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是以聖經中耶穌與猶大之間的沖突,來表現人類正義與邪惡的較量,表現特定的人文主題,高揚人文主義的時代精神。
1.達·芬奇介紹:
達·芬奇是列奧納多·迪·皮耶羅·達·芬奇?(意大利文原名: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的簡稱,出生於儒略歷1452年4月15日(公歷4月23日),畢業於意大利理工學院,1519年5月2日逝世,是意大利學者、藝術家。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才科學家、發明家、畫家。現代學者稱他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全才,他最大的成就是繪畫,他的傑作《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等作品,體現了他精湛的藝術造詣。他認為自然中最美的研究對象是人體,人體是大自然的奇妙之作品,畫家應以人為繪畫對象的核心。
2.賞析:
達·芬奇通過對人物的心理刻畫和戲劇性場面的描繪,深刻地再現了這壹鬥爭的尖銳性。當耶穌說有人出賣了他時,在場的十二個門徒呈現出各種不同的表情和動作:驚訝的、憤怒的、詛咒的、緊張的,特別是猶大張皇失措的舉止,刻畫得惟妙惟肖。整個畫面,情緒變化、性格表現、動勢傾向、人物組合都具有明顯的戲劇性和沖突感,很好的隱喻了人間光明與黑暗、美善與邪惡的鬥爭。
3.創作背景:
15世紀90年代,小說家馬泰奧·班代洛還只是個孩子,那時他在米蘭的聖瑪利亞感恩教堂道明會修道院做見習修道士,他的叔叔維琴佐當時是那裏的院長。班代洛常會看著列奧納多·達·芬奇在修道院的北墻上工作來打發時間,列奧納多當時正在繪制斯福爾紮時期壹幅偉大的傑作——《最後的晚餐》。
4.保存情況:
由於制作過程的先天不足,整個壁畫在達·芬奇還在世的時候就開始剝離,不知被後世畫家重復畫了多少次,哪壹筆是達·芬奇的真跡恐難尋覓;此外這塊聖地還經歷了多次戰爭。除了拿破侖的大炮的轟擊,二戰時教堂也遭遇了轟炸。多虧意大利人把這面墻前後上下用好幾層沙袋完全遮擋住,壁畫才幸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