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大全 - 普京的個人簡歷

普京的個人簡歷

弗拉基米爾·普京 (Vladimir Putin)

普京個人履歷

1952年10月7日生於列寧格勒市(現聖彼得堡市)。

1970年入國立列寧格勒大學法律系學習。

1975年從國立列寧格勒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在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對外情報局工作。

1985年至1990年他被派往民主德國工作。

1990年回國後,普京先後擔任列寧格勒大學校長外事助理、聖彼得堡市市長顧問、聖彼得堡市對外聯絡委員會主席。

1994年任聖彼得堡市第壹副市長。

1996年8月,普京開始擔任俄聯邦總統事務管理局副局長。

1997年3月任俄總統辦公廳副主任兼監察局局長。

1998年5月任總統辦公廳第壹副主任,同年7月起任俄聯邦安全局局長。

1999年3月任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同年8月9日被任命為第壹副總理、代總理,8月16日就任總理。

1999年12月31日,葉利欽總統宣布辭去總統職務,普京出任代總統。

2000年3月26日普京當選為俄聯邦總統,並於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職。

2004年3月,普京贏得大選勝利,連任總統,同年5月宣誓就任。

從葉利欽的陰影中走出來——普京是如何向“寡頭”開戰的

普京知道,再不打擊“寡頭”的勢力,俄羅斯就有出現寡頭經濟、寡頭政治的危險,這將不僅違背俄羅斯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影響到俄羅斯的前途和命運。

普京在參加總統競選時發誓要“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他強調說:“我們的優先方向是保護市場,使其免受達官顯貴和犯罪分子的非法侵入。”當時的“寡頭”們以為“普京必須這樣對選民說,但真要擺脫寡頭是不可能的。”葉利欽執政幾年來,“寡頭”已成氣候,如包括俄羅斯“七巨頭”在內的金融工業集團就已控制了俄羅斯經濟的近50%,他們以經濟為後盾進而把觸角伸進克裏姆林宮,建立了強大的政治勢力。普京能夠撼得動麽?再說,普京畢竟是葉利欽選中他才有了今天,何況金融寡頭也大撒金錢支持過他的競選。因而,普京能翻臉不認人嗎?

而事實恰恰相反,普京就任總統後,就對金融“寡頭”動了真刀真槍。普京知道,再不打擊“寡頭”的勢力,俄羅斯就有出現寡頭經濟、寡頭政治的危險,這將不僅違背俄羅斯人民的根本利益,影響到俄羅斯的前途和命運,而且他這個總統要麽像葉利欽壹樣成為“寡頭”的人質,甚至成為壹個傀儡,要麽被當作絆腳石壹腳踢開。

2000年1月3日——他入主克裏姆林宮的第3天,他就在人事方面開刀,免除了幾位克裏姆林宮的高級官員的職務,其中最引人註目的是葉利欽的女兒塔尼婭被解除了擔任多年的“總統形象秘書”的職務。輿論普遍認為,葉利欽身邊有三個人對他的執政發揮著重大的影響:他的女兒塔尼婭、商界大亨別列佐夫斯基、總統事務管理局局長博羅金。他們是所謂葉利欽的“家族”圈子中的核心人物。1998年夏天以來的種種洗錢和吃回扣醜聞無壹不與這三個人有關,因此公民對他們產生了難以遏制的鄙視心理。三人中,特別是塔尼婭幾乎左右了葉利欽所有重大方針政策的決策過程。她不但是所有試圖接近葉利欽的政壇人士必須通過的壹座“橋”,而且是事實上的克裏姆林宮總管。商界的幾位大亨正是通過她的這壹後門打開了克裏姆林宮之路,不僅得到了巨大的經濟利益,而且成為幕後操縱政局的關鍵人物。此後沒有多久,普京又打發博羅金離開了克裏姆林宮。博羅金被媒體稱為普京的“恩師”,正是他當年把副手普京推薦給葉利欽,並在1999年下半年參與組建“團結黨”,從而在議會選舉中控制了杜馬。《莫斯科時報》甚至稱博羅金是普京權力體系的真正締造者。普京這樣做,是向世人亮相,表明他是壹個有獨立性的政治家,他今後不會照搬葉利欽那壹套,他與飽受腐敗醜聞沖擊的葉利欽及其“家族”圈子成員劃開了壹條界限。

2000年6月13日,普京當選總統才兩個多月,他就向俄國“寡頭”擂響了戰鼓。俄羅斯總檢察院以詐騙和盜竊罪將俄“七巨頭”之壹的古辛斯基拘捕。證據是1996年底,古辛斯基的“大橋”集團在購買國家電視公司“聖彼得堡第十壹頻道”70%股份的時候只花了25萬盧布,而該頻道的實際價值高達1000萬美元。合同簽署12天後,該頻道的負責人在芬蘭的個人賬戶上就出現了100萬美元的好處費,這筆錢的曝光使俄羅斯檢察機關認定古辛斯基在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侵吞國家財產的犯罪行為。

古辛斯基是俄羅斯媒體大亨、“大橋媒體集團公司”的老板。該集團控制著俄羅斯頗具影響的獨立電視臺、“莫斯科回聲”電臺、《今日報》和《總結》周刊。在1999年國家杜馬選舉和2000年的總統大選時,壹向精明過人的古辛斯基看錯了方向,把寶押在了普裏馬科夫--盧日科夫競選聯盟上。普京當選後,盧日科夫很快改變了立場,開始與普京改善關系,而古辛斯基卻仍然繼續與克裏姆林宮為敵,對普京的壹系列方針政策大肆攻擊。古辛斯基充當了反對政府的急先鋒,而他手中又控制著數家媒體,造成的影響特別巨大,因而普京首先拿他開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6月16日,蹲了3天大牢的古辛斯基取保候審,解除拘押。11月13日,俄總檢察院正式指控古辛斯基非法獲取3億美元貸款和50億盧布借款,但古辛斯基卻未在指定的時間出庭。他跑了!俄總檢察院於次日宣布向全國發出通緝令。12月12日,古辛斯基在被他稱為“第二故鄉”的西班牙落網。

自從古辛斯基6月被拘捕,數名金融寡頭連遭傳訊,壹場普京與金融寡頭的殊死搏鬥由此拉開了帷幕。

6月20日,莫斯科檢察院上訴仲裁法庭,要求重新審核波塔寧的俄國際集團公司收購諾裏爾斯克鎳公司38%股份的合法性。“七巨頭”之壹的波塔寧於1997年出資1.7億美元收購了世界第二大產鎳企業諾裏爾斯克鎳公司,據估計,該公司的實際價值應為3.1億美元,就是說,收購差價竟達1.4億美元。波塔寧因支持葉利欽競選有功被任命為政府副總理,有人揭發他正是利用手中的權力達成了這筆交易。俄總檢察院要求波塔寧退還其侵吞的1.4億美元。

6月27日,“阿爾法”集團下屬的秋明石油公司被警方搜查。

7月11日,俄總檢察院強行調閱了俄石油天然氣公司的文件。

7月12日,俄稅務總局對伏爾加汽車公司逃稅案展開調查。該公司1999年年產“拉達”轎車65萬輛,卻虛報產量為20萬輛,從而大量逃稅。該公司的後臺老板就是在葉利欽時代呼風喚雨的俄頭號金融和工業寡頭別列佐夫斯基。

8月12日,“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沈入海底。寡頭們立即抓住普京對這壹災難的處理情況,利用他們控制的電視臺和報紙大肆向普京身上潑臟水。當別列佐夫斯基揚言要為遇難者家屬捐錢的時候(事後證明,他沒有捐),普京說:“對這種慈善行為,我們贊成,最好賣掉地中海岸邊的別墅。但接下來的問題是:他們是從哪裏搞到這麽多錢的?”

2000年11月,俄總檢察院開始傳訊別列佐夫斯基,指控他的罪名是:他控制的兩家在瑞士註冊的公司內外勾結,把俄羅斯航空公司在境外的幾億美金票款清洗並據為己有。該航空公司的總裁就是葉利欽的女婿奧古廖夫,如果深挖到底,必然牽扯到葉家的人。別列佐夫斯基似乎有恃無恐,公然拒絕回國接受傳訊,並向媒體披露了壹條爆炸性的新聞:他曾用俄羅斯航空公司瑞士公司洗的黑錢,贊助普京競選總統和組建“團結黨”。別列佐夫斯基竟氣急敗壞地不惜公開自己的無恥行為來向普京身上潑臟水,他並且斷言:“普京的總統任期最多壹年,長不了。”

雖然此案背景十分復雜,但普京打擊別列佐夫斯基的決心仍沒有動搖。由於別列佐夫斯基的特殊身份,而且他滯留國外不歸,給執行司法程序帶來困難,聯邦司法部門便查封了他在莫斯科的國家別墅和掛著政府牌子的汽車,實際是把他逐出國外。據傳,普京就此事曾與葉利欽會面。葉利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公開表態說:“普京目前對別列佐夫斯基和其他寡頭采取強硬立場是正確的,我支持他。”普京此舉得到了葉利欽的公開支持,盡管葉利欽也許是違心的,但其政治影響還是很大的。而普京把別列佐夫斯基逐出國外了事,也是放了他壹把。盡管如此,把別列佐夫斯基變成了壹個無家可歸的人,從此不能在國內發展,不敢再跑回來興風作浪,也是很大的勝利。

2003年10月25日,俄聯邦安全局拘捕了俄國第二大石油公司“尤科斯”公司老板霍多爾科夫斯基。霍多爾科夫斯基是俄國首富,擁有83億美元的資產,他是在乘坐私人飛機在新西伯利亞機場降落加油時被捕的。這是自普京打擊“寡頭”以來最為激烈的壹次戰鬥。

早在2003年7月2日,“尤科斯”公司的股東、有“錢櫃”稱號的“梅納傑普”集團總裁列別捷夫以經濟罪名被正式拘捕。4日,俄羅斯總檢察院和內務部開始對“尤科斯”公司進行調查,執行總裁霍多爾科夫斯基和副總裁涅夫茲林同時被傳訊。11日,武裝警察搜查了莫斯科的“尤科斯”公司的辦公室,從此對辦公室嚴密監控起來。直到10月25日,警方以突然行動拘捕了霍多爾科夫斯基,指控他犯有嚴重的欺詐、侵占和逃稅罪。檢察機關指控霍多爾科夫斯基和列別捷夫利用俄羅斯進行私有化之機,在俄羅斯境外建立了壹個巨大的欺詐網絡,通過欺詐的手段獲得俄羅斯企業的所有權。如他們以極低的價格收購了國有化肥公司“阿帕帝特”20%的股份,當法院裁定收購為非法行為後,他們又將這筆資產成功地轉移到海外。他們還利用建立空殼公司和設立空頭賬戶等手段,通過轉讓定價的方式交易產品,逃漏稅款。在1998年至2003年期間,***逃稅、漏稅1500億盧布。

俄總檢察院為什麽拿霍多爾科夫斯基問罪呢?

原因之壹是為了保衛俄羅斯石油主權。

“尤科斯”石油公司與西伯利亞石油公司從4月份開始醞釀合並,以創建壹個俄羅斯最大、世界第四的超級石油公司。至10月,合並協議即將達成。這壹計劃本來是獲得政府同意的,但後來獲悉,兩公司合並後即將其40%的股份轉讓給美國的石油巨頭謝夫隆--德士古集團。這壹舉動直接危害了國家安全,損害俄戰略利益。壹位專家列舉了幾個觸目驚心的數字:兩公司合並後,每年上繳國家的稅收將達到俄政府財政預算的10%,如壹旦向美國人出讓40%的股權,再加上與英國BP公司合並的俄羅斯“THK石油公司”所控制的每年4000萬噸石油的開采量,外國石油巨頭將直接影響俄政府財政收入的20%,這將直卡住俄經濟主權的命脈。

分析人士認為,“尤科斯”出事還另有原因。

普京在2000年上任之初,為了從國內政治、經濟、社會穩定大計著想,曾專門把俄羅斯各路“寡頭”召集到壹起,對他們約法三章:即以2000年劃壹條線,國家不再追究在此之前他們是如何在私有化中發家暴富的,但是從此以後他們必須嚴格自律,不能介入國家政治生活,不能再利用大資本操縱政治進程。當時,大部分“寡頭”接受了警告,但古辛斯基和別列佐夫斯基卻有恃無恐,終被起訴,最後亡命國外。現在拿霍多爾科夫斯基問罪,也正是他違犯了普京兩年前給他定的“戒律”。

2003年12月份將進行議會選舉,次年6月將進行總統選舉,俄羅斯的政治生活又進入亢奮期。在這壹大背景下,霍多爾科夫斯基頻頻發表政治見解,暗中出錢資助“右翼力量聯盟”、“亞博盧集團”和俄羅斯***產黨等反對派參加議會選舉。而他要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只為別人擡轎子,這位年僅40歲的俄國首富已有政治抱負。據悉,他還有意在條件成熟時讓杜馬脅迫總統任命他為政府總理,並於2008年競選總統。2003年6月,杜馬中的俄***與其他黨派聯手對政府提出不信任案。這壹行動雖然沒有成功,但後來俄政府發現,此事背後有霍氏操縱的痕跡。這之後不久,霍多爾科夫斯基又買下了莫斯科著名的反政府立場的報紙《莫斯科新聞》,並且聘請大記者謝廖夫當主編,此人因專門批評普京的政策而出名。這是拉開了公然與政府對著幹的架式。另據俄政府向外國投資者透露的消息說,霍多爾科夫斯基試圖收買國家杜馬中1/3的議員。俄杜馬***有450名議員,而控制其中1/3的議員則意味著他有能力否決任何關於修改俄羅斯憲法的議案。

當霍多爾科夫斯基被以11項罪名投入監獄後,“尤科斯”53%的股份被凍結,包括霍多爾科夫斯基在內的20多人設在瑞士的銀行戶頭被瑞士銀行凍結,涉及金額高達50億美元。“尤科斯”的高層人物如驚弓之鳥,紛紛逃往國外。俄總檢察院又發出了全球通緝令,追捕該公司的十大股東。

“尤科斯”事件立即掀起了軒然大波,劇烈的經濟動蕩和政治動蕩,連事先已有思想準備的普京也沒有想到。

霍多爾科夫斯基被捕後,“尤科斯”股票狂跌,帶動股市壹路下挫。僅10月27日壹個交易日,下跌股票縮水價值就高達145億美元。伴隨著股市下跌的,是人們對投資環境信心的喪失。俄羅斯經濟的復蘇,其中壹個重要的原因是西方的投資,霍多爾科夫斯基是少數幾個在自己的經營中始終維持開放和透明政策的重量級企業家,因而他所領導的“尤科斯”成為俄投資環境優劣的壹個標誌。在外資註入減少甚至撤離的同時,國內資金的外流也成為問題。因為心感不安的富豪們很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將資金轉向更安全的國家。

對於“尤科斯”案,霍多爾科夫斯基在克裏姆林宮的支持者公開與普京大唱反調,其中就有俄總理卡西亞諾夫和總統辦公廳主任沃洛申。盡管普京事前已警告過卡西亞諾夫,他的政府不要談論霍多爾科夫斯基被捕壹事,但卡西亞諾夫還是公開了自己的反對態度。普京暫時對他的總理還無可奈何,但對沃洛申,普京說:“這樣的話,妳可以打辭職報告。”以後不幾天,普京就解除了沃洛申的職務。身為兩朝元老的沃洛申素有“鐵血宰相”之稱,對普京問鼎克裏姆林宮也立下了汗馬功勞。普京解除沃洛申的職務壹方面表示他的堅決態度,同時也是對其他的官員的壹個警示。

對於“尤科斯”和“西伯利亞”兩大石油公司的合並,普京總統當然不能明令禁止。在霍多爾科夫斯基被捕後不久,西伯利亞石油公司總裁阿布拉莫維奇突然宣布撕毀合並協議。11月26日,兩公司舉行第壹次合並股東大會,討論新董事會人選。在開會前的最後壹刻,西伯利亞方面突然轉變態度,以僅僅26%的股權強硬要求獲得新公司的管理權,並聲稱:“如果不交權,我們就要撕毀合同。”按照原定合同,霍多爾科夫斯基為首席執行官,他被捕後,其繼任者庫克斯將接任此職。“尤科斯”股東當然不答應。因此,“西伯利亞”便宣布暫停與“尤科斯”的合並事宜。

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克裏姆林宮授意阿布拉莫維奇這麽幹的。從“西伯利亞”內部高層傳出話來說,阿布幾天前曾拜訪過普京,普京熱烈支持他對新公司奪權。阿布拜訪普京的另壹收獲,就是換得俄政府宣布他“歷史清白”。不久以前,俄政府宣布要調查“西伯利亞”2001年至2002年的逃稅問題,輿論認為阿布就是繼霍多爾科夫斯基之後的第二個打擊目標。現在,霍氏鋃鐺入獄,而阿布卻成為“歷史清白”的企業家。普京在這場對抗“寡頭”的鬥爭中,采取了拉壹個打壹個的辦法,借寡頭打寡頭,而且用的是商業規則。兩個公司合並不成,是兩個公司自己達不成協議,別人也無話可說。

2004年2月,“尤科斯”的幾個主要股東討論決定,準備動用140億美元的巨資“贖出”被關押的公司領導人霍多爾科夫斯基、列別德夫、丘比金等人,並要求停止追捕杜博夫、布魯德諾、沙赫諾夫斯基和涅夫茲林。他們表示,將不惜壹切代價換回他們的人身自由,否則只能考慮用恐怖手段了。俄政府既沒有被金錢所打動,更沒有被恐嚇所嚇倒。俄法庭決心對霍多爾科夫斯基公開審判,將他繩之以法。

普京在2004年3月的總統選舉中再次連任總統。對於他的競選連任,幾乎沒有什麽人懷疑,但使俄國人感到驚異的是,普京並不是像通常那樣在選舉後重組政府,而是在選舉前夕重組了政府。普京說:大選之後政府機構就不再變動了。這充分顯示出普京對競選連任的信心,而引人註目的是,他解除了總理卡西亞諾夫的職務。卡西亞諾夫是葉利欽的“家族”成員留在政府中的最後壹個人,解除此人的職務表明,普京已徹底從葉利欽的陰影中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