孩子為了回家而壹心要變成真人的故事,這個故事本身就有著極強的童話色彩,與木偶奇遇記是十分類似的,機器孩子大衛也正是因為偶然間聽到了木偶奇遇記而動了變成真人的心思。這樣的題材讓斯皮爾伯格來拍真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人工智能》我個人認為融合了斯皮爾伯格所有的電影才華,除了他最拿手的科幻元素外,還涉及到了他細膩的情感元素以及道德元素,如果要說哪部電影把倫理與科幻完美結合的話,絕對非《人工智能》莫屬不可。
在電影的開頭,人類就被安置在壹個極度嚴峻的生存環境下,溫室效應導致冰川融化,部分城市已經被海水所淹沒,人類的科技卻極度發達,這無疑是對人類自身的壹種諷刺。擬真電子公司的老板並不滿足於已經開發出來的智慧型機器人,而要進壹步開發出壹個會愛的機器人,壹個有心智和情感的機器人,這種機器人擁有前所未有的潛意識,充滿暗喻、直覺和自發性推理力的內心世界。當這個提議被提出的時候就遭來了同事的疑問,社會充滿著仇視機器人的氣氛,當前最重要的是要讓人去愛機器人,而不是讓機器人去愛人。但是真理總是難以被眾人所接受的。這個觀點並沒有受到重視,的確,如果壹個機器人能真的去愛壹個人,那麽這個人對機器人又有什麽責任呢?這就是影片所要探討的壹個問題。斯皮爾伯格開門見山的點出了這個問題。
2小時25分鐘的片長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分以機器孩子大衛在人類世界的經歷為主,主要表達了機器人與人類之間的各種矛盾;後半部分則是機器人的血淚史,表達了壹種無奈,同時也是大衛的童話歷險。兩個部分之間以機器舞男的出現作為過渡,乍看相當突然,細想卻也十分合理。
《人工智能》的節奏感是出色的,第壹個部分***有三個高潮,第壹個高潮是馬丁激大衛吃菠菜而導致起線路損壞,第二個高潮是大衛和馬丁落入遊泳池的鏡頭,另壹個就是大衛遭拋棄的鏡頭,對於壹部2小時25分鐘的電影來說,在前半部分就使情節緊張是相當重要的,這樣在觀看的時候才不至於顯得沈悶。而且這三個高潮都是影片最出色的地方,感情表達力度相當得大。
我們可以看到這對夫婦因為自己的孩子將要死去而選擇了用機器孩子大衛進行替代,起初莫尼卡是堅決反對的,那時候大衛的人工智能系統還沒有被激活,他的行動以及大笑時的聲音都是十分僵硬的,直到莫尼卡決定接受他並且說出了那7個激活碼的壹剎那,大衛喊出了“媽媽”這個讓人心碎的單詞。莫尼卡接受了這個人工智能的產物。有大衛的日子裏,這個家庭是幸福的,生活十分融洽,莫尼卡只是偶爾會想起自己奄奄壹息的兒子,略有憂愁,大部分的時間都給予了大衛充分的母愛。然而壹個電話打破了這平靜的生活,莫尼卡的兒子馬丁因為醫學奇跡而恢復了過來,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中,馬丁的回來意味著大衛的失寵,因為大衛只是壹個人類發泄情感的替代品。他就像是壹個玩具,被沈重的輕壓得喘不過氣來。
馬丁與大衛之間有著明顯的對比,大衛代表的是初生的孩子的純樸,而馬丁則代表著被社會腐蝕所形成的那種邪惡。大衛是機器,馬丁是人,人永遠是鄙視自己發明出來的產物的,在馬丁的眼中,大衛僅僅是壹個新款的超級玩具。馬丁時刻壓迫著大衛作為壹個“人”所應有的那份權利,而大衛總是默默地忍受,沒有任何地反抗。斯皮爾伯格在前部分中用了大量的細節鏡頭來表現這種人與機器人之間的不平等性,這些細節在煽情效果上表現得相當出色。
在遊泳池邊上,壹群邪惡的孩子用刀在大衛身上做疼痛試驗,大衛躲到馬丁的身後,兩人意外地落入遊泳池中,人們跳下水中將馬丁拉了上來,留下了大衛壹人在水中張開著雙臂。他同樣渴望著眾人的幫助,但是那壹刻沒有人在乎他,大衛在水下看到的模糊晃動的視線與他在水中的安靜形成了鮮明對比,爆發出了巨大的戲劇張力,機器人就是人類的奴隸。
我相信當莫尼卡決定把大衛送去擬真公司銷毀時所做的抉擇是艱難的,壹個機器人對她付出了無休止的愛,當大衛因為菠菜事件躺在手術臺上被人修理的時候,他可以安慰莫尼卡“媽媽,這不痛,沒事”。大衛與真人唯壹的區別就是他是機器做的,然而他的心卻是完全和人類壹樣的。所以莫尼卡最終沒有忍心把他送進機器屠宰場,而選擇了森林裏放他走。
大衛:“媽媽,不要!媽媽,要是皮諾曹變得真誠了,我也變成了壹個真正的孩子,我可以回家嗎?” 莫尼卡:“那只是壹個故事。”大衛:“但是故事卻告訴我們發生了什麽。”莫尼卡:“故事不是真實的!妳也不是真實的!現在,瞧。拿著這個,好嗎?不要讓任何人看見它有多少。瞧。不要那麽走。很多人。和所有的人都保持距離。除了壹個像妳的人。”大衛:“妳為什麽希望我離開?為什麽?我很抱歉我不是真誠的。如果妳允許,我將永遠對妳保持真誠!”莫尼卡:“讓我走,大衛!讓我走!我很抱歉我不能告訴妳,關於這個世界。”
莫尼卡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離開,她拋棄了這個可憐的孩子,僅僅因為馬丁這個真實的母愛發泄對象回來了。
影片的第二部分也就是在這裏正式開始的,機器舞男的出現,他和大衛壹起踏上了尋找藍仙女的歷程,大衛堅信藍仙女可以讓他變成壹個真的孩子。
在這個過程中,斯皮爾伯格制作得相當細致,尤其是機器人屠宰場,完全就是古羅馬的角鬥場,機器人在這裏像奴隸壹樣地被送上角鬥場進行搏鬥,壹個個地走向毀滅,而看臺上歡呼的都是有血有肉的人類,壹種鮮明的等級制在這裏被展示了出來。人類創造出了他們,認為他們是奴隸,所以可以肆意虐殺,並以此為樂,雖然虐殺的對象不是真實的人,卻比虐殺真實的人來得更加殘酷。
但是人類終究是用人性的,當大衛被送上屠宰場的那壹刻,在大衛的求饒聲下,看臺上的人群心軟了,大衛逃脫了。
也許是前半部分的戲劇張力過於強烈,我總是覺得影片的結尾略力度稍差壹點,大衛最終找到了他誕生的地方,但那裏並沒有童話中的蘭花仙女,在那陰森的大樓裏,他看到了上百個與他壹樣的電子產品,絕望的他跳入了冰冷地海水。但是機器舞男把他撈了上來。
我覺得機器舞男也是和大衛壹樣懂得愛的,並且是有意識的。他在被抓走的時候說的最後壹句話是“我曾經存在”。沒有什麽事情比預先知道自己要死更加可怕的了,但是他卻能笑著離開,他堅信大衛可以變成壹個真人,如此高尚的情懷恐怕普通人都難以做到。
最終的結局設定是這樣的,大衛在水下見到了蘭花仙女的雕像,摩天輪倒下壓住了潛水器,大衛被困在裏面整整兩千年,兩千年中他就那麽在漆黑中看著那個雕像,直到兩前年後更先進的機器人將他弄了出來,然而那時候已經沒有人類了,大衛這個當時最先進的機器人成為了最原始的機器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