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度很高的壹個紀錄片,完全不是大家心中所想的粉絲電影。
那幾個快男也不算演員,就是大家熟悉的那種紀錄片主人公。
片方在宣傳過程中只字不提紀錄片的原因也不難猜到——我國觀眾根本沒有花錢進電影院看紀錄片的習慣。
對紀錄片有興趣的本來就不多,看紀錄片的,基本也都是網上下載,電視裏放也可能看看,普遍的認知就是「看紀錄片沒有掏腰包的必要」。所以提了是紀錄片,不但沒有幫助,可能還會起到反面效果。
從廣義上來看,不提是紀錄片也沒有錯。因為「紀錄片」本來就是「電影」的壹個門類。
而這部電影屬於紀錄片下的壹個流派,即與「直接電影」相對應的「真實電影」,這也是範立欣在采訪裏反復強調的。
至於這兩者的異同,是紀錄片創作者討論已久的話題,比如弗拉哈迪《北方的納努克》的搬演行為是否失真,張以慶《幼兒園》的有意識引導是否客觀等等。其中涉及到的壹些定義矛盾,例如紀錄片到底更應該重視「現實真實」還是「事件真實」等等,更是引發了長期的爭論。
這裏不展開討論,有興趣的不妨自己找資料壹讀。
不想做技術分析了,說點感想。
《我就是我》這片子,策劃,制作都很不錯。我覺得這片光說完成度,比範立欣的前作《歸途列車》還要好很多,明顯能感覺到範立欣的成長。
只是可能因為題材顯得沒那麽「深厚」,所以大家不願意當回事,甚至拒絕觀看。
片子很完整地展現出了壹種狀態。
是大部分人都會有的壹種狀態,考慮到知乎的主流用戶,可能這種狀態對妳們來說已經算是過去式的了。
它是什麽呢?
那就是,在特別年輕的時候,妳會做壹些以後再也不會做的事,喜歡壹些以後再也不會喜歡的人。
比如片子裏那個叫白舉綱的小夥子對節目組要求選最弱者的安排表現出的不配合,比如那個叫華晨宇的小夥子出於意氣引導自己粉絲給PK臺上唱功弱勢的好友投票,比如他們面對編導批評時的偶爾懵懂與不理解,等等。這些都是很多旁觀者會覺得幼稚的事。但別說妳沒做過類似的事。
成熟後的妳回望過去想起那段經歷,回想當時的執念,也許會嫌當初的自己逼格不夠高,丟臉,會不屑,覺得不理智、魯莽、傻。
但這其實真沒什麽好丟臉的,不要抹殺那段歲月。它真實存在過,並曾讓妳快樂。沒有那時的妳,哪來今天的妳?
而且支撐妳堅持自己的路走下去的,恰恰就是當年看似傻了吧唧的執念,那股「不服」的擰巴勁兒,和忘不掉的初心。
因為之前就知道壹些導演範立欣的資料,所以早就預期到片肯定不會差,但是看完感覺做得比我預料的還要好。
它就是好看的,對,就是大家理解的傳統意義上的那種「好看」。制作精致,美學上考究。熟悉中國紀錄片的朋友應該知道,很多時候我們的紀錄片只註意內涵而不重視制作的精美,所以雖然策劃和內容上做得很飽滿,但是視覺呈現上很「難看」。
而這個片子兼有了內涵與形式。深入淺出把這個題材做得很有趣。
人物捕捉上,同樣作為話題纏身的選秀明星,這幾個男生作為比賽進行者的心態與李宇春王櫟鑫張傑等比賽完成者的心態的對比。
場景選擇上,進行選秀的演播廳、住所、練歌室等與沙漠、海洋、雪原的對比。壹個有鮮花掌聲但封閉壓抑,壹個寂寥無人但曠遠遼闊。
都很值得玩味。
它不刻意煽情,就是樸素記錄,但是捕捉到非常多有意思的場景。至於想沖著看偶像臉去的粉絲,大概會失望?那參差不齊的黃牙,那壹臉的坑坑窪窪喲,都被老老實實記下來了。
什麽樣的題材才算深刻,才算沈重?非要是孤苦兒童、農民工、艾滋病、沒掙到錢的東南西北漂這種嗎?
少年記憶,也是很深刻的。快樂在青澀懵懂,沈重在無法回頭。
這片子不真實嗎?選秀不就是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事麽。
從《我就是我》看得出範立欣是有野心的,更看得出他的迷茫。
他在選這個題材的時候明顯有做商業上的考量和預期,他想拍這個題材,應該也是希望能通過這種相對通俗壹點的話題,讓更多人了解紀錄片。
他預期會受到關註,但可惜的是就現在的情況來說應該算是預期失誤了。
或者說達到了壹部分預期的關註,但這部分關註轉化成票房的效率極低。
本身片子的宣傳做得不到位是壹個原因。另壹方面,有壹部分人對這個題材充滿敵意,甚至於死摳著某種偏見做壹些令人無奈的事,比如看都不看就在各大電影網站瘋狂打壹星。
看到這種情況,說實在的,很心酸,替這片子的制作人員委屈。
查了壹下,現在整個的排片量都很少,估計沒幾天就要下了,簡直壹片慘淡,想看的抓緊。
這再壹次證明了紀錄片進院線的難度。冷門題材根本吸引不了眼球,熱門點的話題又容易受偏見。真的很尷尬。
之前張僑勇的《千錘百煉》我就沒趕上,這次幸好來得及。
紀錄片進院線這件事, @範立欣 應該算走在前面的沖鋒人物。路還很長,希望能堅持戰鬥。
範立欣的心態似乎可以跟片子裏的壹句話對應——我不是不想贏,我只是不怕輸。
成熟的電影市場,需要各種類型百花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