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影像怎麽樣
對膩了電腦,便尋了本書爬上床。《看不見的影像》,張獻民著,從ZJ那借過來放在架子上積灰大概已近兩個月,也該是看的時候了。哦,突然想起好久沒見到ZJ了,不知道他在那個由廁所改裝成的鬥室裏過得怎樣。 這本書評論了未能在大陸公開放映的知名的或者不知名的十二部國產影片,有的借助網絡和DVD廣為流傳,而有的只散落在零星人手中,看了這本書妳才會知道它存在著,但根本無處可尋,地下得徹底。它們涉及愛情、青春、尋找、死亡、弱勢群體、扭曲的生活、壹代人的集體回憶,等等等等,不壹而足。甚至有的可以說什麽也沒涉及,只是記敘。但不管怎樣,“在文字幾乎不再被禁止的今天”,作為“文字之外的另壹種表達形式”的影像也不應該“被刻意抹去”,這只能說明某些人在掩耳盜鈴。它們既然被拍出來了,看不看就應該是觀眾的事,而不是由壹些居高位者用俯視的姿態來決定。 張獻民是壹個對影像這種表達方式有著自我深刻理解的人。出於觀看電影的私密性,這種理解越深就越是排他,因此他的評論在很多時候都只能帶來壹點模糊的領會。再加上很多電影本來就沒有看過,所以看他那繞來繞去的文字就很容易暈菜,直接被他的話牽著鼻子走了,接受得完全沒用上壹點判斷力。看完了以後想想,覺得自己好像被填鴨了,滿腦子都是他的腔調和情緒。最理想的就是能像老牛似的不斷反芻,磨去他不容置否的優越性和夾腔夾調的調侃,只剩下他的誠懇和體憫――來自於對這些影像的敬意。 以下是因書中幾句話而想看的電影。話是有那麽點意思的,希望電影也是壹樣。 《郵差》―― “其沈悶不來自劇情,而與人物、故事、影調風格相壹致的隱忍不發。” 《動詞變位》―― “性愛與九十年初的北京之冬、與動詞變位、與火鍋是壹樣的,把選擇推遲到最後壹刻,不斷加菜,不斷變化、只有主語謂語沒有賓語,沒有條理方向,沒有快感之外的目的,沒有形式之外的內容,只有事實,沒有原因和結果,既是行動,也是話語。” 《盲井》―― “《盲井》不是向外界敞開的,沒有其他方向,不接納外來因素,劇情自我滿足。但如果不把這當作缺點,封閉的情節和自我滿足的故事,是形成劇情窒息效果的前提。” 《哎呀呀去哺乳》―― “敘述是在時間的流逝中尋找意義,而時間的流逝不壹定有意義。沒有意義也可能形成感慨和敘述……” 《海鮮》―― “朱文的作品濕淋淋的,有點油膩,看上去很新鮮,但要進嘴還是有點生。” “這些人與他們周圍的所謂現實生活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系。甚至這種若即若離是那些人物刻意追求、但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活方式。這些人物往往活得特別不用力……他們仿佛害怕對生活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