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長八年(壹六○三)四月,京都北野天滿宮境內西邊廣場,聚集了人山人海。原來三方圍著簾幕的舞臺上,有位女扮男裝的演員正在演戲。這位裝扮成美男子的女子,正是「阿國歌舞團」團長阿國,也是日本歌舞伎劇創始者。
阿國是出雲(島根縣)人,本為出雲大社巫女,某年為了勸募修復神殿經費,率領其它巫女周遊諸國。因天生麗質,又擅長歌舞,起初只是邊唱歌邊搥鉦,順勢跳著故鄉的神樂舞。
由於服裝是黑色僧衣,跳的又是井然有序的團體舞,令人耳目壹新,廣受好評。到京都演出後,人氣更旺,卻也掀起了模仿熱潮,壹些遊女(妓女)紛紛組成歌舞團,有模有樣地學了起來。
這時,阿國遇見聞名京都的花花公子名古屋山三郎。
山三郎本為會津若松城主蒲生氏鄉的家僮,因主君陣亡,二十四歲便成為浪人。身份雖是浪人,但有亡君遺產,經濟不成問題。於是在京都拈花弄月,四處留情,艷名遠播。
山三郎似乎天賦音樂藝能才能,他為阿國出了許多獨創壹格的點子,舉凡舞蹈、作曲、伴奏人的吆喝、舞臺演出、華麗舞臺服裝,以及中間插播的「猿若狂言」(滑稽短劇),讓「阿國歌舞團」成為「阿國劇團」,開創了新天地。
可惜第二年他成為信州(長野縣)松代城主家臣,因與同僚不合,死在同僚劍下。但「阿國劇團」仍持續下去,且名聲愈來愈響亮。演員有女扮男裝,也有男扮女裝,當時人們稱之為「傾」戲劇,而「傾」發音是「kabuki」,意思是「奇裝異服,標新立異」,也正是日後的「歌舞伎」發音。
只是,到了第三代將軍那時,由於女歌舞伎劇玉石混淆,許多劇團假戲劇之名進行色情交易,幕府基於風紀問題,下令「禁止所有女子登上舞臺」,歌舞伎劇才變成清壹色的男人世界。
據說,阿國晚年回故鄉落發成尼,享年八十七歲,但不知真假,而且她生前到底過著什麽樣的生活,也無從考證。倒是京都四條「南座」西邊,有「阿國歌舞伎發祥地」紀念碑,因江戶時代京都四條設有歌舞伎劇戲棚,「南座」便是戲棚發展而成的劇院。