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希聖曾輝,原名西生,1899年生於湖北黃岡縣孔家埠聖陶劉灣。9歲時,陶希聖和他的哥哥去了路邊中學。當時,正是在“廢科舉,學新事物”的社會運動中,年輕的陶希聖學了新舊兩種東西,其中最好的是歷史。“每次考試都要交第壹張試卷,考高分。”
1915年,16歲的他在國會議員唐冠儒和北大總經理舒的幫助下,報考了北大預科。盡管困難重重,陶希聖還是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北京大學的預科課程。在北大籌建期間,我師從沈,沈建樹。1917年,陶父升任河南汝陽道陰,家世變遷。陶希聖才華橫溢,極其聰明。他在北大預科班“只用功,不用功”,但每次考試總是名列前茅。他於192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
陶希聖無疑是中國近代史上壹個有爭議的人物。他創立了著名的“飲食學派”,是社會經濟史研究中最早的大師級人物。1937年,時任北京大學教授的陶希聖放棄學業,步入政壇。不料,他與壹些重要的歷史事件糾纏在壹起,成為壹些歷史學家眼中的“兩頭投機學者的第壹只老鼠”或“政治投機者”,甚至是被人鄙視的“漢奸”。
1927年1月,陶希聖突然接到中央軍事學校武漢分校的電話,被聘為政治教員。他還是軍委總政治部政工訓練委員會常務委員,與國民黨有實際聯系。1927年5月,唐生智率北伐軍北上,繼續討伐北洋軍閥殘余勢力。夏寅駐守義昌、沙市的部隊佯攻,被川軍偷襲。他們向東撤退,試圖進入武漢。夏寅的先頭部隊,由萬指揮的壹個師,迅速開進了離武漢不到20公裏的壹個造紙廠。
武漢北伐軍政府下令將武漢軍政學堂師生和農民運動講習所師生合並為中央獨立師,與葉挺率領的第十壹師會合,從武昌出發,向西與萬會合。但是夏鬥寅並不是真的想打仗保存實力。他看到武漢出兵,就撤回了吳橋的部隊。
從那以後,陶希聖加入了當地的革命運動,壹路隨軍西進。在鹹寧縣,他在農會書記報告前召開農民會議,槍殺了5名農會漢奸。“那五個窮村民只是先加入了農會,後來就不想幹了。農會把他們抓起來槍斃示眾。”陶希聖在擔任中央獨立部軍事司法處處長、鹹寧縣委常委兼司法局長時,聽說農會書記不準隨便槍殺農民,大發雷霆,並警告農會書記,如果知道他再敢槍殺農民,就把他抓起來槍斃。農會書記大吃壹驚,趕到武漢,指責陶希聖是“反動軍閥”。沒過幾天,武漢政府派人來接替陶希聖。幸運的是,陳獨秀的思想仍然主導著當時的局勢,陶希聖終於去世了。陶希聖壹生都感激陳獨秀。後來,陳獨秀出獄了。在武漢期間,陶希聖無微不至地照顧他。
不久,他被總教導員召回軍校,任政治部秘書,在施存統回武昌前任主任。7月15日,汪精衛政府在武漢宣布“***分”,通過“剿***案”。戴穎找到陶希聖,對他說
隨著四月十二日上海政變和七月十五日武漢政變的相繼發生,國民黨統俄容***的政策已經結束。嚴峻的現實也澆滅了陶希聖的革命激情,他懦弱的學者性格再次暴露無遺。
他向妻子坦白,“時代變了很多。我得躲起來。兩三個月後,我就可以做年輕時的事情了。”在福壽安轉租的房子裏,陶希聖“每天都躺在竹床上,從頭到尾讀著僅存的印章。”偶爾寫壹篇短文,妻子萬冰如帶到糧道街,投入郵筒,寄到漢口補《中央日報》。事實上,陶希聖躲起來是因為他不想和軍校訓練組壹起去南方,也就是說,他不想當訓練組的政治指導員。直到有壹天《中央日報》副刊主編孫福元在報紙上找到他,他才走出福壽安公寓。
1928年春,陶希聖再次來滬,赴寧任總政治部宣傳部總編輯,後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政治教官、政治部訓練主任。然而,到了年底,他辭掉了所有的崗位,以賣文學為生。不久,與顧、陳公博、王發勤等廣東省委員***同創辦了《食品與商品》雙月刊。陶希聖不遺余力地經營這本雜誌。在本刊發表論文36篇,其他7篇,翻譯論文2篇,***計45篇,在作者中排名第壹。80年代初,上海書店還在國內外出版了《食品與商品》的半月刊影印本,可見其學術價值至今猶存。
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是中國的關鍵時刻,中國的山河被毀。大多數人認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但陶希聖主張與日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