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大全 - 張惠民的個人事跡

張惠民的個人事跡

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

電視劇是近些年來市場化程度最高,同時也是受眾最為廣泛、影響較大的電視品種。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如何能即能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體現出“代表了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又能為市場和觀眾接受的電視劇作品,從根本上體現了壹個創作者的時代審美意識和藝術綜合素養。張惠民同誌在創作實踐中“選材寬、把關嚴”,即拍攝了反映和謳歌黨的基層幹部甘苦的電視劇《鄉黨委書記》,又拍攝了殘疾人生活的電視劇《看不見的太陽》,拍攝了當時很多人不敢觸及的反腐倡廉這壹較為敏感題材的電視劇《生死較量》,同時又拍攝別人很少涉及的老年題材《越活越明白》和反映國家機關體制改革中人物命運變化的《分流》。致力少兒科幻題材的開發和拍攝,拍出了中國首部大型科幻少兒電視劇《快樂星球》,在同壹題材領域的開掘中,遠遠地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藝術創作要出精品

在電視劇產品越拍越多越濫,每年有近三成的作品不能在電視臺播出,作為壹個電視劇從業人員,如何 “不出廢品,多出精品”,應該成為壹種自覺的追求和基本的藝術道德底線。張惠民同誌多次對有關領導表示:電視臺資金有限,電視劇目前的生產態勢是數量多,精品少,應堅持“少而精,走精品路線”的創作原則。並多次在建組會上強調:決不當電視垃圾的制造者,要當電視精品的奉獻者。在拍攝現場,嚴把質量關,盡量做到每壹個鏡頭都精益求精,每壹個畫面都賞心悅目,每壹個表演都力求準確到位,爭取為電視觀眾奉獻好的精神食量。 克服困難、小臺出“大片”

電視劇是壹個重消耗的“吃精大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許多省級電視臺的電視劇部都難以為繼,紛紛敗下陣來。做為壹個市級電視臺的電視劇生產部門,在電視臺只能象征性拿出每集不到十分之壹或二十分之壹的生產經費以預購播映權給予資助的情況下,如何能把握輿論導向,堅持主旋律,思想性至上,又能出作品,確實成為壹個“瓶徑”。在這種嚴峻的市場經濟考驗下,張惠民同誌克服困難,多方籌集資金,並得到中央電視臺的大力支持,保證每年電視臺能完成市委宣傳部交給的五個壹工程之電視劇部分能投拍和播出,並部部獲獎,逐漸達到良性循環,以形成壹定的再生產能力。現在電視劇部已能做到年年出作品,年年上臺階,形成了壹定的影響和與各有關部門良好的互動關系。 身先士卒、事必躬親

導演不光是壹個藝術作品的組織者,同時也應該是藝術作品的實踐者,只有事必躬親,親臨現場,才能營造良好的創作氛圍,把住質量關,拍出好片子。張惠民同誌長期堅持奮戰在拍攝現場,平均每年在現場工作時間長達三四個月,每天在現場工作時間長達十四、五個小時,並經常通霄達旦地做案頭準備工作和後期,多次累倒在工作現場,多次帶病工作,平均每年生產電視成品二十個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