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是少有所成,而張柬之卻是老有所成。張柬之六十四歲才以賢良科第壹名的身份正式步入仕途,官居監察禦史。但在七十余歲時,張柬之才在狄仁傑的舉薦下正式發跡,自此是壹步登天,直至官居同鳳閣鸞臺平章事、鳳閣侍郎,成為壹國宰相,位居人臣之上。之後,狄仁傑去世後,張柬之更是成為保唐黨的首領,成為忠於唐室官員的領袖,地位是無比崇高。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狄仁傑去世的第五年,乘著武則天身體有恙,朝中之事無法自理時,身為保皇黨領袖的張柬之,自覺時機已到,大唐復興就在此時,遂聯合右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左威衛將軍薛思行、崔玄暐、桓彥範等朝中重臣,率左右羽林兵五百余人起兵造反,後武則天被逼退位,還政於太子李顯。
此後,在張柬之等忠唐重臣的支持下,李顯登基稱帝,是為唐中宗。如此,擁有再造大唐之功的張柬之,其身份和地位更是步入鼎盛,李顯為感激他的擁立之功,論功封他為同鳳閣鸞臺三品、漢陽郡王,封給實納租稅的食戶五百戶,自此張柬之可謂是走向人生巔峰。
張柬之
但是,在張柬之步入人生巔峰時,壹場巨變也同時在向他襲來。神龍元年,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時,雖成功逼迫武則天退位,但對屬武則天的勢力並未斬草除根,如武三思等武姓族人,張柬之並未將其滅殺。正所謂“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正因張柬之沒有對武姓族人趕盡殺絕,最終讓自己的命運走向了壹個悲慘的結局。
當然,張柬之並非不想誅殺武姓壹族,當時洛州長史薛季昶就曾對他們說過:“二兇雖誅,呂產、呂祿猶在”,提醒他們趁現在還握有重兵,對諸武斬草除根,若去草不除根,終會傷及自身,註定會成為壹個禍害。而當時,敬暉等人也贊同誅殺武氏,“易之已誅,薛季昶請收諸武,暉亦苦諫,(張柬之)不從”,可敬暉等人的贊同,並未讓張柬之“回心轉意”。
張柬之劇照
那張柬之為何不同意這般做呢?究其原因在於張柬之對唐皇室實在是太忠心了,他永遠都是在替唐皇室考慮。他之所以拒絕敬暉等人的建議,是因為他想給初即位的中宗李顯壹個立威的機會,新帝初即位,總得做壹件讓人懼怕的事情,只有這樣百官才會信服,才會臣服。而在當時,對於李顯來說,最好的立威方式,無疑就是誅殺武氏壹族。簡單的說,張柬之並非是不想殺武氏壹族,只是他想留個李顯,讓李顯有個立威的機會。
只是,讓張柬之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李顯並非英主,而是壹個庸主,他不是壹個好皇帝,就是壹個唯唯諾諾的庸人,若不是他是太宗嫡系子孫,而只是壹個普通人家的話,他恐怕就是壹個無用之人,只能是混吃等死。因此,張柬之這般好意,李顯並未領情。如此,因李顯的無能,武氏壹族並未被誅殺,而是繼續存活著,甚至如武三思等嫡系武氏依然還是在朝中擔任重職。
武則天與張柬之
因此,隨著武三思等武氏壹族及黨羽繼續在朝為官,張柬之的命運其實也就可以知道了。試問,對於推翻武氏統治的罪魁禍首張柬之,武三思等人豈能放過他呢?對他,武三思肯定是咬牙切齒,必除之而後快的。
事實上,最後的發展也的確如此。706年,張柬之先是被武三思以誣陷韋後為由,被李顯廢去宰相職務,貶為襄州刺史。而後,他又被武三思陷害,流放到瀧州,不久即憂愁憤懣而死,享年八十二歲。
只得說張柬之的命運會如此悲慘,究其原因還在於他太忠心,太替唐朝皇室考慮了,如果他當時絕情點,獨斷專行點,將武氏壹族誅殺,他的命運也不會如後來那般悲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