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大全 - 唐太宗對待長孫安業謀反和李承乾謀反的態度為何區別這麽大?

唐太宗對待長孫安業謀反和李承乾謀反的態度為何區別這麽大?

貞觀十六年(642年),李承乾因忌憚深得父親寵愛且懷有謀嫡之心的胞弟李泰,在試圖暗殺失敗後,遂與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結,打算先下手為強起兵逼宮,結事情敗露。在對這兩場謀反的處理中,李世民都放過了和自己關系最親密的叛變者,沒有處死。但是,相比較而言,他對李承乾謀反的處罰更嚴。侯君集是多年老友,杜荷也是功臣杜如晦侄子,卻說殺就殺。原因如下:

1.李承乾雖然是他的親生子。但是畢竟是太子,長期參與國政,有較強的影響力。也形成了壹定勢力。如不連根拔除,就會對國家安全造成隱患。

2.李承乾最大的支持者和政變主要領導侯君集長期掌握軍隊,同樣位高權重。即使李世民顧念他的功勞,也擔心如不處理,會造成軍心不穩,只能揮淚殺之。

3.長孫安業只是壹個不得誌的邊緣人物,更不是政變主謀,放過他不會影響國家穩定。

4.長孫安業政變發生在玄武門之變不久後,李孝常也是太子李建成的黨羽,李世民正需要表現出自己寬宏大量來穩定國內民心。而李承乾政變時國家穩定,李世民必須表現出嚴厲以儆效尤。

5.長孫皇後在勸解前壹次謀反中發揮了作用。她性情和順仁愛,李世民對他言聽計從,而在她死後,唐太宗沒有了可以勸慰他的人。這也是後壹次處罰更嚴的原因。

長孫安業:河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隋朝大將長孫晟第三子,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後的異母兄。他嗜酒如命,不務正業。長孫晟死後,將無忌兄妹趕回他們的舅舅高士廉家。唐太宗即位,長孫皇後不計前嫌,禮遇長孫安業,由右監門率升職為右監門將軍。貞觀元年(627年)十二月三十,利州都督義安王李孝常與右武衛將軍劉德裕及其外甥統軍元弘善、監門將軍長孫安業等人,密謀借助禁軍反叛,李孝常等人被處死。因為長孫皇後求情,安業得以免死,流配到巂州(今四川越西縣)。

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長子,唐太宗即位,立為太子,時年八歲,聰明可愛。但是年長後,由於有腿疾,稍微不良於行,對父親陽奉陰違、對師長勸勉不耐,甚至曾派遣殺手刺殺自己的老師。同母弟弟李泰素有奪長之念,兄弟交惡。貞觀十六年(642年),李承乾卻因為忌憚同樣深得父親寵愛且懷有謀嫡之心的胞弟李泰,在試圖暗殺失敗後,遂與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結,打算先下手為強起兵逼宮,結事情敗露。貞觀十七年(643年)正月,太宗還表態太子雖有足疾,並不影響走路,何況太子有子,依照禮法,即使李承乾先死,也應該立李承乾的兒子李象。唐太宗為了保全愛子,以“泰(李泰)立,承乾(李承乾)、晉王(李治)皆不存,晉王立,泰***承乾可無恙也”這理由立李治為皇太子。在唐太宗保全下,他本人被判充軍到黔州,參與政變的趙節、杜荷、侯君集皆處死。貞觀十九年(645年)郁郁而終(墓誌為貞觀十七年十月壹日(643年11月17日薨),唐太宗為此罷朝,葬以國公禮。孫子李適之得誌於唐玄宗,追贈恒山王、荊州大都督,謚號為湣,陪葬昭陵

百度百科李承乾百度百科長孫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