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牽掛》到底給人們講了壹個什麽道理啊?
《牽掛》功過相抵的憶苦思甜 央視播的劇,公眾在關註上通常都是稍微給點兒面子的。《牽掛》也不例外。我喜歡這兩年漸漸退居“二線”的劉威,放松、自然,開始有點兒老藝人返璞歸真的意思。牛莉和張國強雖然還有著在壹線打拼的較勁,倒也還可以。林家川表演的“周偉民”也算壹個小亮點。不過這些,都無法讓我去喜歡《牽掛》。 壹是因為這個劇集的故事有點苦。我知道有些人挺喜歡看苦戲,看完了苦戲就替劇中人起急,就眼淚嘩嘩的,然後就開始覺得自己過得還湊合。俺不行,俺這人壹向不是“苦菜花”的愛好者。《牽掛》雖然演的是壹家人“先苦後甜”的故事,但苦味還是有點讓我畏懼。親歷過生活艱辛和社會轉軌之痛的人,不壹定就願意動不動把那段窘迫的日子翻出來復習。而現在這類“憶苦思甜”的電視劇,湊巧並不在少數。 二是全劇服裝和相關的道具上顯得假:全民“跑合”(舊時指說合生意)的年代,牛莉就斜挎著小包(這應該是世紀之交才在女士中興起來的)出來進去了;沙發床是1990年代的,張國強的風衣領子和床頭臺燈卻是2000年以後;劇中每個人的冬裝,往好裏說,也比劇情涉及到的時期“超前”了五六年,可是咱別忘了——這幫人劇中的身份可是普通老百姓;再有,民間小店開業送花籃道賀,在北方應該是近幾年的事,十幾年前頂多也就是點壹掛鞭、拉個紅綢橫幅……這種小錯雖說今天每個劇都會有點兒,但在壹部戲裏頻頻出現,實在讓人看著心裏別扭。 演員班底的出色會不會帶起壹部劇集的收視?曲折的、貼近當代生活的劇情是不是就能引發觀眾的關註?過去這兩個問題的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也是容易的。但面對《牽掛》,則似乎多少有了壹點牽強。為什麽?大的審美指向缺乏新意,制作細節上的處理也不太精準,恐怕都是影響我給出好評的原因。 從某個意義上講,《牽掛》表演上的實力,被它另外兩方面的不足,有點沖淡和壓低了。這是壹個劇集制作日益精細、競爭也日趨強烈的年代,壹部劇再想像以往那樣——單靠播出平臺的強勢就能贏得口碑,這樣的機會正變得越來越少。怎麽辦?只有提高主創人員的精神境界,以及制作上的精益求精。這不止是《牽掛》留給人的啟示,也是擺在所有國產劇集面前的生死大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