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笑陪公三萬場。 不用訴離觴
蘇軾的 《南鄉子》
南鄉子 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①
東武望余杭②,雲海天涯兩杳(有的作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③。 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④,墮淚羊公卻姓楊。
〔註〕①楊元素:名繪,熙寧七年(1074)七月接替陳襄為杭州知州,九月,蘇軾由杭州通判調為密州知府,楊再為餞別於西湖上,唱和此詞。 ②東武:密州治所,今山東諸城。余杭:杭州。 ③醉笑句:唐李白《襄陽歌》:“百年三萬六千日,壹日須傾三百杯。”此化用其意。 ④河塘:指沙河塘,在杭州城南五裏,宋時為繁榮之區。 ⑤墮淚句:《晉書·羊祜傳》:羊祜為荊州督。其後襄陽百姓於祜在峴山遊息之處建廟立碑,歲時享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之為“墮淚碑”。這裏以楊繪比羊祜,“羊”“楊”音近。
今天下午感覺有點悶,上完課回來想找點歌聽,結果不知道怎麽就搜到壹首《醉笑陪君三千場》。有點詫異,因為以前在小說裏看到過這句話,但寫的是 “醉笑陪君三萬場”,壹字之別。由於特別喜歡這句話,我就查了壹下,結果更是大駭,這句話的出處竟是東坡先生的《南鄉子》——然而我卻不知,簡直慚愧!
先生的原文如下:
《南鄉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
東武望余杭,雲海天涯兩渺(壹作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
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墮淚羊公卻姓楊。
明明白白,這是從先生的詞中化出來的。更郁悶的是,這闕詞我讀過,但是卻忽略了這幾句。
後來三毛寫《滾滾紅塵》的劇本,更不得了。三毛真的是壹個很具有傳奇色彩的女子,《滾滾紅塵》是取材自張愛玲的經歷,這樣的創意已是難為她從何處想來,更妙的是有壹段話,句句善翻古人之意,化古人詩詞於無形。
樓高日盡
望斷天涯路
來時陌上初熏
有情風萬裏卷潮來
推枕惘然不見
分攜如昨到處萍漂泊
浩然相對今夕何年
誰道人生無再少
依舊夢魂中
但有舊歡新怨
人生底事往來如梭
醉笑陪君三萬場 不訴離傷
禪心已失人間愛
又何曾夢覺
這些個千生萬生只在
踏盡紅塵何處是吾鄉
開頭幾句先不說它,只是從“推枕惘然不見”開始,幾乎句句是出自先生的詞:“推枕惘然不見”出自《水龍吟》:“推枕惘然不見,但空江、月明千裏”;“分攜如昨”出自《滿江紅》裏“相看恍如昨,許多年月”;“今夕何年”出自《念奴嬌》“今夕不知何夕”;“誰道人生無再少”則是出自那句我們耳熟能詳的“誰道人生難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金雞”,是《浣溪沙》裏的句子;“人生底事往來如梭”出自《滿庭芳》“當此去,人生底事,來往如梭。待閑看,秋風洛水清波”;“醉笑陪君三萬場不訴離傷”就是出自剛才說過的《南鄉子》了;“踏盡紅塵何處是吾鄉”是翻自《定風波》的“此心安處是吾鄉”。
先生被譽為“豪放派”的代表,而張愛玲的綺麗頹傷,三毛的憂郁傷感(在我看來,三毛除了《撒哈拉的故事》裏的幾篇格調明朗,其他的文章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體現著她骨子裏的憂傷與悵惘),都與先生的風格大相徑庭,但三毛偏偏在這樣壹個有張愛玲影子的劇本裏寫下這麽多先生的詞句。我想,倘若先生在世,知道三毛如此做法,定然是微笑的。先生文風豪放、情緒豁達,然而這豁達之後卻是壹生歷經磨難,先生的詞句背後沈澱著壹筆寫意的荒涼!林語堂在《京華煙雲》裏有壹段話,大抵意思是這樣的:十七八歲的女孩子是讀不懂蘇東坡的,她們只喜歡李清照的婉約。這話說的好!的的確確說得透徹!林語堂為先生寫過傳記,他還是明白先生的。張愛玲、三毛都是有經歷的女子,光彩的外表下是壹顆滄桑疲憊的心靈,她們在夜深讀書時看到先生那些蒼涼的句子,她們是能體會其中心情的,雖然際遇不同,但人生的憂傷情緒卻相同,在心頭激起微微疼痛。三毛果然聰明,把先生的句子用來形容她們的心境,她在寫作時必然感到熨帖。
在百度蘇軾吧看到很多喜歡先生的人,且年齡都是十幾歲的孩子,最多也是二十幾歲,我也是其中壹員。都這麽年輕,卻又都有那麽多滄桑心事,否則怎麽會喜歡先生如癡如醉?
只是世間難再有東坡,我們生活在壹個速食文化的時代,壹個缺少大師的時代。
作詩壹首:
君生我未生,我生歲已遲。
忍看翡翠鳥,雙棲庭前枝。
卷簾霜已重,恨不生同時。
亦有千竿竹,曉宿添新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