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第壹次看《黃飛鴻:獅王爭霸》,是在家裏看的碟還是電視頻道已經記不清了。當時歲數小,懂的少,就是光顧著看李連傑壹身俊逸瀟灑雄姿英發的好身手,關之琳忽閃忽閃會放電的大眼睛和那壹抹柔情,說實話,當時覺得還挺肉麻的:P ?前壹陣子又重新看了這片子,實在是震撼非常。即便是放在三部曲裏來看,也是卓爾不群得很。 ?之前常聽人說,徐克和李連傑的前三部黃飛鴻,最好的是第二部《男兒當自強》,風雲際會天下驚,壹朝革命起香江。張鐵林的孫文,姜大衛的陸先生,二位代表了革命黨的朝氣和希望。熊欣欣的白蓮教魁九宮真人則是最為頑固保守的壹撥。而納蘭元述,這個盡顯甄子丹古典氣質的八旗提督,憂國家之前途,卻又不得不瞻前顧後,既要防著洋人和革命黨,又要利用近代化的通訊,既要控制白蓮教的無法無天,又要利用它排外情緒來抵制近代化的痛苦進程。這實在是個絕妙的隱喻,把清末的政治舞臺上的諸方力量栩栩如生地搬到了我們的眼前。 ?然而,我卻不能不承認,在第二部中徐克的鏡頭尚是符號化的,或者說,是現代化的視野中展現出來的近代史。很有點官方史書的味道。相比與第壹部,西洋人的身份和定位被從壹個極端推到了另壹個極端,似乎就是無欲無求的大慈善家壹樣,單純地支持革命黨的行動。白蓮教也未免太過無知而無恥,成為了純粹落後的代名詞。最好的詮釋或許是對納蘭元述的刻畫,再現出壹個活生生的清帝國在末日危途中掙紮的兩難與困頓。然而,我們的主角黃飛鴻卻似是個過客,匆匆而往,急急而歸,壹切只是為了義氣相投,既不知他是否真的理解革命的意義,也不知他是否明白帝國迫在眉睫的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